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钟馗形象的来历、钟馗及端午斩五毒、钟馗的造型、钟馗嫁妹等等。
《蔬果篇》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解中国画中的各种水果与蔬菜的表现技巧与规律,且系统地介绍了国画果蔬创作中常用到的画法,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并掌握创作果蔬的基本技法。
桃花固美,但它的生命辉煌只于花开一瞬。而唯有借画家的神助妙笔,妖艳永存,流传千古。《碧桃图》,为南宋佚名的设色绢本团扇画。全图虽只截取了盛开的两枝碧桃,用特写的方式描绘了或含苞欲放,或吐蕊怒放的花朵,苞萼或隐或现,借侧俯之势点缀其间,活灵活现。花瓣用细劲的中锋勾描,然后层层渲染,设色淡雅宜人,生动逼真,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画家对碧桃外形神态观察之细、生长规律了解之深。画面虽小,却因构思巧妙,删繁就简,简而不空,鲜活而灵动,,有“小中见大”的无穷意趣,正所谓古人画折枝,需“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方能将其韵致丰采传写下来。任伯年的《桃花双鸡图》,阔笔简写,寥寥数笔,为我们送来不尽的春意。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于照、陈之佛等大师,虽风格迥异,但均有桃花佳作传世,堪称瑰宝。我
中国画的基础是以线造型,本系列丛书主要展现线描艺术。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的写生积累,再整理出的线描稿。其中介绍了公鸡和母鸡的基本结构,速写和线描稿有公鸡、母鸡和小鸡的动态,如站立、鸣叫、扇动翅膀、照顾小鸡等,是很好丰富的资料和学习样板,相信市场上比同类图书更受读者欢迎。
陆抑非(1908—1997),名翀,字一飞,而立之年改为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江苏常熟人,中国现当代杰出画家和 的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浙江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 临摹在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中有着特殊地位。对此,陆抑非曾自谦:“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临”是照着临本画;“摹”则是用薄纸(绢)蒙在临本上面画。先生自幼受教于书画名家,之后因缘际会,得见大量前人真迹。他濡染其中,悉心采撷,于神领意得后融会贯通,成为程十发口中“恽南田以后三百年来兼工带写和没骨法开宗立派 人”。 醉心画理之余,陆抑非刚出弱冠就受聘为上海美专花鸟教授,之后还兼任新华艺专、苏州美专
董其昌创造的以古雅生秀、简淡空灵为美学特征的书风,在清初中国书坛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康熙朝,在朝野上下大肆。本研究主要对康熙与董其昌书风的盛行,对清初遗民、北方、南方及康熙朝晚期的董其昌传派书法家群体及其作品,展开相对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董其昌书画是打开中国古代书画宝藏的一把“金钥匙”,董其昌书法又是打开他本人书画宝库的关键所在。把康熙朝董其昌传派书法家群体及其作品的风格特征研究透彻,对于董其昌书法辨伪,对于清初帖学书风的辨析,对于清初书画家作品辨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小说讲述了一个为爱受虐的故事,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一心想实现自己爱情幻想的主人公萨乌宁。萨乌宁是一个欧洲贵族,他爱上了美丽的旺达,觉得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方式就是受她的奴役。旺达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差役”,并给他起名“格列高”。然而,她认为格列高的爱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她百般折磨羞辱他,他却因此而更加爱她。小说描述了萨乌宁的情感妄想,以及在冷酷无情的旺达身上所找到的“理想的”性爱方式。在这个忧伤痛苦的爱情故事里,作者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萨乌宁不同于常人的心理倾向,并全景再现了他与他的理想伴侣——旺达之间的真实情感历程
作者简介:邵鸿萍又名鸿平,1957年9月主子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