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西方绘画大师原作凡·高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赵锦杰 主编 /2015-07-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在中外绘画目前,研究和学习前辈大师、临摹大师作品,是画家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只是技法方面,还在于文化方面。赵锦杰主编的《凡·高/西方绘画大师原作》一书不仅简单的介绍了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先生的生平以及对《星空》、《向日葵》等部分代表作品的点评,而且从美术高考及个人艺术造诣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绘画技能训练中重技轻道的现象,提出在绘画技能训练中临摹大师作品,这对于提高学画者的审美、技能、文化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值得引起重视和非常必要的训练项目。

    • ¥8.4 ¥18 折扣:4.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郎世宁
    •   ( 95 条评论 )
    • 迟庆国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作为清朝宫廷画家,历康、雍、乾三朝,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去世,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一年。曾参加圆明园欧洲式样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郎世宁在中国的五十多年里,画有大量作品,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郎世宁的绘画艺术风格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尤其是人物画方面,在强调光感和立体感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画人物写真的表现形式,使其绘画作品在当时能够被人们所接受。郎世宁对于透视法在中国的引进起了很大作用。雍正时期学者年希尧写的中国早介绍焦点透视法的著作《视学》,其序言中写道:“迨后获与泰西郎学士数相晤对,即能以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石涛
    •   ( 98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石涛(1641—1707),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字石涛,自称苦瓜和尚,他的别号很多,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清初“四僧”之一。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在对传统的笔墨技法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变化,同时注重师法造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石涛的作品笔法和墨法变化很多,用墨大胆爽利,干湿浓淡兼施并用,密处密不透风,疏处疏可跑马,或简或繁,酣畅淋漓,极尽变化。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长卷“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恣肆,苍劲有力,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朴厚之态,奇峰怪石跃然纸上,在给人以美的享受时,也道出了其艺术理念——师法造化。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是其艺术理论的根本阐述,所提出的“一画”论、“从心”

    • ¥5.7 ¥10 折扣:5.7折
    • 西方绘画大师原作克利姆特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19 条评论 )
    • 赵锦杰 /2016-06-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西方绘画大师原作》在中外绘画目前,研究和学习前辈大师、临摹大师作品,是画家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只是技法方面,还在于文化方面。《西方绘画大师原作》不仅简单介绍了各位西方大师的生平,并选取了画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全书字数不多,部分作品的点评精练到位。

    • ¥8.9 ¥18 折扣:4.9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沈周
    •   ( 178 条评论 )
    • 迟庆国,易东升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亦作玉田翁,人称白石先生,苏州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家世代隐居吴门,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可谓家学渊源。沈周一生未应科举,对仕途毫无兴趣,始终醉心于书画创作,文徵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他学识渊博,交游甚广,往来间既有文人高士,又有达官显贵,方外之士也不乏其人,常在他所居住的“有竹居”举行文人雅集,吟诗作画。 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取法宋、元,尤其对宋代董源、巨然和元代王蒙、吴镇用功深。善画山水,兼工花乌,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为突出。所作山水画构图严谨,风格精谨缜密。常中锋行笔,间或侧锋出之,多以湿笔渲染,遒劲中见浑厚苍茫,笔墨酣畅富于变化。沈周的花乌画对吴门画派

    • ¥5.7 ¥10 折扣:5.7折
    • 国宝档案 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
    •   ( 94 条评论 )
    • 张书彬 /2013-08-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国宝档案》系列,是对历代经典长卷书画的系统整理,百卷书画,洋洋大观。每本以作品为主,高清的图片便于临摹与研究及欣赏。每本以册页形式展现,让读者真正能体会历代经典长卷的书卷气息。每本有专家对每本图书系统的文字介绍,包括画家生平、作品艺术价值及特点、作品的题跋和作品的流传情况等资料介绍。丛书有简装版和精装版,印制精美,物美价廉,百卷书画皆是历代经典巨作,是读者必须了解的历代瑰宝。

    • ¥10 ¥20 折扣:5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王鉴
    •   ( 80 条评论 )
    • 袁剑侠编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太仓(今属江苏)人。清初正统派的领袖之一,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并称清初“四王”。 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为明末文坛盟主王世贞曾孙,家学渊源,自幼读诗习画。王鉴于三十六岁时中举人,三十八岁以祖荫任左府都事,后又出仕广东廉州太守,两年后罢归。离官之后王鉴即一心从事于绘事,自言:“余生平无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其家丰富的藏画,为王鉴学习临摹古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以子侄辈与年长其六岁的王时敏相交,二人相互砥砺,切磋画艺。王鉴在三十九岁时结识董其昌,得以亲见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吴镇的《关山秋霁图》等名迹。虽然董其昌不久即去世,但其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对王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董其昌的影响之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王翚
    •   ( 118 条评论 )
    • 迟庆国, 易东升编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王翚(1632—1717),字象文、石谷,号雪笠道人、海虞、山樵、清晖主人、耕烟外史、清晖老人、耕烟老人、耕烟散人等,江苏常熟人,清“四王”之一。擅长山水画,开创虞山派,生前身后,一直被视为清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王翚为“四王”中路数广,笔墨功力深,又较有个人见识的一位。他的画集古人之大成,有“画分南北宗至石谷合而为一”之说。 王翚家学渊源,少年时便开始学习绘画,一生仿临了大量宋元名迹,他临仿的作品能够达到乱真的境界。王时敏曾在他的作品上题跋“凡唐宋元诸名家,无不模仿逼肖……虽老于鉴别,亦不知为近人笔”。在研习前辈先贤之后,他接受了董其昌所倡导的“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的理念,畅游名山大川,寄情于真山真水之间,师法造化,才得脱于前人之窠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黄宾虹(花鸟)
    •   ( 92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黄宾虹(1865—1955),安徽歙县人。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 黄宾虹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l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l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曾任职于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等,参加编辑《神州国光集》《历代名家书画集》等,主编《艺观》双月刊,编辑《国画月刊》,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37年迁居北平,l946年任北平艺专教授、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 黄宾虹的山水画,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道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六十岁以后,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从新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徐渭
    •   ( 191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署田水月、青藤老人、天池渔隐、山阴布衣等。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 徐渭出身于浙江绍兴府的官宦世家,自幼聪慧,以才名著称乡里。然而他命途多舛,气运不佳,屡试不第。曾入胡宗宪幕府做幕僚抗倭,又因胡宗宪案一度发狂,数次自杀未死,精神几近失常。四十五岁时发病误杀继妻张氏,下狱七年。晚年闭门谢客,悲苦凄凉,在饥寒交迫中去世。 徐渭天纵奇才,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自谓“吾书,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则是他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淋漓尽致,“不求形似求生韵”,开创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马远,夏圭
    •   ( 175 条评论 )
    • 袁剑侠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马远(1164-?),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后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光宗、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出身绘画世家,曾祖马贲、祖马兴祖、伯马公显、父马世荣、兄马逵等皆为画院画家。马远擅山水、花鸟、人物,其花鸟承继家传,山水师法李唐,多画江浙山水,树木杂卉多用夹笔,山石则用“斧劈皴”带水墨晕染,用笔方硬严整,远近分明;构图取自然山水之一角,山峦雄奇峭拔,风格独特,富有诗意。其花鸟作品善于在自然环境中描绘花乌的神情野趣。人物画取材广泛,多画佛道、贵族、文人雅士、渔樵、农夫等,闲雅轩昂,神气盎然。 夏圭,生卒不详,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宁宗时画院待诏,赐金带。早年工人物画,后来以山水画著称。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画风与马远相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项圣谟
    •   ( 85 条评论 )
    • 迟庆国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项圣谟(1597—1658),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甚多,有胥山樵、莲塘居士、松涛散仙、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烟波钓徒、狂吟客、鸳湖钓叟、逸叟、不夜楼中士等,浙江嘉兴人。著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历代画家姓氏考》、《墨君题语》等。 项圣谟的祖父是明代著名书画收藏家和画家——项元汴。项圣谟自幼受家庭熏陶,精研古代书画名作,在绘画方面于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董其昌曾这样评价:“古人论画,以取物无疑为一合,非十三科全备,未能至此。范宽山水神品,犹借名手为人物,故知兼长之难。项孔彰此册,乃众美毕臻,树石屋宇,皆与宋人血战,就中山水,又兼元人气韵,虽其天骨自合,要亦工力至深,所谓士气、作家俱备。项子京有此文孙,不负好古鉴赏百年食报之胜事矣。”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陈洪绶
    •   ( 166 条评论 )
    • 迟庆国,易东升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陈洪绶(1598—1652),名胥岸,字章侯,号老莲,又号小净名,明亡以后,自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绍兴人。精山水,擅花鸟,尤工人物画,与崔子忠并称“南陈北崔”。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筮仪象解》等。 陈洪绶曾随蓝瑛学画花乌,也是蓝氏门下成就者,深受蓝氏器重。蓝瑛曾赞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陈洪绶个性鲜明,放浪形骸,嗜酒好色,不畏权贵,奇闻轶事流传甚多。 陈洪绶的花鸟和人物画成就。其人物画造型奇特,高古奇骇,衣纹细致。多以中锋行笔,运笔流畅,线条劲挺有力,方折圆转、轻重顿挫运用自如,可谓法备气至。陈洪绶在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巨大,画名远播朝鲜和日本、蒙古等亚洲各国,以传摹陈洪绶画作为生的人数众多。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陈洪绶画人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担当
    •   ( 89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担当(1593—1673),法名普荷,又名通荷,担当其号。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又字布史,别署此置子、观郭居士、迟道人、担老人,云南晋宁人。 担当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天资聪慧,五岁发蒙,十岁已能诗文。十三岁考取秀才资格,以诗赋名噪海内。一六二五年.以岁贡生身份入京应试未中,从此遍游名山大川,其间拜董其昌和李维桢为师,学习书画和诗赋,和陈继儒过从甚密,并到会稽访湛然、云门和尚,开始接受佛教思想。一六三一年回云南奉养老母。母亲去世后,中原寇盗蜂起,担当知道明朝将亡,遂于一六四二年削发为僧,结茅鸡足山,先后入住水目寺、鸡足山佛寺,晚年居大理点苍山感通寺。 担当的书法和绘画均受董其昌影响甚深,但却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其成就的是他的山水画。担当的山水画从董其昌入手,而从倪瓒、黄公望悟出,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吴历
    •   ( 83 条评论 )
    • 迟庆国,易东升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吴历(1632—1718),原名启历,后改名为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别署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通音律,善诗书,尤精于绘画。一生布衣,未曾入仕,虽生活清苦,但却不依附权势。秦祖永评述:“此老高怀绝谷,独来独往,不肯一笔寄人篱下。观其气韵沉郁,魄力雄杰,自足俯视诸家,另树一帜。”吴历与“四王”及恽寿平并称“清六家”。 吴历早年向王鉴、王时敏学画,皴法细密,清润秀丽。后取法宋元,在遍临宋元诸家基础上,于王蒙和吴镇用功深,融会贯通,形成自家风格。作品取景真实,布局合理,这和他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师法造化是分不开的。观其画给人一种能居能游之感。在用笔上沉着谨严,善用重墨,积墨厚重,山石富有质感,浑朴厚润。吴历还善画竹石,取法吴镇,竹枝挺健,全用重墨,不取浓淡相间画法,显得更加雄浑苍劲,以气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高凤翰
    •   ( 84 条评论 )
    • 迟庆国, 易东升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高凤翰(1683—174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扬州八怪”之一。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晚号云阜,晚署南阜左手等。山东胶州人。曾任歙县县丞和绩溪知县。在官场派系斗争中,受诬下狱,右臂病残。罢归,精心书画,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称“丁巳残人”,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砚史》等书。 高凤翰在书法、绘画、诗作及篆刻和藏砚等诸多领域都有为人称道的成就。其书法从右手创作到换用左手是书风的分水岭,右手书法严谨流畅,左手书法上溯魏晋风格,继承元、明笔法,气韵流动,古趣横生,明清两朝数百年间以左手擅长书法的,尚无人与之媲美并列。其绘画主工花卉山水,画法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园林小景,多从写生中来,秀雅苍润,自成格局。笔致奔放,用色尤为别致,宋人雄浑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华喦(人物)
    •   ( 71 条评论 )
    • 迟庆国 等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华喦(1682—1756),生于福建上杭县,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上杭晋时称新罗)、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工人物、山水、花鸟、孳虫.其花鸟造诣尤为突出,笔法承袭南宋而有所创新。因其工画、善书、能诗,时称“三绝”。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喦一生清贫,以售画维持生计。虽偶有迎合时人之作,然对绘画艺术方面的追求,却是终其一生的。他的花乌画兼工带写,用笔枯润结合,构图简洁,造型灵动,取宋、元大家笔法之长.对明季陈淳理解尤为深刻,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力求神似.中国花乌画无论从五代两宋,到华喦所处的清代康乾盛世,还是清未民初到如今,历代大家对写生都极为重视,概莫能外。他在继承、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写生,力求为花鸟写神。对于华喦的花鸟画

    • ¥5.7 ¥10 折扣:5.7折
    • 艺苑掇英-名家名作-仇英
    •   ( 110 条评论 )
    • 袁剑侠 编著 /2013-07-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仇英(1498—1552),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工山水、花乌,擅人物,尤精仕女。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并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仇英出身贫寒,明代张潮《虞初新志·戴进传》里附记仇英云:“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而业画。”作为一名民间画工,而成为一名在当时及后世深具影响力的专业画家,其成长道路是曲折而又艰难的。青年时的仇英结识了文徵明、唐寅,受其影响,仇英早期作品带有文徵明和唐寅特点。后师从周臣,同时又结识了周六观、项元汴、陈官三位大收藏家,这一时期的仇英得以精研临摹大量的宋、元名迹,如《摹天籁阁宋人画册》、《临萧照中兴瑞应图》和《临宋元六景图》等,领悟了宋、元古法,并融会贯通,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仇英于绘事成绩粲然,对后世

    • ¥5.7 ¥10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