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巨匠艺库 沈尹默 沈尹默书法论丛》分为三大内容,一为书法论,包括笔法、腕法、笔意、执笔五字法以及习字方法与选帖等,二为二王书法管窥,三为历代名家书经验谈辑要释义,包含了汉、五代、唐代等名家的书法要诀。为书法研究与学习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可贵资料。
《吴昌硕全集 文献卷》所收吴昌硕诗稿、信札共700多件,范围跨越海内外公私藏,作品囊括浙江博物馆、西泠印社、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近几十家国内公藏机构,也包涵日本、马来西亚、台湾以及大陆地区私藏精品。编辑体例以人物交游为要,每件作品注录作品名称、释文、钤印、出处等等相关信息,可谓注录详尽。文献卷*限度地反映了吴昌硕各时期的交游与作品,是目前为止收录作品*多、面貌*完整的吴昌硕作品汇编出版物,可以为吴昌硕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储备,是广大研究吴昌硕以及研究近现代中国艺术进程的专家学者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本书由吴玉如先生书写的三幅作品组成,分别是草书《离骚》,小楷《黄庭经》,小楷《乐毅论》。其中《离骚》全文是吴玉如在莫斯科期间,在彩笺上用草书书写而成。吴玉如在莫斯科期间,还临写了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这些作品作为信物送给了其爱人,保留至今。 吴玉如生前还曾临写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数本,此次出版的为留在其爱人处的手迹。此临本是一九三一年(岁次辛未)春天所写,当时吴玉如先生春秋正富、精神饱满,功力却已臻于人书通会之境,显得神完气足。如果对照原碑帖,会发现此次出版的《黄庭经》《乐毅论》与其极其相似,这也正是他所倡导的 临古人书必先极似,能似得其貌,而后任己为之,可言得其神 。这一理念能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提供借鉴。
《当代海派书法名家肖像》摄影集的出版对于书法界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为当代上海书法名人的肖像保存提供了珍贵的影像,更为研究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书法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书中集中的人物从年龄上看,横跨 20、30、40、50、60、70年代书法家,年龄跨度足足有 60 年。其中周慧珺、高式熊、顾振乐、戴小京等先生均已谢世,因此是一个抢救式、系统记录海派文化的大型摄影项目。翻阅这本画册,会被每一位书法家的独特气质所吸引,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书法的执着与追求,他们的笔触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作者运用多灯进行布光,表达别具一格的述人方式,展现对 人 的好奇与理解。巧妙利用闪光灯渲染画面气氛,结合人物独特的性格,以及他们置身的环境,以最自然的方式,捕捉人物最自然的情感流露
此卷系沈鹏先生申夏日新作,既浑厚高古又清新自然,不拘不守,典雅宕荡,足可比肩历史上任何一位书法大家,诚散僧入圣之境也。此卷的单独出版,不仅为当代书坛送来清风,起到坐标之作用,同时也是当代书法水准的展示,在宏扬文化、提倡文化自信的当下,显得尤为必要。
《浙江圖書館藏名人墨跡精選》原由浙江圖書館選编,作為浙江古籍保護工程——古籍民國文獻系列出版物之一,二00九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當時按照選擇具有較高學術史料價值與藝術觀賞價值的清康雍乾嘉時期碩翠大家手跡,的原則,從浙江圖書館典藏文獻中遴選出林佶、錢陳羣、袁枚、梁同書、姚鼐、阮元等六人的手書詩稿,匯為一编,展示館藏精品,提供学界參考。
《颜真卿丛帖(第1册)》讲述颜真卿创立的“颜体”楷书,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经过了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结合的典例,使“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