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笔花鸟画形成于六朝,到唐代已经相当成熟,薛稷、边鸾、司光胤等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五代时的黄筌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皇帝的倡导,两宋的工笔花鸟画达到了高峰。元明清时代,因为文人画的兴起,工笔花鸟画开始陷入低谷。进入二十世纪,陈之佛先生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让工笔花鸟画再度崛起,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现代工笔花鸟画画的大师。作为他晚年的入室弟子,喻继高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在工笔花鸟画领域默默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成为当代工笔画坛的佼佼者。 喻继高的作品写实、浪漫、典雅、温馨、大方,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其学画过程和选择师事对象密切相关。喻继高广泛接触工笔花鸟画是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他经常去养真庐观看陈之佛先生作画,对老师精美的表现技法、严谨的造型手法以及颇具装饰味的画面形态都熟记于心
王道中先生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于非暗、田世光两位花鸟画大师,在风格上继承了北宋院体花鸟画追求精密不苟,刻意求真,色彩绚丽,寓意祥和的装饰画风,是中国北方工笔重彩花鸟画的传人。在20世纪60年代,他即以善画牡丹而闻名全国。本社于21世纪的春,在出版8开本彩色画册《王道中画集》的同时,还出版了王道中先生绘编的《王道中牡丹画集》《工笔牡丹技法》《工笔草虫白描画集》《工笔花卉白描画集》。 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花鸟画,根据题材,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鳞介等分支。一专而多能、这是中国花鸟画家的优良传统。王先生以善画工笔牡丹而闻名、其实也善画各种禽鸟、花卉、草虫。在他的笔下,燕子、绶带、水仙、茶花、双勾竹笋等,无不栩栩如生,具有清新爽朗、恬静的田园风格。《工笔草虫
《人物工笔重彩画法》主要讲解人物工笔重彩画法,从现代人物的眼睛和鼻子画法开始讲起,然后扩展到头、手,此外还讲解了构图和色彩的变化,最后分步骤开始讲解,言简意赅,讲解细致。工笔重彩人物以其画法细腻、技法多样而受到美术爱好者们的喜爱。在本书之中把复杂的工笔人物画,深入浅出地介绍给美术爱好者。本书由吴玉亮编绘。
中国画的线描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虽然拒严谨的科技于门外,却接纳哲学入室,将东方的辩证法运用其中。疏密关系、虚实关系、纵横关系、开合关系,每一对关系的对立面均相反相成,将这些相反相成的关系运用、处理好了,自然形象鲜明,气韵生动。形象鲜明容易理解,气韵生动则是有音律感、有境界。 线描可以表现质感,既可画行云流水,又可画枯树怪石,但是只有一种笔法则不行。用笔有正、顺、逆、侧; 有皴、擦、点、厾;还有顿、挫、起、收,用对了则应物象形,有不当则驴唇马嘴。 线描有情绪、有性格,画钟馗与画林黛玉肯定不一样,画搏斗和画谈恋爱肯定不一样。 线描还有“姓名”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柘柴”、“游丝”、“钉头鼠毛”等。这其中有两个话题:一是艺术风格问题,二是艺术手法与表现内容的关
中国花鸟画不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而且涵盖了花卉、禽乌、蔬果、鱼虫、走兽等面广量大的科目,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功能在于典型地把美妙的大自然之中审美价值的动物、植物等生动活泼、生机勃勃形象,通过联想、比兴、寄寓等艺术手段表现在作品之中,令春光永驻,芳影长存,装点人们的环境,启迪人们的心灵,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并潜移默化,陶冶情操,从而起到促进文明的作用。 《浦东新区社区教育丛书·休闲技艺系列:工笔花鸟画入门》中既引用了当代许多名家的代表作品和画论,又结合了作者的学习经验体会,着重讲述技法与要领,强调实用性。
宋周敦颐认为荷是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青盖亭亭,嫣然摇动,荷花是锻炼传统用笔、设色的绝好题材,而本书则是关于介绍写意荷花绘画技巧的专著。古人画论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句,同学们在画写意荷花前宜多写生,如再能多读书,多临古碑帖,内外兼修,耐得寂寞,那么一定会创作出气息纯正、格调不俗的荷花作品。
姜冬莲编著的《白描百图(仕女百图)》线条优美、步骤清晰、结构明确、形象生动。并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使读者轻易得其精华之笔。本书不仅具有欣赏性,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临摩学习。
牡丹又名木芍药、鹿韭,因其色香兼得,雍容富贵,浓艳娇姿,故民间又称为天香、富贵花。由于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历代画家常画不衰的题材。 白描又称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是写生中常用的一种技法,学习白描有利于观察生活,有利于写生造型。中国“六法”中,“骨法用笔”是相当重要的一法,“骨法”表现“归于用笔”,“用笔”即是指线的应用。用现代的科学观点看,线是面的边缘,是物象的轮廓。白描牡丹是从牡丹物象结构各部分的接界、转折、起伏处找出线,并通过线的粗细不同,刚柔相间,动静相对,断续有别的线条去刻画牡丹的物理、物情、物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塑造出牡丹的形姿神情。 白描牡丹在表现形式上分工笔白描和意笔白描。工笔白描用线要求工整细致,笔笔到位,结构清晰;意笔白描有较大的随意性,笔线
工笔禽鸟就是用工整细致的手法,调和五彩斑斓的色彩来表现禽鸟的形体及各种羽毛的方法。 首先要用白描的手法,用有浓淡墨色变化的细线,或分鳞片或丝细羽,准确地勾勒出分布在鸟体上各种羽片的排列位置、不同形态,和羽片因高低位置、运动扭曲、聚散虚实所带来的透视变化。再按照“随类赋彩”画固有色的设色原则,选用合适的石色或草色国画颜料,通过恰当的方法步骤,如勾线、渲染打底、上水色、罩石色,再经细致的丝毛刻画,这样形态准确、干净明快的工笔禽鸟就算画成了。 世上的禽鸟何止千万,在国画中经常表现的不过几十种。《毕彰老师讲国画——工笔禽鸟设色技法》详细介绍了白鹭、葵花鸟、八哥、鹡鸰、绣眼、麻雀、太平鸟、灰喜鹊、长尾蓝鹊、金刚鹦鹉、鸳鸯等十多种常见禽鸟的画法,希望读者在仔细学习后能做到触类旁通,对其他
王玉林先生的工笔花鸟以重彩画为主,其画面唯美清新,技法多样。在他的画作中,心境化、情绪化的述说娓娓而语,观之令人心境平和,平易近人却能感染人,这是玉林先生的绘画创作中 可贵的一种品质。《王玉林工笔花鸟画精品集》收录了其具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重彩画三十余幅,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其创作水平。
本书主要展示了李鸣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包括:百合花、夜来风雨声、梅竹图、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润、晨妆、悟、赏莲图等。 李鸣专攻工画仕女画,古代、现代仕女都画,技巧趋向成熟,意境的追求和墨色的情调都颇有自己的独特面貌。李鸣不迎合市场,专心走艺术之路,他在人品与艺品的统一上有所追求,难能可贵。赢得了周围人们对他的喜欢,近来闻讯他由莲莱师范调到烟台大学任教,也证明一种社会的肯定,令人欣慰。他不能像大写意画家那样运笔浑酒自如;他需要精雕细刻耐心描绘,笔笔传情一丝不苟,勾勒与探染又不可滞板。一幅作品不只表现的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诗情画意,给人的是一种美的艺术境界。在艺术上,爱情、母爱、女性美是永恒的主题。李鸣在此中求得了海阔天空。 艺术创造是娱己也娱人的。李鸣将生活中的美,用画笔提
《新工笔文献丛书》图通过画家自述、艺术家访谈、画作评论以及高清图集,呈现当代年轻工笔画家们的心路历程,彰显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更试图勾勒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轮廓、脉络与方向。该丛书的出版,并非意味着这一任务的结束、目标的实现。相反,它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因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绝不会就此止步,画家们的探索更不会就此停止。就让我们站在这新的起点,再次期待,期待这些年轻的艺术家能此刻的成就,迎向更为辉煌的未来;期待他们的画作为中国当代工笔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更多的可能。本书为“新工笔文献丛书”之《徐华翎卷》。
中国工笔画追求绘画手段的装饰意味,在造型上讲究程式,并以形写神。以单纯的白描线条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圆、曲、直,和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再加以常用的分染、罩染等技法细致入微地充分表现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工笔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表现题材,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书吸取传统中国绘画的精华,并结合西方绘画的造型基础,紧随现代绘画的潮流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开篇全面地介绍了工笔人物画的基础知识,厘清人物画历史。随后以拆分形式细致地讲解画面人物的每一个小细节,很后以详细的绘画步骤展现一幅工笔人物作品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本书内容为画虎技法,作者将画虎的步骤一一示范出来并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从基础介绍开始逐步到步骤图、示范图等,并附有历代名家画虎的技法讲解步骤图,深入探究历代画虎名家名作,博采众长,汲取前者绘画精髓,求
《工笔淡彩牡丹画法》是“中国牡丹画技法大全”之一,该书收录了杨荣生的工笔淡彩牡丹的画法,它以严谨丰富的绘画手法,展示出中国牡丹画的各种画法,并以工笔绘画为基础,介绍了有关淡彩牡丹这一形式风格的牡丹绘画方法。全书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可供各大专院校及工笔画爱好者作为教材使用。
本书讲述了传统工笔禽鸟花卉的绘制方法与过程,从工笔画的工具介绍,线条与分染技法的讲解到多套步骤说明绘画过程,深层次的展示传统工笔禽鸟花卉的绘画技法。
爱国早期的作品,以大场面草原人物及颇有气势力度的奔马见长,具刚毅雄健、苍劲浑厚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特色,爱国的女人休绘画,具有一种外柔内刚、阴阳互补的立体感和丰富性,甜而不腻、美而不艳,在古典的情境中再现了现代女子内心生命的吸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