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16幅大师人物油画,并附画作名称、原作尺寸及作者生平。耳熟能详的大师,和他们眼中*有魅力的人物印象。莫里索是*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她本人也曾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马奈的模特。卡萨特非常欣赏印象画派的技法,尤其喜欢德加的作品,后来经印象画派 莫奈 、 塞尚 等人的引见,与德加认识,长期被认为是德加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两位女画家,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一幅足够惊艳到你的感官,近距离感受大师的绝美人物印象。
本套书从广大国画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写意画的主要特点、笔墨技法和常用技法,系统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本概念,学习过程与方法,工具材料,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内容丰富,文字简洁生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示教直观,读者阅读以后,可以加深对国画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技法上得到提高。
《三国演义》人物百图,或人物,或场景,作者融会古今,独运机杼,创造出一百余幅韵味悠远的三国人物形象。作者的线描人物画风格典雅、生动传神、意蕴丰厚。人物衣纹画法浑圆细劲、隽秀唯美。其结构布局,充实自然,虚实变化,生动有致。每幅画面均配有不同的书法题款,既具大众审美情趣,又有很强的装饰性、借鉴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借鉴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智者、勇士、贤人、平民百姓之类的人物以及神仙佛等,但是在所有这些不同阶层的人物之中,画家所崇拜和选择的代表人物总是选择道德的人、境界崇高的人和诗意化的人。因为这些人物集中了人类的品质、智慧和才智,所以才具有无限宽阔的包容性,在精神上达到了的宁静,是人类精神统一性的标志。而多年来,当代画家王西京以传统文化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他沿着“助人伦”、“穷神变”和“测幽微”的思路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助人伦——以道德为标准,以近及远,以今及古,以显及隐,把人物形象置于现实和历史的统一性之中。所以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作家柳青、爱国诗人于右任、画家齐白石,还有李白、杜甫、郑板桥、孔乙己、阿Q等诸多人物形象。作者透过人物形象传递了一种崇高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此幅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笔墨造型规律,更大胆地借鉴了西方素描写实因素,也集中体现了任氏人物画的风格特点。画中物象均注重造型,用严谨的线条组织出富有很强体积感和真实感的人物、禽鸟。如对面部骨骼结构的描绘,已不同于古人平面化的处理手法,而是借用了一些淡墨的皴擦、渲染,表现出结构的高低凹凸起伏。而线条行笔则富有节奏感,使用钉头鼠尾描,拉出的线条有长、稳、挺、均的特点。作者的笔墨功夫丰厚,设色和墨法鲜亮透澈,极富装饰性和趣味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整体上来看,画面可以分为几个紧凑的块面,画家结合了虚实对比和隐显掩饰之法,使它们之间相互区分而又凝聚一体。任伯年人物画优秀作品还有《女娲炼石图》《羲之爱鹅图》等。
人物画的传统题材往往与文史密切相关,画中的种种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诸般生活的场面和不同时代,环境之风貌、情调,以及不同的愿望与理想。览者于欣赏、观摩之际受到尉藉、启迪或某些裨益。其功能可谓《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画谱仅仅是学画者入门的向导,迈步的津梁,并非 现成的《公式》。《 传摹移写》是不可忽略的基本练习,但应从参悟中求取舍,从生活中去印证。若墨法乃是相辅相成的基本功,从而熟能生巧,众妙攸归。 艺无止境 ,惟愿载敦邦不断精进,为人物画的推陈出新再获硕果,为后之来者示范,引路。
《案头画范·中国画技法丛书:陈艳娥画仕女》介绍了仕女画的发展、各种发饰、手法、服式,画工笔仕女画所用的工具,单、双人仕女画画法,作品欣赏等内容。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伴随着这种交流和走向,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画作为一种交流的文化形式,伴随着国际间文化的融合,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其创作的理念、价值取向均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思想主题,新的表现形式,新的审美特质,甚至新的绘画材料的运用,不仅已真实地被置入到当代中国画的语境之中,而且作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文化趋势,中国画更步入到一个更加开阔和自由的理想境界。 王天胜将自己归于重彩画的范畴,且定位于重彩工笔画。在他的作品中,高度重视色彩的造型与表面功能,充分显示色彩的魅力,但他从未因此淡化线的作用,而是进一步强化笔线。在他的作品中,动势形态的强调与同构线形的反复,
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丰富、蜕变和发展,扩展着它博大而深邃的审美领域,同时在技巧上也逐步进入了完美的境地。没有脱离艺术本质的所谓技巧。艺术的使命从来包含着“助人伦、成教化”和愉人慰己的两方面功能,一切技巧都是为了表现的需要,技巧一旦游离了艺术家的思想便立刻失去生命。因此,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或披览我的作品时,能透过水墨和线条,窥见我的精神家园:我的欢乐、忧思、悲愤和求索。同时在学习或接近我的风格时,要时时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作到了如九方皋之相马:“在其内而忘其外,得其精而忘其粗。”
本套书选取了工笔画中大家比较喜爱的题材,像百花、禽鸟、草虫、仕女,以这些题材为描摹对象,绘画作品请工笔画家描绘,读者可以直接临摹。每册书不仅有详细的基础知识详解,还包含几十幅线描画稿作品。每幅作品的线条优美、结构明确、形象生动,使读者轻易领会艺术之精髓。 本套书不仅具有上手快、学习简单方便的实用性,也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可供广大工笔画爱好者、美术院校的学生及老年人绘画爱好者临摩学习,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工笔画的便捷之路。
张萱,生卒未详,京兆(长安)人,开元间为史馆画直,和杨宁、杨升同以擅长人物画而著名。张萱尤工仕女、婴儿画,有时也画“贵公子、鞍马屏障”。据朱景玄评述,张萱“善起草”,并对亭台、林木、花鸟皆穷其妙。流传的作品,《宣和画谱》所载有47卷绘画,其中游春、整妆、鼓琴、按乐、横笛、藏迷、赏雪等,都属贵族妇女幽静闲散生活的描写。 《捣练图》为宋徽宗赵佶摹本,横卷,绢本,宽37厘米,长145.3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面中描绘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人物形象逼真,设色艳而不俗,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肖蓝、李峰编著的《捣练图》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者,画作内容,绘画的技术
郭伟君,广西合浦人。髫龄喜弄墨,勤绘事,及长,受业于湛江艺专,曾以版画获誉。尤擅古典人物,精工笔,风格独标,瞩目画界。夫一技之成,良工苦心。伊孜孜不倦,临法蹈迹,领悟道理,净心审象。出机轴而精蕴,调笔墨而从容;取触觉之丽质,获视觉之骨风。历40年而不怠,攀线描之高峰,赋工笔以新意,写宇宙之无穷。丝丝细线,刚劲而秀妍,层层重彩,色和而调鲜。追曹卫能自解,特有艺术语言;继敦煌而表意,妙在装饰神魂,平不奇,艳不俗,淡不枯,有古人之笔墨 ,有自我之殊涂。此乃邓群推陈出新之成也。 敦伟对线之迷恋,历了解、理解、悟解之三部曲。他以理性的线,丰富的色彩,时空的变幻,明晰的构思,写古典人事,表现主体气质,再现客体神貌。这种融事主客之本体,服务一地大文化,体现了真、善、美的风格,散发着永恒的
本书是中国画线描系列中的一本,此次编者再次约请李云中绘画《水浒传》人物百图,书中以线描的形式描绘《水浒传》中的人物画百余种,除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之外,还绘有一些反面人物,书中描绘的每一位人物皆形象生动,用笔灵活多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这些作品即可以作为练习线描的范本,又可以用于创作参考。此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技法中的一门 重要的表现方法,也可以说是线描。一般指以线条表现景物,不着色彩,或以淡墨渲染,有些类似于西方的素描,是国画的基本技法。白描不仅是着色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由王岚、刘文斌编著的《经典国画临摹实技(白描人物)》收集了帝王将贤、神道释人物、历代名将、古装仕女、历代名画人物等白描人物画几百幅,以供广大学习者参考、临摹。
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首先涉及到的是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本书通过对水墨人物画述要及其写生方法部分的水墨人物画的性质,水墨人物画的画种特征,水墨人物画的学科基础,水墨人物画的两大基本问题,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水墨人物画写生举要以及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问题部分的水墨人物画形神关系的本质,水墨人物画中写实、写意、形似与真实的语义差别,水墨人物画要相对独立地发展及其发展目标,水墨人物画作品创作谈诸章节的阐述,使学习者能够结合实践较全面地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和创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