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工笔画,其意象造境的审美取向强调深入地把握花卉、鸟虫等客观事物的本质,在写生与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进而达到主观性情感的表达。 当代工笔花鸟画写生与创作 课题充分利用云南植物王国的优势资源,在写生中融入传统技法的讲述,在 讨论 、 对话 、 实践 和 反省 等的人文教学过程中,把工笔花鸟画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审美精神,层层剥茧般呈现出来,阐述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新理念,直观呈现新的绘画语言和新的画面构成理念,帮助学生探索找寻理想的审美表现形式。
真的艺术应该让人热爱生活、珍惜人生。欣赏申伟的画,你的心灵会有一种净化之感,你会慢慢地觉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申伟是位个性独特的、对艺术十分虔诚的工笔花鸟画家。一经接触,就会被他作品的纯净气质、优雅情怀所感染。在他的画里我真的领略到了一种淡雅、含蓄而静谧的诗意和诗的情调,看着他的画犹如聆听着一支又一支舒缓、优美、轻松的乐曲。申伟具有现代意识的和创新精神,主张在传统艺术深厚的沃土中关注现代,着眼创新。这从他近期的池塘、界面、花卉小品和白马等四个系列作品中得到印证。其作品已表现出对绿色的呼唤,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生命和谐的吟咏,对自然生命辉煌灿烂的讴歌。作者认为这与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明显地拉开了距离,也提升了工笔鸟画的品位。
《画境:饶薇工笔蔬果草虫画探微》是画境系列中名字的一本,在与饶老师探讨书名时,她担心书名不足以涵盖其多样的题材,准备再加上“鱼蟹”二字,加上去一念,长得有些吓人,也便作罢。书中有一幅五联画的拉页,也是画境系列中迄今的拉页。饶薇老师的作品描绘精微,着色淡雅,意境隽永,生趣盎然。《画境:饶薇工笔蔬果草虫画探微》的主要内容为学者对其工笔画艺术的评介文章;一套详细的创作步骤及讲解;诸多代表作及近期力作的整体与高清局部。本书适合专业院校师生及广大工笔爱好者赏读。
牡丹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裁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深受历代文人和广大群众的喜爱,人们用各种形式讴歌和赞美她,被誉为、富贵花。牡丹也是历代画家笔下常见的题材。从唐代边鸾、五代黄筌、徐熙,在他们的作品中就已出现以牡丹为主体的绘画内容。到了宋元明清更是名家辈出,工笔写意多样,风格流派纷呈。 到了近代,牡丹这一名花更加广泛地为群众所喜爱,画牡丹的人众多,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我曾亲耳聆听过李苦禅大师的高论,他说:“牡丹是个极俗的题材,它已被人画烂了,如何使它脱俗,这是画家考虑的难题。”大师的话不无道理,然而要把这一“画烂了”的题材画好,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代画家于非闇、王雪涛,都是以画牡丹而著称。两位艺术家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脱俗升华方面给我们作出了典范。他们的努力
中国的工笔花鸟画形成于六朝,到唐代已经相当成熟,薛稷、边鸾、司光胤等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五代时的黄筌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皇帝的倡导,两宋的工笔花鸟画达到了高峰。元明清时代,因为文人画的兴起,工笔花鸟画开始陷入低谷。进入二十世纪,陈之佛先生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让工笔花鸟画再度崛起,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现代工笔花鸟画画的大师。作为他晚年的入室弟子,喻继高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在工笔花鸟画领域默默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成为当代工笔画坛的佼佼者。 喻继高的作品写实、浪漫、典雅、温馨、大方,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其学画过程和选择师事对象密切相关。喻继高广泛接触工笔花鸟画是在南京求学期间,他经常去养真庐观看陈之佛先生作画,对老师精美的表现技法、严谨的造型手法以及颇具装
无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韩玮教授,不仅是一位的美术教育家,而且是一位的中国画画家。由我社推出的他的人物线描和人物速写作品,印数高达数十万册,十几年来在全国不衰,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写意花鸟画,清新醇厚,俊逸隽永,于洒脱多姿中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扎实的笔墨功底。此次韩玮教授受我社委托,结合他的日常教学,编写了这本具有教科书性质的画牡丹技法书籍。全书百余幅作品范例,布局讲究,技法多变,在自然清淳的画面上,墨牡丹不见孤傲、冷僻之感,彩牡丹于大红大绿中艳而不俗,洒脱典雅,轻松自如。既寓恬淡于质朴,又不失浩瀚之气。看似平淡天真,不见雕琢痕迹,但凝神而思,则玄机巧布,底蕴弥深,给人以宽广的联想余地,高雅的审美取向,不仅很好的解决了牡丹画的艳与俗问题,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