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收录了西方印象派大师卡米耶 毕沙罗油画、素描作品的画集,适合美术爱好者和学习者临摹学习,也可以作为收藏与欣赏的资料。本书按照作品的创作时间线进行整体编排,收录了画家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以油画作品为主,有少量素描以及漫画。从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的成长痕迹,从1850年阶段的写实风格到1860后受印象派其他大师所影响而逐渐改变,甚至有部分点彩风格的尝试,直到晚期作品具有其明显的个性特征。书稿脉络清晰,结构科学合理,能让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对画家的成长经历、风格转变的原因有一个充分了解,同时发散到对整个艺术流派的总体认识。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出世于无锡一个富户的家庭。倪瓒的山水画基本上表现的是太湖一带的江岸景色,画面以少胜多,以简为妙。他画中的自然不断地做着减法:剔除了一切世俗的情与物,将画面内容减到了极致,于是他的山水画显露出一种冷峻孤傲的寒气,这也许就是曾经富贵之后落寞贵族的高冷。倪瓒《水竹居图》《容膝斋图》《虞山林壑图》均为倪瓒代表画作,作品的风格、个人的特点已十分显著,其笔墨与图式也已成为倪瓒画风的标准样式并影响后世。本课徒稿就是将其画作按技法和步骤进行还原,如同在课堂上一样,一步一步从勾线到染色,并结合教学视频,让爱好者通过本书自己体验一把绘画的乐趣和精髓。
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 从年少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抑郁受创,细说37年不断挣扎的人生曲折。 一八八八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一九八七年以十亿台币高价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都可能没有读懂他画中的心事。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为了这本书,蒋勋带着一沓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再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跃然重现。这是一位美学家面对梵高危险的美,面对真实生命的深度烙印。
本书以20世纪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马蒂斯与毕加索各自的人生故事和艺术创作为主线,讲述了二人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趣经历,探索了他们对艺术、女性和死亡截然不同但又彼此联系的观点。全书以20世纪风云变幻的时代为背景,全面展现了两位艺术家的人生沉浮,尤其是二人间亦敌亦友的奇妙关系。
高更是十九世纪末欧洲文明的巨大警钟,为文明社会的虚伪与矫情感到厌烦。对于原始世界的渴望驱使他离开家中妻小,来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为追寻已久的自然、野性、纯粹的生活与创作环境牺牲一切,一步步走向他疯狂的艺术创作。高更用他的生命实践着值得人类省思的事,更借由画作,丢出了许多 天问 。
本系列丛书臻选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典范之作, 囊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 ● 延续古代画谱编纂思路, 让初学者认识古人习画的方法,让进阶者熟知中国绘画的传承体系。 ● 组织国内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画家和专业教师,对古代、近现代杰作进行技法示范和深度解析。 ● 高清临摹步骤一一详解, 技法演示视频同步推出,全方位满足中国画基础技法学习及临摹的需要。 书单: 1石 涛:ISBN 9787102078649 2髡 残:ISBN 9787102078427 3王 翬:ISBN 9787102078687 4王原祁:ISBN 9787102078618 5王 鉴:ISBN 9787102078595 6王时敏:ISBN 9787102078571 7王 蒙:ISBN 9787102078472 8黄公望:ISBN 9787102078731 9龚 贤:ISBN 9787102078434 10郑板桥:ISBN 9787102078755 11赵之谦:ISBN 9787102078502 12华 岩:ISBN 9787102078748 13恽寿平:ISBN 9787102078496 14任伯年(人物
人美画谱 系列丛书臻选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典范之作, 囊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 ● 延续古代画谱编纂思路, 让初学者认识古人习画的方法,让进阶者熟知中国绘画的传承体系。 ● 组织国内*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画家和专业教师,对古代、近现代杰作进行技法示范和深度解析。 ● 高清临摹步骤一一详解, 技法演示视频同步推出,全方位满足中国画基础技法学习及临摹的需要。 书单: 1 石 涛: ISBN 978-7-102-07864-9 作者:刘荣 2 髡 残: ISBN 978-7-102-07842-7 作者:刘荣 3 王 翬: ISBN 978-7-102-07868-7 作者:于跃 4王原祁:ISBN 978-7-102-07861-8 作者:于跃 5 王 鉴: ISBN 978-7-102-07859-5 作者:于跃 6王时敏:ISBN 978-7-102-07857-1 作者:于跃 7 王 蒙: ISBN 978-7-102-07847-2 作者:张伟平 张雨婷 8黄公望:ISBN 978-7-102-07873-1
重磅推荐: 米开朗基罗桀骜不驯且充满创造性的个性成就了他无可逾越的艺术*,在雕刻、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取得辉煌成绩。 美学大师蒋勋再现文艺复兴巨匠,雕刻人性的狂喜与剧痛。书中介绍了米开朗基罗许多天才的作品,包括《酒神》《哀悼基督》《大卫》《创世纪》等,几百年后的今天,它们仍然以非凡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感动着人们,让人们去欣赏、享受并思考。
达 芬奇既是一位行动上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思想上的科学家。他凭借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了一个真正有灵性而不凡的人。蒋勋先生是五百年后出现的达 芬奇的 知音 ,从一幅幅画作、手稿里所隐藏的禁忌手势与谜样微笑中,破解瑰丽神秘的 达 芬奇密码 ,并从历史与科学、理性与感性、圣洁与沉沦等不同方面,解开达 芬奇充满热情创造力的一生。
吴镇在元四家中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他字仲圭,号梅花道人,生于浙江嘉兴。吴镇名下的《渔父图》据专家考证有数十张,这里要介绍的两件《渔父图》分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两件都是吴镇此类题材的重要作品。吴镇的这两幅《渔父图》均是以近景与远景的平远构图,画中山石的皴,水波纹的线,勾草和点叶都以中锋圆润的点线完成。本课徒稿就是将其画作按技法和步骤进行还原,如同在课堂上一样,一步一步从勾线到染色,并结合教学视频,让爱好者通过本书自己体验一把绘画的乐趣和精髓。
清词三大家 之一的纳兰容若,词作多为友情词、边塞词和悼亡词。友情词深沉磊落,边塞词多凄黯苍凉,悼亡词尤为感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其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在他笔下有人生好看好的初见、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相思、有红叶满寒溪的秋景,有风一更雪一更的孤苦。书稿选取了30余首纳兰容若的代表作,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其中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也有知名诗人不为人熟知的惊艳作品,配以经典古画,诗情画意彼此契合,与诗人一起看春花秋月,与诗歌一起体会悲欢离合。
本书是《北总部胡同32号》系列的第三本,以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林阳先生的第一视角,介绍了13位曾经工作于人美的老艺术家。从他们的生平、经历,在人美社的工作、出版,个人艺术创作、成就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行文深入浅出、语言平实、感人。
本书聚焦英国18世纪后期最富盛名且颇具影响力的历史肖像画家和艺术评论家、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办人乔舒亚 雷诺兹给年轻学者的十五次演讲,这些讲演对后来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乔舒亚 雷诺兹以多位画家的作品,从绘画技艺、审美意趣以及艺术哲学的角度,解释了艺术界的几个核心问题:何为真正的艺术?何为 美 和 品味 ?何为 风格 ?如何创造艺术?艺术原则有哪些? 递进地向读者表达了他独到的艺术价值观。本书极富感染力地以专业角度切入艺术的宏大主题,洋溢着超越自我、追求艺术极致的创作激情。 随文附图二十余幅,包括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鲁本斯、伦勃朗、丁托列托、提香等大师作品,涵盖油画、粉笔画、雕塑、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直接展现艺术大师的绘画技艺与艺术魅力。帮助读者理解乔舒亚 雷诺兹对艺术风格所做的分析,也从
莫奈的一张画诞生了一个画派。他在破晓的河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面上第一道日出之光,画下了《日出印象》。这幅当年饱受嘲讽的画作,后来不仅成为划时代的巨作,他留下的光,更继续照亮这个世界。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都是一种光。因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着一种瞬息万变的明度。莫奈引领我们开启了另一种视网膜上的感觉,像是要拯救我们观看的方式。我们感受到黎明破晓的晨雾浮游于水面,一朵莲花静静绽放,我们感受到雨后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我们感受到夕阳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静的金黄,像是无限委屈,要诉说什么,却终究沉默逝去。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伟大而迷人的艺术生命。莫奈的美学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接触并体验世界著名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领悟大师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并积累想象思维的高端素材,《跟着大师学画画:莫奈》从莫奈的作品中精选出12幅符合孩子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的作品进行教学临摹。 《跟着大师学画画:莫奈》绘画步骤清晰明了,讲解深入浅出,缩短了孩子与名画的距离,让孩子在绘画临摹的实践中体验艺术之美。
萧云从,字尺木,号于湖老人、无闷道人、默思。安徽芜湖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父亲肖慎余,为明乡饮大宾,懂绘画。云从幼而好学, 笃志绘事,寒暑不废 。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加入复社,入清后隐居不仕。其人物画主要继承了宋代李公麟的白描法,亦吸收明代陈洪绶之长,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其山水画自成一家,笔墨清疏苍秀,饶有逸致。他的画在家乡芜湖地区影响甚大,形成了 姑熟画派 。本书稿对萧云从的行迹和著作进行周密的考证和梳理,较为全面地展现萧云从的学术成就和人生事迹,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