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选取适合儿童的国画题材,让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渐掌握简单的国画技法,了解笔墨与造型的常识,激发作画兴趣。本册为山水篇,书中为小读者详细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瀑布、山石、泉水等的画法,每幅画从造型、用笔、用墨到重点部位的画法都有详细的步骤图和浅显易懂的文字说明,并有示范作品供欣赏和学习临摹。
《国画启蒙》这是一套简单易学的儿童国画启蒙书,全套共四册,分别为《国画启蒙 动物》《国画启蒙 鱼虫》《国画启蒙 花果》《国画启蒙 山水》,内容包括国画知识介绍、工具材料、用笔用墨、色彩知识和大量课例。课例选取常见的动物、鱼虫、花果、山水题材,每个课例都配有详细的分解步骤和分析文字,书后附有示范作品供欣赏和学习临摹。课例由浅入深,笔墨变化生动,富有情趣,文字浅显易懂。通过本套书的学习,可以让儿童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理论知识,丰富其作画技巧,将传统精神融入孩子心中,,激发他们对传统国画的喜爱。
中国传统画主要分三科:即:人物、花鸟和山水。山水画是独立成科迟的,但是它成科以后,却很快成为中国画主要的画科。北宋时的李成、范宽、董源等;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等;元朝的黄公望、王蒙、倪去林、吴镇等大画家均是以画山水为主,可见画山水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作为初学者具有中国历史的山水画是必学的课程之一。
王翚,(一六三二—一七一七)清初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等。江苏常熟人。少年时师王鉴习山水,后转投王时敏为师,临摹宋元名画,吸取诸家技法。所作多为仿古,功力深厚。康熙帝曾命其主绘《南巡图》。晚年于简练中求浑厚,弟子众多,称[虞山派],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再加上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
无论是巨幅大轴的巴山蜀水、黄山烟云,还是册页斗方的胶东人家、长白雪景,孙文铎先生的山水画作,幅幅笔力苍辣,墨彩华滋,满纸生动;张张层峦茂树,云烟变幻,气象万千。看他的画,平实中见深厚,松秀中见洒脱,浑厚华滋而气韵流动,锋芒内敛而光彩照人,其韵致格调于勾勒点染、开合流转之间,衍化为见山见水,见笔见墨,均是孙文铎深得黄氏山水的旨趣而内省的结晶。本书为“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的一本,选录了孙文铎先生数十幅潜心之作,以飨读者。 孙文铎193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县,祖籍山东滨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吉林省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现定居北京。 其作品曾入选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1995年作品《雪铸英魂》(合作)获“正义·和平——纪念反法西师战
本书是针对山水画初学者的辅助教材。山水画的技法极其丰富繁杂,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本书从基本、*代表性的画法开始,始终立足于传统技法,由简至敏,从易到难,逐渐过渡。每一种画法都分解成五个详细的步骤图与文字说明,图文并茂,明白易了,极其适宜初学者学习,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概述:通过文字叙述,使读者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简史,山水画笔墨技法和品评标准,山水画学习方法及工具,为后面的技法学习做好铺垫。 二、基础技法:通过详细的步骤分解,使读者了解到山水画基本、*代表性的树、石、皴法的传统画法。对初学者而言,能直白明了的掌握具体的画法,少走弯路而直入主题。 三、山水画创作:通过局部分析图及创作步骤图,使读者了解到山水画的立意、构图、穿插、掩映以及局部与整体的塑、深入、统一,使初学者将
贺天健(1891-1977)江苏无锡人,原名贺骏,又名贺炳南,字健叟,别署健父、阿难、让乡里人、干干、江东纬萧者、纫香居士、百尺楼头一丈夫、开天楼主、梦苑。擅画山水。四十年代中期与吴湖帆成为海上*声誉的画家,建国后任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世居无锡城内复兴路。早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 4岁人塾读书。幼年喜欢绘画, 9岁从邑人孙云泉学肖像画,在业师指导下,养成对客观景物凝神谤视的习惯。10岁时有机会临摹明代沈周、文征明等书画大家的山水画,并通过实地写生,领悟画理。暇时则阅读古典诗词及古人有关书画的着录,视野日见开阔,画技日益提高。16岁时就画出巨幅卷轴“石门摩崖”(惠山名胜)。宣统二年(1910年)去南京求学。由于经济困难,秋天转至上海,考进中
何海霞,字瀛,满族。1908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 早年从师韩公典,后拜张大千为师,临习了大量的宋、元、明、清作品,为期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随师入川,饱览蜀中山川名胜,消化于胸,画艺日臻成熟。1950年迁居西安,致力于山水画的创新,与赵望云、石鲁等画家共创“长安画派”,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1988年被列入《世界名人录》。 何先生擅作山水,其山水画作构图严谨,笔墨雄健浑厚,漂逸豁达,巧而不俗,特别是晚年集“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融为一体,创作出独具个性的崭新面貌,是其山水画创作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为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创新做出了很大贡献。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表达观念与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世界各民族的绘画,由于其历史背景各异,美学观念的不同及使用绘画材料的多样而呈现出各自的风貌。绘画创作与其它艺术一样都需要相互借鉴和彼此学习,艺术大师们的经典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更是观摩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给我国的美术工作者提供一套价廉物美的学习范本,为大中专美术院校提供教辅资料,为中小学生提供美术欣赏读物及广大美术爱好者收藏鉴赏需要。我们系统地选择了古今中外艺术大师的力作,分册出版,奉献给广大的读者。 百集《名画经典》珍藏本是研究绘画技法发展史的资料,读者可以由此分析大师的技法,从中领略绘画艺术的真谛,而步入大师的行列。
黄宾虹是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其西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 在我国近现代绘
明清两代,江浙一带的刻书来非常发达,绝大多数书籍都配有插图,其精美程度至今为人律律乐道。江浙的藏书家也很多,比较著名的如八千卷楼、皕宋楼、天一阁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的《四库全书》还专在浙江存放了一套。这些书现在大多数还可以查找到。郑振铎先生曾将古代刻本中图画精美者,汇编出版了《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等,可说是古版画研究领域内的巨著。另外,《明代版画研究书目》、《中国版画史》等著述,为我们查找古代刻本提供了不少方便。 《古典山水课稿》所选择的作品,基本上来自古代的地理版画。有些作品,目前尚不能确认绘刻者的姓名,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对其艺术成就的敬仰。本书还将山水画中常用的点景部分,分成树木、溪涧、屋宇、舟楫、桥梁等专题,从古版画中选出一些精彩的局部,并参考其他资料,整理编绘
明清两代,江浙一带的刻书来非常发达,绝大多数书籍都配有插图,其精美程度至今为人律律乐道。江浙的藏书家也很多,比较著名的如八千卷楼、皕宋楼、天一阁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的《四库全书》还专在浙江存放了一套。这些书现在大多数还可以查找到。郑振铎先生曾将古代刻本中图画精美者,汇编出版了《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等,可说是古版画研究领域内的巨著。另外,《明代版画研究书目》、《中国版画史》等著述,为我们查找古代刻本提供了不少方便。 《古典山水课稿》所选择的作品,基本上来自古代的地理版画。有些作品,目前尚不能确认绘刻者的姓名,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对其艺术成就的敬仰。本书还将山水画中常用的点景部分,分成树木、溪涧、屋宇、舟楫、桥梁等专题,从古版画中选出一些精彩的局部,并参考其他资料,整理编
古人学画,以临摹为入门的基础。六朝谢赫便把“传移模写”列入六法之中而告诸后世。历史上大凡名家,莫不精通传统,尔后出神入化,始成自家风格,他们是深知“传移模写”的价值的。当然其中也不乏陈陈相因者,越临越死,掉进古人窠臼不能自拔,这种人的临法,可称之为“死临”,不得画之活法,不通事物的道理。 绘画必须向自然学习,同时也必须向名家学习。所谓活法,便是通过临摹去体会名家观察自然的良苦用心,去学会观察对象和表达对象。从这个意义上看,“临摹”也是一种“写生”。 我们编选这套《中国画摹本》丛书,拟编入山水、花鸟、草虫、飞禽等内容,请各方名家提供画稿,目的就是要向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范本,以便日夜体察,有所长进,以成就自己的绘画事业。
中国画历史悠久,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其间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和理论著述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体例新颖,表述流畅,既融汇了绘画知识的可读性和绘画技法的可操作性,保证了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适合各类业余美术爱好者的学习之用。
为方便广大读者欣赏和学习传统绘画技法,笔者们策划《中国名画点击》丛书(辑)。每册丛书精选历代名家有代表性的作品若干件,局部放大,近于原寸,力求毫发毕见地再现原作神采。本册收入清代画家王鑑山水画,凡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