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北京人艺演员谈表演
    •   ( 193 条评论 )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2022-06-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殿堂,在2022年迎来了建院70周年。70年来,北京人艺走过了一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艺术道路,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剧目,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编剧、导演、表演艺术家与舞美艺术家,形成了北京人艺鲜明的特色和宝贵的艺术传统。在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之际。推出本书,既表达对献身话剧艺术家的崇高敬意,也为戏剧表演者及从事表演的爱好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更为话剧表演艺术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该书记录了16位表演艺术家的访谈,他们有老一辈的艺术家,如于是之,英若诚,蓝天野等,也有当红艺术家,如濮存昕,冯远征,徐帆等,通过他们多年的演艺生涯及人生感悟,向读者展示了北京人艺70年的辉煌和灿烂。

    • ¥49 ¥98 折扣:5折
    • 初期职业话剧史料(民国早期戏剧文献书系二)
    •   ( 74 条评论 )
    • 朱双云 原著 赵骥 校勘 /2015-04-20/ 文汇出版社
    • 朱双云1942年在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的《初期职业话剧史料》,是我国*早的一本有关职业话剧团体演出的史料文献,出版至今,未曾再版过,是今天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早期职业话剧史料。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原书破损严重,本次出版利用各图书馆的馆藏,对全书进行了刊误和史料的补订,重新予以校点,使全书完整的面貌得以保存。

    • ¥13 ¥26 折扣:5折
    • 延安时期的戏剧活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 69 条评论 )
    • 惠雁冰 著 /2022-03-01/ 人民出版社
    • 书稿在系统梳理晚清以来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延安时期的戏剧活动做了整体论述,重点考察了延安时期戏剧发展的历史过程、重要收获、可贵经验及当代影响,在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展现出延安时期戏剧活动的重要价值,在经验和省思两个维度上揭示了延安时期戏剧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时间轴为线索,论析了自晚清到20世纪30年代四个历史片段下的戏剧改良运动,探究了延安时期戏剧活动发生的历史动因,以及各个历史片段之间的内在关系。阐述了延安时期戏剧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对其中的分段问题、大戏热问题、两种戏改路向问题,以及1943年后出现的两个典型事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呈现了延安时期戏剧社团活动的概貌,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与鲁艺实验剧团为个案,揭示出延安时期戏剧发展过程中“普及”与“提高”的双重合奏。以戏剧理

    • ¥45 ¥90 折扣:5折
    • 中国话剧艺术剧场演出史1907-1949(全六卷)
    •   ( 73 条评论 )
    • 张殷 牛根富 /2021-04-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一部完整记录从话剧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剧场艺术发展进程的演出史。 还原真实演出现场,撷取珍贵演出评论,钩沉详实剧目内容。 填补影像资料空缺的的50年中国现代剧场演出实况。 重现那些过去了的剧场时光碎影,重温中国话剧艺术家们的生死誓言与行动。 著名戏剧理论家谭霈生先生作序 全六卷倾力呈现。

    • ¥490 ¥980 折扣:5折
    • 插图中国话剧史 郭富民 济南出版社【放心购买】
    •   ( 2 条评论 )
    • 郭富民 著 /2003-08-01/ 济南出版社
    • 艺术作品,最能鼓荡人心的是戏剧;现代戏剧的主流是话剧。话剧跟中国社会有什么关系?话剧跟普通人生有什么关系?话剧是如何植入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它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光鲜可爱、怪诞生猛之处,有什么秘而不宣的制作秘笈,使它能在过去对中国社会人生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现在能对知识精英阶层提供源原不断的创造灵感,对文化大众产生持久的艺术魅力。并使普通民众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一睹为快?作者带着这些疑问在中央戏剧学院修习多年,执教多年,自以为有所领悟、于是发而为文,写了此书。为使阅读赏心悦目,特意配图数百幅。读书少的看图,读书多的看字,读书不多不少的图文并茂看,不亦乐乎。 该书将重要事件、人物、代表性作品融为一体,全方位审视中国话剧史的发展进程,史论结合,图文并茂,表达了作者个性

    • ¥44.64 ¥99.28 折扣:4.5折
    • 中国话剧艺术舞台演出史纲
    •   ( 226 条评论 )
    • 张殷 编著 /2008-05-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戏剧史”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上海时事京戏与时装新戏、中国早期话剧正式登场、上海通鉴学校及春阳社、现代话剧观念在实践中确立、张彭春及其导演艺术、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作品、剧场艺术等内容。 这部教材《中国话剧艺术舞台演出史纲》倒正是让人期盼一读的书。 其一,凡是写“演出史”的人大都把戏剧演出当成戏剧的完整成果,而写“戏剧文学史”的作者常常有意无意地把完整的脚本当成了戏剧的完整成果,这种看法当然不那么准确。 其二,本书确实涉及了话剧演出内部诸多门类,甚至包括了对话剧教育的阐述,话剧理论概貌的介绍,知识的信息量比较大,当然给学生阅读就更好。 其三,编排体例十分有趣多彩。每章后面附有“阅读参考”,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剧本和论文片段,还附有

    • ¥18 ¥36 折扣:5折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 田本相,宋宝珍 辽宁教育出版社【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田本相,宋宝珍 著 /2013-08-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了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作了一次历史的总结。

    • ¥137.93 ¥285.86 折扣:4.8折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 田本相 宋宝珍 辽宁教育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田本相,宋宝珍 著 /2013-08-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了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作了一次历史的总结。

    • ¥137.93 ¥285.86 折扣:4.8折
    • 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 张彭春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 人民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 /2009-09-01/ 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初,话剧艺术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传入中国,一是由春柳社从日本移植到上海,二是由南开新剧团从欧美移植到天津。两条渠道,汇合成中国早期的话剧艺术。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天津这条渠道被忽略,周恩来总理生前指出,写话剧史不能“重南轻北”。 2009年是南开话剧活动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主持编纂了《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本书试图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选辑专家学者的文章和研究成果,还原中国话剧史的本来面目,探讨话剧活动在南开教育理念中的功能与位置,呼唤践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加紧培育高素质的人才。 全书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融激情关注与理性思考于一体,让读者感受到研究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具有温故促新的传播效应。

    • ¥43 ¥104 折扣:4.1折
    • 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 上海图书馆 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上海图书馆 编 /2008-01-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国话剧诞生于20世纪初的大变革时代,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性。中国话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里有着多样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切的关怀。今天,话剧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影响力。 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话剧史的专著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上海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组织历史文献中心“上海年华”项目组成员,从大量馆藏历史原照、近代出版的书籍、期刊、报纸以及戏剧说明书等文献中选取500多张与中国话剧相关的历史照片,进行系统的编辑、整理和研究,推出了《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一书。本书涉及范围从19世纪晚期话剧萌芽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近百年。全书共分三部分,分

    • ¥40 ¥87 折扣:4.6折
    • 中国话剧史【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王卫国,宋宝珍,张耀杰 著 /1998-0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记述中国话剧近百年的发展历史,阐述话剧从外来的艺术形式到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我国民族文化的历程。书中留下了开拓者艰难跋涉的足迹,和他们为时代的进步,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创造的辉煌成就。书中也总结了值得记取的历史经验。本书具有的学术价值,同时简洁通俗,易读易懂。

    • ¥77 ¥171.1 折扣:4.5折
    • 戏剧内外:中国话剧的接受研究
    •   ( 2 条评论 )
    • 陈军 /2023-11-18/ 中国戏剧
    •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关于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心得结晶,内容涉及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现状,学术史意义,话剧接受研究的理念、方法与路径,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三个主体及其场域关系、话剧接受研究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等相关理论问题思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戏剧学”,力求推进和深化西方接受美学研究,等等,书中用一定篇幅有意选取一些个案进行实证研究,诸如“第四种剧本”的接受、《茶馆》在国外演出的接受、后戏剧剧场的接受,等等,尤其是对中国当代话剧接受研究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和思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戏剧学”,不是从接受美学的理

    • ¥60.72 ¥138 折扣:4.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