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为名人,名人为画,肖像题跋,相得益彰,传神之笔,尽在其中。 著名人物画家李延声先生,以毛笔直接对真人进行肖像速写,或许不是人,但其影响之大,成绩斐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画坛上一枝十分引人瞩目的奇葩。 巴金、赵朴初、冰心、艾青、记功、黄胄、贝聿铭、李政道等,这些肖像速写的对象,多是中外当代科学文化*人物。李先生措墨如金的寥寥数笔之下,不仅逼真而且传神。难怪贝聿铭先生在李延声为他作的肖像画上题:“此画传真又传神”。而《智者》之名源于孔夫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在李先生的眼睛里,只有彻悟生活真谛的人,才是自己命运的强者,才成为他笔下热衷捕捉的“智者”形象。 难得一见的李延声清新文笔,有如山涧小溪,淙淙入耳。他的虚怀若谷、脉脉含情,是千年中国知识分子雍容与修养的展
《任伯年扇面选(人物)》是精选自任伯年先生人物扇面高清作品,该书包括:扇面三十余幅。任伯年先生的人物画,往往寥寥数笔,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其线条简练沉着,有力潇洒;本系列书籍的出版,总结归纳了任伯年先生的经典扇面作品,便于读者学习借鉴、资料收藏。
这套书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传统画法的机会,是习画者的工具书。此本配有宋人画作及鉴赏文字,并有步骤图,每步都有详解,力图为读者提供详尽的帮助。 宋画特点是画面虽小,但却非常讲究画面的气韵、布势、构图,尤其讲究用笔用墨,在创作示例中,作者也用自己的作品体现。 本书详细介绍了作品的临摹步骤及相关知识。在画法举要中,对临摹的设色方面也有了详细的图文叙述,重点介绍的还有工笔画中线条的运用法则,当然还有工笔作品的线描解析图供大家参考。
工笔画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事物,是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方式之一。与“写意画”比较而言,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层层敷色,反复渲染,细节精致,细腻入微。 工笔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方圆曲直、粗细长短,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上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运用处理,充分表现出形体的动态感、质量感和空间感。其作品类型包括白描、淡彩、重彩、兼工带写等诸多形式。 对于初学绘画者来说,除主观上要有刻苦的钻研精神,更重要的还在于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工笔画的方法主要是临摹与写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研究总结,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
本册收录是传世不多的几件归于唐人名下的仕女画,皆为稀世之宝。唐画仕女,无论是造型还是格调,都是独立不倚、矫然特出的。这是因为唐代欣赏美女的角度与后世是很不同的。这大概体现在这几方面:从造型上说,唐人仕女的形象是丰满健硕的,与后来明清仕女画中柳眉细目、削肩纤腰的文弱之态大异其趣,鲜明地反映了当时推崇健美体态的风尚,与那个时代朝气篷勃、意气风发的精神是相一致的;从色彩上说,唐画仕女的用色华丽鲜亮,具有辉煌绚烂的艺术效果。这又与中国画自元代以后崇尚水墨大异其趣,比诸同时代的欧洲绘画,也远过之而无不及。无怪乎美学家宗白华在见到唐代壁画时曾惊叹古代中国艺术家驾驭色彩的高超能力。
本书为中国画经典临摹教学范本系列之人物卷一,主要介绍唐朝时期的人物形象。唐朝绘画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在题材内容、作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盛唐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题材大大开阔,画法也有新的创造,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
银汉间格外璀璨夺目的星座,古来称之『文星』,又名『文昌星』『文曲星』,按天人感应的论说,该星座主宰人间文运。由此意生发开去,『文星』被借指文才盖世之人。以光照万世的星座比拟创制不朽作品的文人,颇富诗意与哲理。当我们仰望星空,品味文星们卓绝千古的佳构美文之时,顿生永恒无垠之慨,民族自豪感、存亡继绝的文化责任感亦油然而生。以写意人物画蜚声中外,又于中国文化史深有体悟的陈立言先生,感怀驱动,历二十余年精心劳作,将上自左丘明、孔子,下迄蔡元培、*的106位古今杰出人物,作为『文星』代表,以『画赞』形式,发掘其创意绝妙处,构制成一部以绘画为表述主体的图文并茂的精要中国文化史。
道释人物画是传统线描人物的一个重要部分,线描笔力的的训练是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组织编写的此套线描道释人物图谱为纠正当前人物画急功近利忽略线描基本功训练之弊,也为读者提供这样一个临摹练习的范本。此套图书的作者张瑞根,多年来临习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传统经典作品,打下了坚实的笔墨根基,所绘道释人物线条流畅劲健,有隋唐人物画的雍容典雅,又含蓄飘逸,风格古雅。
本书内容共分为三篇,其中第一篇以作者的两个作品《大灰狼想吃猪猪》和《鱼一般的歌》为例详细讲解了定格动画的具体制作方法;第二篇以20个案例讲解了定格动画的拍摄方法,深入剖析了利用身边的物件制作定格动画、用纸制作定格动画、用粘土制作定格动画、用食物和饮料制作定格动画以及用意想不到的东西制作定格动画。第三篇主要讲解了定格动画后期制作时的常用软件。
文士作为人物画的形象或题材被反复描绘,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 梳理清代自雍正至道光一百二十余年间存世的人物绘画作品,呈现反映社会主流的文土阶层题材人物画作品的审美取向、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自然世界物象形态各异、丰富多彩,任何艺术的生命均源于其中。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来自于自然物象的启迪。绘画的想象性、再现性和描绘性必然促使绘画朝向展开事物景象和情节的形象塑造发展,区别在于自然物象是客观真实的自然形态,绘画作品是作者创造的艺术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绘画艺术首先要体现其根本性质,就是绘画自身内部的规定性决定其就是绘画而非其他的事物。 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自身审美思想的逐渐成熟而并行前进。言志与缘情、气韵与形神、意象与意境,以及唐代张躁“外师造化、巾得心源”等关于美学范畴的论说,体现了中国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和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的特征。由于中国特有的、社会生活历史和文化发展氛围,其绘画艺术形成了以意象为核心、力
李俊琪,号大道轩主人,1943年生,河北乐亭人, 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南开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人物画大家,中国通史画创始人。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美国传记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文联授予的“中国画坛百杰”称号。
佛教由希腊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到敦煌,然后到达中原大地。佛都对中国的视觉艺术尤其是雕塑和绘画,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修建装饰庙宇的方法和绘制佛陀观音的技巧。 观音在佛教信仰的国家可说是家喻户晓,被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由所谓“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可知民间观音信仰的盛行。《法华经》中的《普门品》记载,观世音菩萨能变化三十二身,随缘示现,为“正法明如来”之所垂迹,以大悲愿行倒驾慈航,辅弼阿弥陀佛,寻声救苦,但闻其名,获无量福,因而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之称赞。中国这个民族自古以来饱受疾病伤痛、天灾人祸和政治动乱等种种苦难,百姓感到无奈和无能为力,所以百姓心目中都渴望有一位善心慈悲与法力无边的菩萨来帮助他们化解危难,解脱苦痛。由于这个原因,观世音菩
《工笔人物传统笔墨参考》是对工笔人物画的参考,工笔人物画是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悠久,是中国画各大门类中先发展、成熟的画科。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人物画,春秋战国更是出现了大量的人物绘画,此时也是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初期。从现存的此时期的绘画作品《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驭龙帛画》不难看出,初期的中国人物画就是一种具有明显工笔特征的绘画。这些作品基本上是先墨线勾形,然后略施颜色,技法以平涂为主。早期作品在对墨线勾勒上略显生涩,但比较注重人物形象、神态的刻画。秦汉时期的人物画作品很多,但多是画像石上刻凿的艺术形象。从汉墓壁画以及现存的著名工笔重彩绘画作品《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还是可以认识到,秦汉时期的人物画仍然是以工笔为主要绘画表现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