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我国三干多年前殷商时代王室占卜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和记事的古文字,与当代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汉字的鼻祖。甲骨文不仅对商代社会及古文字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推陈出新,对书学演进史的追根溯源,也有其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甲骨文书法不啻曾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书学的流变,抑亦导致了当代中国书法包括篆刻艺术的创新,于篆、隶、真、草、行书之外又另辟其门,推动和促进了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甲骨文书法,已逐渐为众多的书家所关注,所摹仿,所领略,所开发,艺术形式日益完美,格调内容更趋丰繁,大张异彩纷呈之姿。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多看、多读、多临甲骨文原拓,是多么迫切与重要! 董作宾先生站在历史纵向的角度,按照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