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16幅大师人物油画,并附画作名称、原作尺寸及作者生平。耳熟能详的大师,和他们眼中*有魅力的人物印象。莫里索是*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她本人也曾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马奈的模特。卡萨特非常欣赏印象画派的技法,尤其喜欢德加的作品,后来经印象画派 莫奈 、 塞尚 等人的引见,与德加认识,长期被认为是德加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两位女画家,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一幅足够惊艳到你的感官,近距离感受大师的绝美人物印象。
《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写生走向创作 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形式,鲜明而厚重,并组成了主调色彩,保持了工笔人物画典雅的风貌。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经典作品。 作品内容描绘了春夏之交时,宫廷贵族妇女在园中赏花、戏犬、漫步游玩、闲情雅致的情景。构图节奏舒展明快,人与物远近穿插错落有致。线描圆润流畅,设色浓丽典雅。绘画风格和技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其一,画家在线条的运用上突出了线描性能的各种特点。其二,画家在赋彩上的娴熟技法独具匠心。其三,画家在细部处理上精益求精,极尽工巧之能事。 总之《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现实生活的画卷,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极高的鉴赏及学习价值,成为当今学习中国人物绘画的必临作品。 由于原作距今千余年,画面中人物和服饰细部模糊不清,使临摹不能深入进行。所以,本书选用荣宝斋水印本为范
仕女,在古代早指的是宫廷女子,后来延展为以贵族女子为主,包括所有美丽聪慧的女子。仕女画在我国古代人物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分科,较之山水、花鸟等画发展得更早。从先秦的墓室中就出土过早期仕女的画像。汉代宫廷画家毛延寿可以说是真正开创仕女画的鼻祖。 本书介绍的是我国历代仕女画中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白描画作。白描仕女画要追求古代仕女的阴柔之美,展现出古代女子婉约温情的神韵和美丽动人的容颜,在创作中把握人物的形体与气质是非常关键的。历代仕女人物画家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胜数的力作。本书从我国绘画艺术史上浩如烟海的画作中择选一小部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白描仕女画作品,供广大爱好者赏鉴。由于个人的喜好,以及编者水平之限,难免挂一漏万,在此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天津杨柳青画社编著出版的《凝翠轩画谱》是一套类似《芥子园画谱》的学习传统绘画的自修范本丛书。全书以图为主,分为花卉、禽鸟、山水、人物等册。本册《凝翠轩画谱(山水人物)》主要介绍山水和人物的画法,从中可以学习不同的皴法表现不同特色的山水。还有各种线描的特点,如游丝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等。相信本书一定会对爱画、学画者有所裨益,开启绘画之门,更容易、更快地掌握绘画技法。
《三国演义》人物百图,或人物,或场景,作者融会古今,独运机杼,创造出一百余幅韵味悠远的三国人物形象。作者的线描人物画风格典雅、生动传神、意蕴丰厚。人物衣纹画法浑圆细劲、隽秀唯美。其结构布局,充实自然,虚实变化,生动有致。每幅画面均配有不同的书法题款,既具大众审美情趣,又有很强的装饰性、借鉴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借鉴价值。
《三国演义》人物百图,或人物,或场景,作者融会古今,独运机杼,创造出一百余幅韵味悠远的三国人物形象。作者的线描人物画风格典雅、生动传神、意蕴丰厚。人物衣纹画法浑圆细劲、隽秀唯美。其结构布局,充实自然,虚实变化,生动有致。每幅画面均配有不同的书法题款,既具大众审美情趣,又有很强的装饰性、借鉴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借鉴价值。
这套《国画导学范本》是专为学习中国画的朋友们编选的一套供鉴赏、研究、提高的范本。在九位画家的近400幅作品中,他们或奋笔扦写,彰显诗情画意;或精勾细染,追求工整娴雅;或墨彩融动,展现心灵与自然景观的共鸣。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是对人与自然相谐的创造,是对美的讴歌与赞颂。 本书为《国画导学范本》之一的《岳海波人物画新作》分册。
本书是学习工笔人物线描的参考范本,主要描绘《封神演义》人物中的形象百余种,正面形象包括女娲娘娘、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雷震子、黄飞虎等,反面人物有苏妲己、费仲、尤浑、申公豹等等。书中形象皆做过严格的考据。所用线条灵动飘逸。此书中的各种形象可以作为绘画创作的参考,也可应用于工艺美术的创作。相信此书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敦邦同志的人物画,不但国内闻名而且已誉传域外,用不着我们这门汉外汉来妄加月旦了。人们都知道,敦邦同志常自称是民间艺人。这既非自谦,更不是自诩,而是出自他对我国传统所间绘画技法的真知灼见和执着求索。他的艺术造诣,也确实得益于汉画象砖、魏晋壁画,木版插图者甚多而自成风格。《聊斋》谈狐说鬼,实际上是以魑魅魍魉为题材而折射出作者所处现实世界的种种社会相。作者笔下的狐鬼常具人性,而他对人的描绘又不恤剥露其兽性。他的恣肆的想象往往跟现实生活的细致真切的叙写融为一体。他的尖锐的讽刺常出之于温文尔雅。敦邦的绘画风格是寓神于形、形中求神,于粗犷见绵密,于夸张中蕴理性。以他来画具人性的狐鬼花妖和具兽性的官绅胥吏,正可以说是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这本画册奉献于读者面前时,读者所能获得的、或将
水墨人物小品是历代画家所喜爱表现的一个画种,也是学习中国画进行笔墨训练的好形式。它画幅小,形象单一,手法简练,画起来很方便,具有抒情、随意的特点;它不求深沉、严肃,但求清新、活泼、即兴而作。正是这种抒情随意性,作画时比较自由,我们可以用它做各种技法的笔墨试验,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特殊的艺术效果。人物小品的取材相当广泛,可以画历史人物、传统题材,也可画古今文人诗词意境;可以画城市、农村生活中所见,也可将人物结合山水、花鸟、动物等组成画面。人物不求多,景不求全,取材不求大,只救和精墨趣。 著名画家谢志高在中国画坛负有盛名,他不仅有宏篇巨构的大作为人称道 ,其水墨人物小品也以高雅、清新、生动的格调赢得人们的赞誉。读他的小品,仿佛感到一股淡淡的清风,从心头拂起,舒缓静謐、淡雅圣洁
没骨人物画并非现代人的创造,古已有之,宋代梁楷首创用没骨大写意作水墨人物,清代任伯年也用此法画人物,高古脱俗,开一代画风。“没骨”看似浑然一体的块面,实则是线的扩大,以求笔中墨韵之变化。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曰:“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中国水墨的妙处往往就在于这种变化飞动、出人意表的偶然之美。当代著名画家彭先诚的没骨人物画所表现的便是这样一种多变而深空前莫测的境界,于若即若离中传达出奥妙的天叶变幻之意。多年来,他配心于没骨法的研究,没有画稿,没有一定的创作程式,创作中一切皆随墨与色的渗化而行,成为他毫无章法步骤的创作方法。恰恰是这样的一种随遇而安、*而变的创作方式,形成了他的错综复杂、偶然天成的墨像,传达出画家独特而莫可名状的审美期待。 在这本画集里,可以看到
线描亦称 白描 。是学习中国绘画的*课,它以简练、清晰、流畅、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艺术特点,成为中西绘画在造型方法上的根本区别。它既是中国绘画中具有艺术价值独立存在的一个画种,也是学习中国绘画首先需要打好的基本功,还是工笔画在设色之前的重要程序。本书作者以近40年的教学经验和绘画实践,着重分析介绍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线描的基本特点和技法,内容由浅入深,图文并茂,选编了《道子墨宝》(唐?吴道子)、永乐宫壁画等部分优秀线描作品为临摹范本。以满足广大热爱中国绘画艺术的读者研习的需要。
《饮马图 人骑图/东方画谱 元代人物篇》含《饮马图》《人骑图》两部作品。 《饮马图》描绘的是奚官饮马的情景。奚官双手端一盛满清水的大木盆,吃力前行。对面立柱上系一马,昂首拽缰,作欲饮状,神骏可观。此卷画面结构简拙,用笔精工,线描细劲严谨,笔意高古雅秀,刻画入微。人物运用李公麟白描画法,神态怡然;马的轮廓用水墨轻勾,局部淡墨晕染,质感极好,体态丰肥可爱,骨壮膘满,造型准确,此作当属赵孟頫早期鞍马画的精品。 《人骑图》描绘一男子头戴黑色官帽,一身红袍衣装,腰系玉带骑于马上。男子络腮胡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闲雅宁静。衣纹铁线描,线条细劲,骏马造型准确,笔墨工稳。画风、画面布局、人物形象和马匹写实画法都学唐人,兼有李公麟笔意,为赵孟頫早期人物鞍马画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