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16幅大师人物油画,并附画作名称、原作尺寸及作者生平。耳熟能详的大师,和他们眼中 有魅力的人物印象。莫里索是 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她本人也曾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马奈的模特。卡萨特 欣赏印象画派的技法,尤其喜欢德加的作品,后来经印象画派莫奈、塞尚等人的引见,与德加认识,长期被认为是德加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 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两位女画家,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一幅足够惊艳到你的感官,近距离感受大师的 美人物印象。
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技法中的一门 重要的表现方法,也可以说是线描。一般指以线条表现景物,不着色彩,或以淡墨渲染,有些类似于西方的素描,是国画的基本技法。白描不仅是着色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由王岚、刘文斌编著的《经典国画临摹实技(白描人物)》收集了帝王将贤、神道释人物、历代名将、古装仕女、历代名画人物等白描人物画几百幅,以供广大学习者参考、临摹。
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水彩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教授水彩画课程。作品在全国水彩画展中多次获奖,其作品构图精妙,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色彩典雅,画面意境雅俗共赏。此书收入其近作40余幅,并配有技法解读,图文并茂,预计此书会有不俗的业绩。
本书是中国画线描系列中的一本,此次编者再次约请李云中绘画《水浒传》人物百图,书中以线描的形式描绘《水浒传》中的人物画百余种,除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之外,还绘有一些反面人物,书中描绘的每一位人物皆形象生动,用笔灵活多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这些作品即可以作为练习线描的范本,又可以用于创作参考。此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国演义》人物百图,或人物,或场景,作者融会古今,独运机杼,创造出一百余幅韵味悠远的三国人物形象。作者的线描人物画风格典雅、生动传神、意蕴丰厚。人物衣纹画法浑圆细劲、隽秀唯美。其结构布局,充实自然,虚实变化,生动有致。每幅画面均配有不同的书法题款,既具大众审美情趣,又有很强的装饰性、借鉴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借鉴价值。
宋代的团扇是宋代院体中发展出来的具有一定实用性、装饰性、雅俗共赏的小幅绘画作品。到了后期,已经不仅仅以实用为目的,而向更具有观赏性、艺术性的装饰品靠拢,为了满足帝王赏阅的需求,团扇经拆裱制成册页形式。实物今天尚能见到,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保存至今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在团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团扇画多为绢本扇页的形式出现。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宋代的团扇画对之后的元、明、清乃至近、现代都有深远的影响,它的意蕴、风格和技艺一直延续着其独特的魅力。时至今日,历经上千年,宋代团扇画也依然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诉求。中国宋朝延续三百多年,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相
中国画重笔墨、神韵、意境,再就是情趣。中国画笔墨技法可数,而幻化无穷。写意之“不可控性”,使众画人难逾艺道之槛,唯大悟者可邂逅画学三昧,造化天机。 神韵者,神采至上,气韵生动。艺道通神,生机盎然,气息畅通,格致井然,方韵律迭宕。 意境者,画外之域,勾魂摄魄,导引观者出神入化:或犹游其中,或冥冥之中……敞期胸扉,淡其俗念,净其心灵。 情趣者,藉一花一鸟一人一物传情达意。入神时,物我为朋,主客呼应,意会神交,天趣无尽。 中国画自古不以幅面定优劣,皇皇巨制不乏神品,而小品似乎更多精作,小幅微篇更易把握中国画之要旨。故此,苟拟把味细品,领略中国画之真谛,还是看小品。 编此画丛,选当今画坛人物画高手精作,谨供与诸家交流和蒙学者摩识。
在中国人物画史上,描绘高逸之士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母题。中国的知识分子很早参与到了绘画创作中,画家历来也重视绘画的文化品位,因而,表现高蹈型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人物画中的重头。而高逸人物画的发端,则可以追溯到魏晋。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黑暗的时期之一,但却是中国文化史上个体意识、人文意识蔚然兴起、人性大解放的年代。当时社会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严重动摇了从两汉以来士人阶层中占统治地位的建功立业的价值观。当『达则兼济天下』成了遥不可及的虚幻理想后,『穷则独善其身』便自然成了士大夫们惟一的人生目标。宗白华对此曾作分析:『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这一新的时代
《仁女百图》属白描人物画。中国白描人物画,极富传统。湖南长沙楚墓发现的古帛画《夔凤妇女图》,算得早的白描人物画。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宋武宗元《朝元仙丈图》等,也是白描人物。至明清、陈老莲《水浒叶子》、《西厢记》插图;改琦《红楼梦图咏》;任渭长《列仙酒牌》、《剑侠传》、《於越先贤传》,当也是白描稿。连熙先生承继以上的优秀传统,可能也借鉴了当代白描人物画之长,在不断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他的白描人物,是杰出的。这册《仁女百图》是此前画社为之出版的《中国神话人物百图》和“姊妹篇”,可谓“双星并辉”了。
这套《国画导学范本》是专为学习中国画的朋友们编选的一套供鉴赏、研究、提高的范本。在九位画家的近400幅作品中,他们或奋笔扦写,彰显诗情画意;或精勾细染,追求工整娴雅;或墨彩融动,展现心灵与自然景观的共鸣。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是对人与自然相谐的创造,是对美的讴歌与赞颂。 本书为《国画导学范本》之一的《岳海波人物画新作》分册。
敦邦同志的人物画,不但国内闻名而且已誉传域外,用不着我们这门汉外汉来妄加月旦了。人们都知道,敦邦同志常自称是民间艺人。这既非自谦,更不是自诩,而是出自他对我国传统所间绘画技法的真知灼见和执着求索。他的艺术造诣,也确实得益于汉画象砖、魏晋壁画,木版插图者甚多而自成风格。《聊斋》谈狐说鬼,实际上是以魑魅魍魉为题材而折射出作者所处现实世界的种种社会相。作者笔下的狐鬼常具人性,而他对人的描绘又不恤剥露其兽性。他的恣肆的想象往往跟现实生活的细致真切的叙写融为一体。他的尖锐的讽刺常出之于温文尔雅。敦邦的绘画风格是寓神于形、形中求神,于粗犷见绵密,于夸张中蕴理性。以他来画具人性的狐鬼花妖和具兽性的官绅胥吏,正可以说是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这本画册奉献于读者面前时,读者所能获得的、或将
君主握有世间无上的权柄,所以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性就要比他们的臣民更加充分。作者在这本书中所选的十多位帝王较多地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如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些弱点都是无法避免的话,即也可以称之为人性的局限。这些失败的帝王多是一些暴君、庸君和亡国之君,分析他们的失败,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历史前进脚步和人性的进化过程。 本书虽然写的是君王帝主,但是并不是给为政执国者的《资治通鉴》,而是一本给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的《菜根谭》。 作者编写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艺术家的视角来阐释历史和人物,让世界艺术名作走出象牙之塔,走近寻常百姓家的书房,让读者在感受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欣赏到艺术的佳作,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感人魅力,这对于提高我国民族普通民众的艺术素养是很有益的。
郭伟君,广西合浦人。髫龄喜弄墨,勤绘事,及长,受业于湛江艺专,曾以版画获誉。尤擅古典人物,精工笔,风格独标,瞩目画界。夫一技之成,良工苦心。伊孜孜不倦,临法蹈迹,领悟道理,净心审象。出机轴而精蕴,调笔墨而从容;取触觉之丽质,获视觉之骨风。历40年而不怠,攀线描之高峰,赋工笔以新意,写宇宙之无穷。丝丝细线,刚劲而秀妍,层层重彩,色和而调鲜。追曹卫能自解,特有艺术语言;继敦煌而表意,妙在装饰神魂,平不奇,艳不俗,淡不枯,有古人之笔墨 ,有自我之殊涂。此乃邓群推陈出新之成也。 敦伟对线之迷恋,历了解、理解、悟解之三部曲。他以理性的线,丰富的色彩,时空的变幻,明晰的构思,写古典人事,表现主体气质,再现客体神貌。这种融事主客之本体,服务一地大文化,体现了真、善、美的风格,散发着永恒的
在我国工笔画的百花园中,王叔晖的作品犹如奇葩异草,光彩夺目。它那精湛的技艺和典雅的画风,使作品具有广大的读者群,成为艺术美的典范。 王叔晖擅画仕女,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创造了一整套工笔人物画技法,有些技法称得上“绝”!王叔晖作界画的技巧也很绝妙。在我国美术史上,随着文人画的兴起,界画手法渐渐无人问津。王叔晖继承传统的界画技法,亦接受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创造性地将画中的宫室、楼台、殿阁;招提、梵刹、禅室;凉亭、暖榭、长廊;照壁、屏风、供龛表现得规矩有方。 王叔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有着深刻的理解,将内向、柔美的品格输进了当代的艺术血液这中;我民族之人品、胸怀和气质,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内容、格调和气氛之中;将一个民族文化精华概括为一种艺术美的典型,影响面广,深入人心,这是了不起
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肇兴和繁荣。在大多数人眼中,这种“高雅的艺术”似乎只属于文人墨客,而事实上,广大人民群众才是这一传统艺术的真正缔造者和传播者。所以,为使这一传统艺术回归于民、造福于民,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热爱中国画的朋友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江西美术出版社特别策划推出了《千姿百态》系列丛书,这是一套专为喜爱及初学中国画的朋友们准备的技法参考书,丛书分四册:画观音、画仕女、画弥勒、画八仙。每册书中都有详尽的步骤解析、点评、范例,从基本绘画技法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绘画技法,非常适合国画初学者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