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学国画(写意花鸟画法)》由李承毅、金万钧等编绘,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述了绘画中的关键性技巧及可遵循的规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国画中常用到的画法。此书是学习国画不可多得的好书,可使读者入门快,提高快,见效快,既行之有效合于专业美术工作者参考,也可做各种美术院校的国画技法参考教材。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它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青少年儿童都在学习,而且希望得到这方面好的书籍。中小学生跟名家学国画——蔬果篇的特点是看得懂、学得会、掌握快,是一本很好的入门的教材,是学习国画绘画技法的一条捷径。
《一练就会.菊》由郭煌编著
《一练就会.兰》由郭煌编著
中国花鸟画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托物寓情,因物喻志”。简而言之,就是画家通过对客观的描写,来寄托功表达个人的主观情感、意志、联想或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情等等,并以此来感染或启发读者,从中得到思想、道德、人格及其真、善、美的精神陶冶与完善。如果仅仅通过“托物”于各种花卉就已经可以寄寓或抒发相当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话,那么,“托物”于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语言的,乃至有思维和行动的各种鸟类,则更能给国家们寄寓或抒发思想情感以广阔天地。进而言之,如果花鸟相伴,合为一体,则会相得益彰,寓意无穷。 这本书中所要介绍的内容,除了部分鸟的基本笔墨技法之外,重点就是鸟在各不同环境之下所呈现出的不同姿态及共画法要领。更主要的则是鸟与各种各种不同花卉之间的有机组合、画法步骤及其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特
。。。
张贤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理事,东山文联副主席、画院院长。本书是当代工笔画唯美新势力,也是张贤明的工笔花鸟画精品之作的汇集。书本以全图的形式呈现,没有对作品内容做具体的文字介绍,可供绘画艺术爱好者观摩欣赏。
中国传统绘画十分重视对自然物象的描写。常常赋予花卉、禽鸟一种人文精神。在花鸟画的创作中,禽鸟常被作为绘画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 画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先用浓墨中锋画眼,定出鸟在画面上的位置,然后以重墨勾嘴,接着侧锋画背,尾羽、腹部一般常用淡墨或淡色来表现羽毛柔软的质感;写意禽鸟可用重墨加以概括,要注重翅膀笔墨的长短、浓淡、干湿的变化,通过用笔的变化表现翅羽的质感,使其更为生动。另一种方法是先人背部画起,这种方法不便于初学者把握。故在这里略过。写意禽鸟时不要过多注意细节的描写,应抓住鸟的形态、状貌加以概括,通过笔墨的变化刻画禽鸟的形、神,这样画出的禽鸟才会自然生动,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本书讲述了各种禽鸟的特性与画法,分步讲解与练习,并提供大量的彩范图可供临习
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之一。白描源于古代用墨笔勾线的“白画”,它不用布色敷彩,而只用墨线的勾勒来表现对象的形体,起初只是作为起稿之用。这本白描技法图书面向学习国画的老年人及国画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国画的便捷之路。本书内含百张仕女精美白描,是读者参考临摹的好资料。
明清是近古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也山水画并行成为画坛的主流。工笔花鸟画继承发展了唐以来的传统,写意花鸟画有了空前的发展,风格多样,人才辈出。由于文人画风的盛行,借物喻志,水墨写意从技术上讲,在笔墨技巧的运用更为精致。画家注重艺术风格,使花鸟画坛呈现更为丰富的面目。
梅花,高标绝俗,不畏严寒,是春来花发的群芳之首,故有“花魁”之称。它的干枝,历经沧桑,铮铮铁骨;它的花朵,迎风斗雪,艳而不俗;神韵满枝头,历代诗人画家讴歌不已。千百年来,画梅名家辈出,及至清代,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诸家,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当代的关山月、董寿平、喜等都画有大量的梅花佳作。 梅是春的信使,无论画折支还是繁株,得其形是入门的基础,传其神是真本领。我们初学画梅,须先求其形似,经过不断磨练,悟到要领,而后才能得其“神似”。在练习过程中,感悟生活的同时,继承传统,汲取其精华,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借鉴和临摹一些历代画家的画梅作品是十分必要的。临摹绝非机械描画,要通过临摹、理解来掌握画梅之道,而后再举一反三,掌握规律,为已所用。 这本画梅入门篇,旨在为中国画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