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体书法自18世纪被英国的书法大师发展以来,一直因其流畅和优美而广受推崇,是社交书信、请柬和其他优雅交流中*受欢迎的书写风格。本书作者,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教师,将提供全面而又循序渐进的指导。在对圆体字短暂而又迷人的历史作一番介绍后,作者即开始深入地讲解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书写。每个字母都拆成各个笔画进行演示,讲解清晰透彻。读者还将读到关于彩色书写、正确用纸以及学习如何修版、改正与剪裁的详细介绍。此外,作者还展示如何用圆体字来写简单的段落和简短的语录或诗歌,解释信封、名片和请柬等商业用途的圆体字书写。
老友沈道榮先生在编撰了欧、褚、颜、柳诸先贤楷书字汇或辨异字典,以及隶书、草书辨异字典或手册之后,又编撰了此《全羲獻之行书草书字典》。“二王”在我国书法史上古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影响十分巨大而深远。他们的书作、特别是其行书和草书,已成为中国传统书实上的主流。然而,他们傅世的书迹、包括傅为他们所为的字迹非常丰富而纷繁,整理这些书迹是个十分繁难的工作。沈先生花费了数年的时间,从四百余帖、两万余字中遴选出出具有特色的一万余个范字。基本上概括了所能见到的“二王”有代表性的字迹,为有志学习“二王”书法的同好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沈先生正以他多年编撰字汇的经验,设置了部首和笔画等检索方法,使众多、繁乱的王字变得易於查考。
本书是作者对颜体书法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撰,是汉魏至唐代通用的童蒙识字课本。因首句为“急就奇觚与众异”,故取前二字以名篇。历史上曾有很多书法家书写过《宋克急就章卷》,最著名的是传为三国吴皇象所书者,是公认的章草范本,后世如元代赵孟烦、明代宋克均有临本传世,其中尤以宋克所临者最称精妙。此卷即为宋克于洪武三年(一三七○)所临写,纸本,纵二十点四厘米,横三百四十三点八厘米,一百六十行,两千余字。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克急就章卷》存世有多本,此卷是他四十四岁时的得意之作,虽为临作,但与皇象《宋克急就章卷》的质朴凝重不同,显得潇洒流便。此卷点画瘦劲挺拔,节奏活泼奔放,气息清新典雅,较之赵孟烦、邓文原等书家所写的《宋克急就章卷》更显生动精彩,富有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今以此卷墨迹影印出版,以飨广大书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卷选取了大量故宫珍藏拓本和民间收藏的缪荃荪艺风堂等旧藏,并有相当一部份请谷川雅夫先生选自日本清原实门所藏的善拓本并拍摄付印。为了反映拓本流传情况,均同时编入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文博单位版本以备对照。因此,如《张猛龙碑》、《爨龙颜碑》、《好大王碑》等经典所选拓本质量和印刷质量比上世纪所出《中国美术全集》等同类丛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