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电影史
    •   ( 4393 条评论 )
    • 钟大丰舒晓鸣 /2019-05-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中国电影史》 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 ¥12 ¥24 折扣:5折
    • 外国电影史
    •   ( 3233 条评论 )
    • 郑雅玲胡滨 /2019-05-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外国电影史》首先明确指出电影作为 20世纪科学技术产物的特点。书中还指出,电影的美学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作者强调了在各个历史阶段,记录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几次大的记录电影运动,对故事电影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以及各时代的流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对好莱乌电影的发展是从电影工业的发展来讨论的,这是完全准确的。另外,把前苏联早期的电影大师门,如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的电影活动归为20年代先锋主义电影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的电影史学家始终不诚实地回避这一点。

    • ¥12 ¥24 折扣:5折
    • 性与影视
    •   ( 2781 条评论 )
    • 张枫 /2011-11-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枫哥品性”丛书有6册,分为性与政治、性与军事、性与经济、性与影视、性与文学、性与艺术。每册有数十篇介绍文章,每篇配上“枫哥”短评,还有漫画、油画、电影海报等插图。张枫主编的《性与影视》是“枫哥品性”之四。 《性与影视》以若干个故事片段论述了“性”与影视方面的影响及关系。

    • ¥13.4 ¥20 折扣:6.7折
    • 法国128影视手册—新浪潮(第三版)
    •   ( 420 条评论 )
    • (法)玛丽 著,王梅 译 /2014-08-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米歇尔·玛丽的《新浪潮(第3版)》是对新浪潮运动进程叙述客观,概括准确,考据详细的专业著作。堪称电影流派研究范本。 全书从新浪潮的发起开始,极为详细地讲述了整个新浪潮运动的发展历程,为新浪潮运动作出准确定义,并详细介绍与分析了新浪潮导演、编剧,制片人、技术人员、演员在这次划时代的电影运动中的推动作用,后为新浪潮运动所引发的新一轮美学革命的国际影响作出客观总结。区别于其他描述新浪潮的著作,本书对新浪潮电影的影片分析很少,着重于讲述新浪潮的发展历史,考据极为详实,理论分析相当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

    • ¥11 ¥22 折扣:5折
    • 西方电影史概论
    •   ( 139 条评论 )
    • 邵牧君 著 /1982-06-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西方电影史概论》的主要内容是:这不是一本电影史。作者只是对西方电影史上的某些问题作了些十分肤浅的论述,或者说,只是就怎样看待西方电影史的问题谈了些不成熟的看法。对于不熟悉西方电影史的读者来说,这本小书也许能起一点增长知识的作用。我们读西方的一些电影史著作时,由于其中提到的影片作者们绝大部分都未看过,而那些作者们又往往是在假定读者已经熟悉这些影片的前提下写他们的书的,所以容易愈读愈糊涂,不能完卷。作者这本小书可能没有这个毛病,一是作者自己吃过读那种书的苦头,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尽量介绍背景材料,不讲没头没脑的话。

    • ¥15 ¥30 折扣:5折
    • 法国128影视手册—法国电影简史(第二版)
    •   ( 216 条评论 )
    • (法)让科拉 著,巫明明 译 /2014-08-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法国电影简史(第2版)》是对一个多世纪的法国电影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称得上是精炼的法国电影史。 书中涵盖了电影从草创之初直至进入21世纪成为娱乐龙头产业这一百多年在法国的发展历程,从卢米埃尔的电影放映机开始,记述了法国电影的萌芽与兴盛,跨越了默片时期、二战时期、新浪潮和新浪潮之后,以及新世纪前十年等时间段;探讨了法国独特的喜剧电影和惊悚电影,描述了法国电影如何在遭受经济危机后重建,带领读者了解法国电影发展脉络的同时也轻松掌握了法国电影各阶段的艺术特色;并对话了作家,演员和音乐人,重温了电影与电影人的银幕往事。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划分五部分,为读者提供了简明直接的视角,书后还附有法国出版电影专业书籍的目录。 作者让-皮埃尔·让科拉,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法国电影史学家、理论家。

    • ¥10 ¥20 折扣:5折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   ( 1830 条评论 )
    • 黄会林 等著 /2006-04-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表明:影视虽然属于典型的舶来品,但是,中国影视并不是欧美影视的翻译版,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然而美学与艺术却有明确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视艺术输入中国的历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它应当具有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宽厚的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异域文化、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历史。吸收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取代我们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为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吸收必须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为支点,寻求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通过异域文化激活本

    • ¥17.1 ¥24 折扣:7.1折
    • 世界电影经典解读
    •   ( 608 条评论 )
    • 周文 著 /2009-03-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本书主要对《罗生门》、《精神病患者》、《邦尼与克莱德》、《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上帝也疯狂》、《死亡诗社》、《阿甘正传》、《毕业生》、《低俗小说》、《大话西游》、《毒太阳》、《花火》、《地下》、《无人地带》、《春去春又来》等二十余部电影进行了有关解读与分析。 电影经典解读,解读影片与导演、解读自己;解读主题、人物、形式,风格、镜头、技巧;解读社会、人生、宇宙。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电影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不过,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仅仅一百余年时间,它已享有了自己的辉煌,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批优秀的电影人创造了许多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已成为我们人类绚丽多彩的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对世界经典电影的分析、解读。

    • ¥16 ¥32 折扣:5折
    •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 克里斯汀汤普森(Kr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正版
    •   ( 5 条评论 )
    • (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 克里斯汀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电影艺术》第版面世于年,此后历经七次修订,早已成为电影学领域公认的标尺性著作。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做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 ¥19 ¥91.37 折扣:2.1折
    • 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   ( 0 条评论 )
    • 雨果明斯特伯格 /2024-12-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是一本关于电影的心理学研究著作,探讨了电影对观众的心理影响和感知,其核心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电影是一门艺术。 《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是历史上首本研究电影理论的图书,作者也成为第1个把心理学原则应用于电影研究的学者。

    • ¥20 ¥40 折扣:5折
    • 电影美学(世界电影理论名著译丛系列)
    •   ( 45 条评论 )
    • [匈] 巴拉兹·贝拉 著 /2003-09-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美学》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 贝拉的重要著作。作为电影美学理论的大家之说,这《电影美学》在电影理论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电影美学》核心内容是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来探讨电影艺术本性。书中关于无声电影艺术经验的总结,关于有声电影的功过和电影艺术的三大特点等论述,至今仍被电影研究家广泛引用。

    • ¥20 ¥40 折扣:5折
    • 电影学院020:编剧的核心技巧 (修订版)电影编剧入门书籍
    •   ( 3749 条评论 )
    • (美)尼尔D克思Neill D. Hicks) 著 廖澺苍后浪 /2016-0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书作者为资深编剧、美国多所学校编剧课程教师,他以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为基础, 提出审视故事构想、理顺银幕故事脉络的十要素 ,教读者循序渐进,实现叙事上的合理与完整;他主张从编剧角度、 以编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 , 讨论故事的类型 ,使创作者自剧本写作之初就能够对剧本方向有清晰的思考与把握;他探讨故事的角色和动机,致力于保证剧本 从故事的原始驱动力到文本呈现均保持合理、周详又独特 。本书语言幽默,充满智慧,是 影视剧本写作入门***之书 。

    • ¥19.8 ¥29.8 折扣:6.6折
    • 好莱坞这样讲故事
    •   ( 124 条评论 )
    • 张丽 王雷 /2016-11-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 学习 好莱坞模式 ,有助于提高讲好故事的技巧和能力,可为下一步做好国产动画工作带来有益启发。 经国家外专局批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国际司共同组团的动画专业创作人员培训团于 2015年11月29日 至 12月19日 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培训团成员以一线动画编剧、导演为主体,涵盖了动画管理、编播、项目运营和教学研究等动画创作上下游主要领域。培训采取课堂授课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学习了解了以迪士尼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动画创作方法和产业运营经验,对 好莱坞模式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会了讲好故事的技巧和能力,也给我们下一步做好国产动画工作带来有益启发。 培训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

    • ¥15 ¥30 折扣:5折
    • 影片分析透视手册
    •   ( 468 条评论 )
    • 张会军陈浥王鸿海 /2017-08-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本书主编张会军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教授.陈浥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教授,王鸿海是美术系主任、教授。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专业基础课《影片分析》课程的教材,其中有关于《影片分析》的详细教程。书中以影片摄影造型为主要论述,同时有侧重地选择了一些电影理论分析。全书选片独特,并系统从电影制作专业角度分析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十六部。 《影片分析》课程已经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门经典课程,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对相关大学影视专业、传播专业、文科专业的学生学习电影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一本很有价值的电影专业教科书。

    • ¥14 ¥28 折扣:5折
    • 上镜:别慌,镜头没那么可怕
    •   ( 130 条评论 )
    • 安德里亚·莫里斯 /2022-01-1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讲述 如何在镜头前表演 的实用表演教学指南。镜头前表演指的是以摄影机(镜头)作为录制表演的工具,呈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表演。作者根据亲身经验和心理学、行为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微表情、情绪基调、自然冲动、声音、身体等方面,分享实用性极强的表演技巧,指导演员如何在镜头前表演会更自然、更自信、更 上镜 ,从而创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 ¥18 ¥36 折扣:5折
    • 成为编剧
    •   ( 132 条评论 )
    • 珍妮特·耐普瑞斯 著;秦娜 译 /2017-09-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成为编剧》主要内容包括致谢,简介,成功剧作家的12个习惯,自己的空间,写作创作中的50问,人物形象,对话:人物和我们交谈的方式,地点:剧本创作的手段,结局,改写,日记,剧作《小代表团》的形成:从北京到家,从事实和虚构中改编,剧本写作的行为准则:我所知道的事实,批评,剧作家的教育,他们告诉我的:写作的建议和其他不足,成为一名剧作家。

    • ¥19 ¥38 折扣:5折
    • 影视编导实训教程
    •   ( 169 条评论 )
    • 吴三军 著 /2014-04-0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吴三军主编的《影视编导实训教程》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部分为前期制作篇;第二部分为后期制作篇,第三部分为节目解析篇。 前期制作篇主要介绍有关选题策划、脚本撰写以及与摄影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镜头、构图、色彩等要点。后期制作篇则更多地与剪辑工作相关。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安排看似有跑偏至摄影或剪辑教材之嫌。 节目解析篇是将编导实训放在某个类型片种的整体范畴之中加以考量,告诉编导如何整合选题创意、摄影剪辑、文字解说等构成元素,后汇聚成片。在对节目类型的选择上,我们主要以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和电视宣传片为代表进行介绍。前者偏重新闻纪实,而后者偏重艺术创意。 《影视编导实训教程》后还附有若干附录,皆为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亲身积累的一些创作体验、实验设计等。这些感性十足且源自

    • ¥16 ¥3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