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16幅大师人物油画,并附画作名称、原作尺寸及作者生平。耳熟能详的大师,和他们眼中*有魅力的人物印象。莫里索是*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她本人也曾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马奈的模特。卡萨特非常欣赏印象画派的技法,尤其喜欢德加的作品,后来经印象画派 莫奈 、 塞尚 等人的引见,与德加认识,长期被认为是德加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两位女画家,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一幅足够惊艳到你的感官,近距离感受大师的绝美人物印象。
《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写生走向创作 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形式,鲜明而厚重,并组成了主调色彩,保持了工笔人物画典雅的风貌。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经典作品。 作品内容描绘了春夏之交时,宫廷贵族妇女在园中赏花、戏犬、漫步游玩、闲情雅致的情景。构图节奏舒展明快,人与物远近穿插错落有致。线描圆润流畅,设色浓丽典雅。绘画风格和技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其一,画家在线条的运用上突出了线描性能的各种特点。其二,画家在赋彩上的娴熟技法独具匠心。其三,画家在细部处理上精益求精,极尽工巧之能事。 总之《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现实生活的画卷,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极高的鉴赏及学习价值,成为当今学习中国人物绘画的必临作品。 由于原作距今千余年,画面中人物和服饰细部模糊不清,使临摹不能深入进行。所以,本书选用荣宝斋水印本为范
陈艳娥,笔名潇竹。1965年生于辽宁鞍山。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1981年习画,先后师承王叔晖、潘絮兹、刘凌沧等画家。1988年拜任率英先生为师。作品曾多次参加画展。2007年出版个人画集《陈艳娥工笔画集》。2009年工笔重彩连环画《乐昌公主》《月下老人》《章台柳》《红楼十二钗》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发表。本书由其编著,介绍了仕女画的发展、各种发饰、手法、服式,画工笔仕女画所用的工具,单、双人仕女画画法,作品欣赏等内容。
敦邦同志的人物画,不但国内闻名而且已誉传域外,用不着我们这门汉外汉来妄加月旦了。人们都知道,敦邦同志常自称是民间艺人。这既非自谦,更不是自诩,而是出自他对我国传统所间绘画技法的真知灼见和执着求索。他的艺术造诣,也确实得益于汉画象砖、魏晋壁画,木版插图者甚多而自成风格。《聊斋》谈狐说鬼,实际上是以魑魅魍魉为题材而折射出作者所处现实世界的种种社会相。作者笔下的狐鬼常具人性,而他对人的描绘又不恤剥露其兽性。他的恣肆的想象往往跟现实生活的细致真切的叙写融为一体。他的尖锐的讽刺常出之于温文尔雅。敦邦的绘画风格是寓神于形、形中求神,于粗犷见绵密,于夸张中蕴理性。以他来画具人性的狐鬼花妖和具兽性的官绅胥吏,正可以说是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这本画册奉献于读者面前时,读者所能获得的、或将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它善于选择具有认识与教育意义的题材,也能在平凡与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新意。在推崇传统的仁义道德等伦理操守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因而,它是一部展现古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彩纷呈的意象创造方式,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已经历了近千年的演变,任何一个稍有中国文化常识的人,都不会对其漠然视之。这也正是学习中国画者众多的原因。《析疑解惑(古装人物小品篇)》是一本切实可用、析疑解惑的技法书籍,帮助学习者理解、认识和领悟中国绘画精髓必不可少的辅助。本书由韩玮主编。
以树木花卉比喻女人,这是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既是女儿国,又是百花园、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年青妇女有120余人,花草、树木、藤蔓共130多种,确乎可称洋洋大儿。但是,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觉察,曹雪芹既没有孤立地写花卉,也太有孤立地写人物,很多地方花是人的影子,人是花的代身,常常’‘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浑为一体。这其间,还包含于作者运用隐喻、影射和象征等手法,有些推背图式的暗示,正如金陵十二钗图、册中的判词和14支《红楼梦曲》,令人扑朔迷离,玩味猜测。举例来说,一大虚幻境中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指的是仙花灵叶配制而成的香茗和醇酒么?不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它们都是无数年青妇女血和泪的结晶。又如有名的“葬花词”,难道
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首先涉及到的是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本书通过对水墨人物画述要及其写生方法部分的水墨人物画的性质,水墨人物画的画种特征,水墨人物画的学科基础,水墨人物画的两大基本问题,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水墨人物画写生举要以及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问题部分的水墨人物画形神关系的本质,水墨人物画中写实、写意、形似与真实的语义差别,水墨人物画要相对独立地发展及其发展目标,水墨人物画作品创作谈诸章节的阐述,使学习者能够结合实践较全面地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和创作规律。
水墨人物小品是历代画家所喜爱表现的一个画种,也是学习中国画进行笔墨训练的好形式。它画幅小,形象单一,手法简练,画起来很方便,具有抒情、随意的特点;它不求深沉、严肃,但求清新、活泼、即兴而作。正是这种抒情随意性,作画时比较自由,我们可以用它做各种技法的笔墨试验,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特殊的艺术效果。人物小品的取材相当广泛,可以画历史人物、传统题材,也可画古今文人诗词意境;可以画城市、农村生活中所见,也可将人物结合山水、花鸟、动物等组成画面。人物不求多,景不求全,取材不求大,只救和精墨趣。 著名画家谢志高在中国画坛负有盛名,他不仅有宏篇巨构的大作为人称道 ,其水墨人物小品也以高雅、清新、生动的格调赢得人们的赞誉。读他的小品,仿佛感到一股淡淡的清风,从心头拂起,舒缓静謐、淡雅圣洁
没骨人物画并非现代人的创造,古已有之,宋代梁楷首创用没骨大写意作水墨人物,清代任伯年也用此法画人物,高古脱俗,开一代画风。“没骨”看似浑然一体的块面,实则是线的扩大,以求笔中墨韵之变化。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曰:“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中国水墨的妙处往往就在于这种变化飞动、出人意表的偶然之美。当代著名画家彭先诚的没骨人物画所表现的便是这样一种多变而深空前莫测的境界,于若即若离中传达出奥妙的天叶变幻之意。多年来,他配心于没骨法的研究,没有画稿,没有一定的创作程式,创作中一切皆随墨与色的渗化而行,成为他毫无章法步骤的创作方法。恰恰是这样的一种随遇而安、*而变的创作方式,形成了他的错综复杂、偶然天成的墨像,传达出画家独特而莫可名状的审美期待。 在这本画集里,可以看到
《饮马图 人骑图/东方画谱 元代人物篇》含《饮马图》《人骑图》两部作品。 《饮马图》描绘的是奚官饮马的情景。奚官双手端一盛满清水的大木盆,吃力前行。对面立柱上系一马,昂首拽缰,作欲饮状,神骏可观。此卷画面结构简拙,用笔精工,线描细劲严谨,笔意高古雅秀,刻画入微。人物运用李公麟白描画法,神态怡然;马的轮廓用水墨轻勾,局部淡墨晕染,质感极好,体态丰肥可爱,骨壮膘满,造型准确,此作当属赵孟頫早期鞍马画的精品。 《人骑图》描绘一男子头戴黑色官帽,一身红袍衣装,腰系玉带骑于马上。男子络腮胡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闲雅宁静。衣纹铁线描,线条细劲,骏马造型准确,笔墨工稳。画风、画面布局、人物形象和马匹写实画法都学唐人,兼有李公麟笔意,为赵孟頫早期人物鞍马画代表作。
线描亦称 白描 。是学习中国绘画的*课,它以简练、清晰、流畅、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艺术特点,成为中西绘画在造型方法上的根本区别。它既是中国绘画中具有艺术价值独立存在的一个画种,也是学习中国绘画首先需要打好的基本功,还是工笔画在设色之前的重要程序。本书作者以近40年的教学经验和绘画实践,着重分析介绍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线描的基本特点和技法,内容由浅入深,图文并茂,选编了《道子墨宝》(唐?吴道子)、永乐宫壁画等部分优秀线描作品为临摹范本。以满足广大热爱中国绘画艺术的读者研习的需要。
徐永生,1959年生,山东省莱西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艺术馆研究馆员。 近十几年来,专攻国画古装人物,作品先后入选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现已出版技法专著《怎样画古装人物》、《古装人物技法》和《古装仕女线描集》。本画集是他的生线描仕女作品集。
纵观中国绘画历史,线描可谓是中国绘画的基础。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学好线描不仅可以打下绘画坚实的基本功,而且能够培养对事物的美的感觉,增加耐心,从画笔的一横一竖交错间表达出物体的形态,提高素质与修养。
《新编芥子园画传》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工程,属人民病态出版社“九五”出版计划的一个重要编辑者都是有素的老同事。主编徐震时,一九六五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兼工人物、山水、花鸟画,擅长摄影,是一痊有丰富编辑创作经验的美术家、出版家。本书的出版工程,是徐震时将要进入老年之前,在人美社领导下联合有识之二对出版界的一大奉献。 《新编芥子园画传》传授技巧特点之一是沿用程式化的方法。各门艺术无论戏曲、舞蹈,也无论绘画,其程式都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转化为艺术样式所采取的特定的概括手段。 本书的前四篇分别从构图、造型、色彩、用线四个基本方面较为系统地剖析了传统装饰构图与西方现代构成、线与色彩交织的表现力等,后一篇《材料与画法》中,则更着重对于初学者的辅导。
《新编芥子园画传》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工程,属人民美术出版社“九五”出版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编辑者都是经验有素的我的老同事。本书传授技巧特点之一是沿用程式化的方法。各门艺术无论戏曲、舞蹈,也无论绘画,其程式都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转化为艺术样式所采取的特定的概括手段。 《新编芥子园画传》比之旧有的《芥子园画传》又增添了许多新思维。首先是这套画传集中了当代近百位知名的专家,各以他们的擅长编绘专集。他们提供的创作步骤、创作方法具有权威性、可信性。由速写到写生到创作,基本上遵循着一条写实的道路,具有科学性与此同时,又选择了与作者提供的示范作品数量约略相等的古今优秀作品,以扩大学习者的视野,附以一万五千字左右的说明文字,以提高学习者的理论境界。
仕女画既是人物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绘画中的一支奇葩。历代人物画家多擅长仕女画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绘画作品,为今天学习仕女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研究古代妇女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案头画范:萧惠珠画仕女》是“中国画技法丛书”之一,分步骤讲解了萧惠珠的仕女图的画法与技巧,并收入了她的作品若干。步骤明晰、讲解易懂、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很快掌握仕女画的画法和技巧。
《水浒一百零八将图(叶雄绘手卷本)》从整体上求爽,民间画与文人画结合,从细节上又吸取连环画的深入生活,求细致。 《水浒传》中的人物十分个性化,生动、活泼,从刻画的人物性格来看都十分豪爽。叶雄以民间化的笔墨抒文人之情,“逸”就成了“爽”,也正体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明快风格。中国画素以“骨法用笔”体现中国画的本质艺术,然其中的缺陷就是形式感不强,用以表现农民的质朴形象过于纤弱。叶雄为其造像时,笔触与笔势尽可能一致,在体现“爽”时,往往是一笔掠过,把中国画的线描的飘逸感改写成了强劲的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