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书张好好诗》内容简介:杜牧,字牧之,出身名门望族,晚唐诗人。其二十六岁进士及第,才气横溢,有诗文近五百篇留存于世。唐代诗人创作出数以万计的诗篇,至今,唯有杜牧书写的《张好好诗并序》留存于世,堪称国宝奇迹。《宣和书谱》评说:「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明代书家董其昌称赞这件珍迹深有六朝人风韵。《杜牧书张好好诗》特将这一墨宝放大印出,谨供读者欣赏、临习。
《九成宫醴泉铭》唐代碑刻,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历代碑帖经典单字放大本》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笔画末重收。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画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玄宗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因有“颜平原”之称。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称“颜鲁公”。其书法朴拙雄浑,大气磅礴,自成一家,称为“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对后世影响的书法家。 《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与郭仆射书》。唐广德二年(七六四)十一月,颜真卿与郭仆射之书稿。行草书。短行不计共六十八行,全文计一千一百九十三字。真迹北宋时在长安安师文家,曾摹刻上石,即“关中本”。原石今在陕西西安碑林,摹刻并妙,仅下真迹一等。其书与晋王羲之《兰亭序》有“双璧”之誉。宋米芾评此碑曰:“《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明代精拓本。
《黄庭坚书法精品集:碑志行楷书》主要收录碑志一类行、楷计十五件,其中包括早年作品《薄洒丑妇歌》,系黄庭坚大约三十岁所作,是目前所知存黄庭坚书迹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此作楷书风格典雅,结字宽绰空灵而有余韵,笔法爽利明快,气度轩昂,明显受六朝书风影响而与唐代楷书拉开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