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图像与风格的研究,艺术史还能扩展哪些新的研究视角?艺术史研究能否超越学科的边界,为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启发?艺术史中的经典作为历史的图像遗存,是否还隐藏了更多的信息?而今天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破解图像密码,了解到这些隐秘的政治与历史信息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倡议编选《画非画: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汇集了艺术史研究中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成果。这些文章,既是在艺术史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和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也是贯通艺术史、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文化史的积极探索。
本书主题体现了莫奈一生艺术创作的追求 追光。本书包括450幅高清图片和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每一幅图片都展现了莫奈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对光影感觉,通过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来体现莫奈的光影世界。
敦煌壁画绚烂多姿,是分工合作的产物,画师如何作画?僧侣、供养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敦煌壁画原来是千年前的《秘密花园》般的 填色书 ? 敦煌壁画的画稿和后期被文人追捧的线条优美的 白描 单色画有何关系? 敦煌画稿作为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是中国艺术中非常罕见的直接来自生产创作过程的材料。《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是知名东亚艺术史学者胡素馨教授关于敦煌画稿的著作,书中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纸本画稿为中心,全面分析了敦煌画稿及其相关供养人的经济社会网络,是首先系统讨论敦煌画稿与工坊中的绘画实践、供养人关系及洞窟营建之间关系的著作。《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还涉及了唐代画史画论对绘画创作的品评,分析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对即兴自发的推崇及其关联的书法理论、道家思
达 芬奇不仅是一位天才画家,也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设计师和发明家,他设计的许多飞行器和军事设备都大大超前于时代。 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植物、水、人类的身体和面部结构都是他研究的对象。因此,达 芬奇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楷模,也是极具现代性的艺术大师。 本书着重介绍了达 芬奇富有远见的艺术和发明,展现了达 芬奇在发明和艺术创作过程中充满想象力的一面。本书收录了300多份珍贵插图和手稿,其中包括达 芬奇致卢多维科 斯福尔扎的信、古抄本中的概念图和设计图、天文学图纸和伊莫拉城市平面规划图等。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设计师探索宇宙万物运行法则的雄心壮志。书中对达 芬奇的各种手稿进行了展示和剖析,读者可以从中得到灵感、获取知识。 书中简要介绍了达 芬奇的生平,作者通过对其成长
作为中华文化学院*国花鸟画研修院常务院长,回忆自己四十余载的国画生涯,徐湛感到事业的路虽然很艰辛,但也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报: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开设系列书画讲座,一讲就是2年;今年上半年央视新开的书画频道也为他专门开设了名为《跟徐湛学国画》的栏目;他的学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跟徐湛学国画》栏目的配套教材。
本书为 经典美学02 。 1651年,法国出版商拉斐尔 杜弗里根据达 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 芬奇笔记》,是目前公开出版、公认的经典版本。 本书为最新修订版,根据艾玛 A 里希特(Irma A. Richter)的英文版翻译而成,同时参考了西班牙语版,以及三联书店版、人民美术版、台湾晨星版等多个版本,并搜集了400多幅达 芬奇精美手稿及画作真迹,完美呈现了《达 芬奇笔记》的原貌。 达 芬奇笔记手稿原迹存世5000多页,记录随意、凌乱,且无排序和编码,整理后的《达 芬奇笔记》将手稿分门别类,涉及绘画、人体、解剖、植物、地理、建筑、雕塑、占星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宽泛、神秘,思想深刻、超前,是充满天才奇想的智慧谜团,和真知灼见的思想宝库。本书将精美手稿复原配以详细文字阐述,为破解达 芬奇的一线资料。
伟大画家系列全套共24册,精选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24位伟大画家单独成册,人物传记名画赏析二合一,想看懂名画,先了解画家的一生。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他热爱古典艺术,也热爱建筑艺术。拉斐尔一生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圣母像,他笔下的圣母典雅、柔美而又宁静,是神明与人类和解的典范。
内容涵盖了凡高绘画生涯中的各个阶段和主题,从早期的荷兰农村风景、静物和肖像画,到后来的鲜花、夜景和自然风光,再到最后的自画像和风景等。全书包括450幅高清图片和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每一幅图片都展现了凡 高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色彩感觉,搭配对凡 高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文字描写,让读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他的艺术世界。
你没法区分杰作和垃圾?让波德莱尔来教你吧!你在画作中没见过海鲜?狄德罗会冒着风险带你去瞅一眼!印象派让你感觉到腻歪?左拉会借你一双慧眼!卡特琳 莫里斯凭借超高的艺术积累和天马行空的画风,带领读者穿越一座幽默的艺术馆,在这座艺术馆里,画家和作家之间找到了联结,八卦被充分挖掘,高冷的艺术评论和文学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
《画 大师 文森特 梵 高》 本系列画帖以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为内容,主要以临摹、赏饰为主,按艺术家分册。每册32张精选大师代表作。深入考虑国内读者需求和审美习惯,规避不良题材和消极内容,每册作品精挑细选。每张作品辅以作者及作品扼要讲解、说明,并附原作规格尺寸,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原作,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作品,从而做到在理解的前提下欣赏,和更有目的地临摹学习。 《画 大师 克劳德 莫奈》 本系列画帖以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为内容,主要以临摹、赏饰为主,按艺术家分册。每册32张精选大师代表作。深入考虑国内读者需求和审美习惯,规避不良题材和消极内容,每册作品精挑细选。每张作品辅以作者及作品扼要讲解、说明,并附原作规格尺寸,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原作,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作品,从而做到
《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 撷取了梵高艺术生涯中大量片段,以严肃而生动的论述呈现了梵高的艺术发展进程。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梵高的十载艺术生涯,通过近 3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叙述和分析了梵高的艺术之路。此外,《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 还收录了梵高大量书信片段,这些 梵高的话 ,直观透露了梵高对人生、艺术的信念及对健康、死亡的看法,读者可由此一窥梵高的精神世界。 在时间顺序的基础上, 《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还从两条主线来论述梵高的信仰和艺术生涯:首先,梵高是如何从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其次,梵高艺术历程的各个阶段是如何受到了不同画派和画家的影响。对其产生影响的艺术家与流派包括巴比松派、黄金时代的荷兰画家、印象派、新印象派、
20世纪中国美术以图像的方式传播并发生效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方方面面。《图像的焦虑:中国现代美术的12个观察》从图像史与文化史视角出发,通过对12组图像的细致观察,从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外音、徐悲鸿《会师东京》塑造的国家形象、廖冰兄《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中的国家理想,到黄新波与1930年代的义勇军图像、胡一川对革命工人的视觉建构,勾勒出一幅充满家国情怀的20世纪中国视觉文化图景。
马克 夏加尔(Marc Chagall)生于俄国,后入籍法国。是一位追求天真淳朴、富有亲和力的画家。他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夏加尔:守望乡愁与爱的色彩诗人》不是一本夏加尔传记,并非意图展现 夏加尔的一切 。而是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了夏加尔艺术生涯中的六个重要阶段以及个人风格的演变历程,汇集了夏加尔艺术历程中丰富精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结合对这些作品的解析,读者可以了解到这位伟大的画家混杂又符合其原则的艺术语言的形成脉络,感受到画家的艺术力量所在:他如何与前卫艺术逆向而行,刻意游走在主流边缘,与艺术理论水火不容。在他创造的特别的绘画世界里,所展现出理性和荒谬的和谐共存,各种宗教和文化的黏合......都给人带来艺术精神上的超脱
人间天堂 的观念始终萦绕于人类的想象之中。《人间天堂:绘画与来日》中,T. J.克拉克凭借对绘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令人敬畏的文化涵养,通过追溯乔托、勃鲁盖尔、普桑、委罗内塞和毕加索的重要作品,探究绘画如何以其自身的语言特性,来展现 人间天堂 在不同时空的流转。 作为新艺术史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克拉克并未放弃对艺术本体的重视,并尝试将图像与文本、当下与过往、现实与理想,彼此融汇于一种散文式书写,灵巧别致,倾向鲜明,所论议题已然远远超越于上帝的国度。可以说,这是一次对 天堂 如何降临 人间 的观照,也是一次对 人间 如何祈望 天堂 的咏叹。
贡布里希曾在名著《艺术的故事》开篇写道: 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史。 足以说明伟大的艺术家完全可以与伟大的传世艺术作品比肩。当我们欣赏中国艺术作品时,是否也曾关注到艺术作品背后的这些艺苑巨匠们呢? 本书以传世的美术史史料记载为依据,从魏晋至晚清,精选一百七十余位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艺术家。同时,书中还配有两百余幅作品插图,三十个背景趣味背景知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简练的文字将这些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师承来源、创作轶事、后世影响娓娓道来。 本书还特别包含了中国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全卷完整拉页,以飨各位读者。
《封神演义》想象力奇特,世界观宏大,神仙故事深入民心,也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再创作空间。本书是段磊(午夜猴子)创作的《封神演义》人物形象艺术设定集,他花费三年时间构思并绘制了七十幅精彩画作,分为圣、神仙、凡人、异人、妖怪五个篇章,使《封神演义》中惊世异能的姜子牙、道术精奇的杨戬、敢做敢为的哪吒、鸟嘴鹰翼的雷震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本书的艺术作品融合了多种艺术风格:现代感的人物构型、中国传统水墨笔法、民族泼墨泼彩和岩彩的大胆用色。这些丰富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既有水墨的流动,泼彩的墨色淋漓、奔放浓郁,又兼具岩彩的斑斓深沉,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神、人、妖共同参与的东方神话史诗,在方寸间的勾勒涂抹中徐徐展开。 《封神》,堪称一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封神演义》通俗绘本,具有
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仅次于伦勃朗的重要画家,凭借带有神秘诗意的画作而声名远扬,他的创作数量不多,却精细异常,相关解读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阿拉斯借助各方材料还原了维米尔在代尔夫特的生活与创作环境,通过分析画面逐步揭示出画家隐藏其中的种种设计:安插画中画、调整镜面反射、改造地图、利用光线变化、在人物与观者间制造障碍等,展现维米尔如何用各种熟悉物象建构出有私密感的视觉迷宫。全书含6个章节、3篇附录,53幅彩插;阿拉斯将带领我们进入每一处细节表现,理解画面中的寓言、现实与信仰,由此 回到 17世纪的代尔夫特,看到一个小镇画家宏大的艺术"野心"。
齐白石一生学过的书画篆刻家有沈周、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郑板桥、黄慎、李鱓、高凤翰、罗聘、赵之谦、孟觐乙、周少白、吴昌硕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成为齐白石艺术的重要渊源。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齐白石通过比较、吸收、变法和创造,获得了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 本书从齐白石与清代名家的关系这个新的学术视角入手,深入剖析齐白石书、画、篆刻艺术与清代艺术家及作品的渊源。全书图文并茂,解读各大博物馆藏齐白石书画印上百件,以及齐白石日记、画稿、手札等文献,集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典藏性于一体。
保罗 克利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对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善用符号表现虚幻与现实,其作品受到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的影响。克利爱写日记、擅长思考,注重几何形状、色块与线条的结合。他的创作风格多变、颇具匠心。 本书将克利的艺术生涯高度浓缩,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他与艺术相伴的一生:在音乐和绘画间的游走、对色彩技巧的学习与摸索、在包豪斯大学及杜塞尔多夫学院教学的经历等。书中囊括了74幅克利的代表性画作,图文对照的梳理和呈现,帮助读者在清晰的脉络中理解克利艺术风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阅读本书,您能看到克利是如何将绚丽的色彩融入童真的梦境,如何用几何图案传达宗教的观念,如何在平面图形中体现音乐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