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听声 耳畔苏州· 昆曲
    •   ( 803 条评论 )
    • 韩光浩 著 /2014-12-01/ 古吴轩出版社
    • 昆曲不是一种柔美小技,也不单单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范式、戏中*、曲中之神,昆曲格律之中正,运气吐字之松沉,曲牌结构、舞台魅力和音乐节奏之中庸圆融,都可以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作者用优美简洁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昆曲从诞生在江南的命中注定到六百年的昆曲梦娓娓道来。在书中,昆曲不再是高冷难懂的阳春白雪,而是魏良辅的昆山腔、梁辰鱼的《浣纱记》,是沈璟的“吴江派”、汤显祖的“临川派”、《牡丹亭》,是传奇里的故国旧家,是行当、唱功、做功、舞美这些美好的名词……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在水磨调里慢慢沉醉吧

    • ¥18 ¥36 折扣:5折
    • 粤剧金曲精选(第六辑)
    •   ( 221 条评论 )
    • 黄鹤鸣 选编 /2009-02-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粤剧金曲精选》是从已公开发行的唱片、录音带、CD碟、VCD碟中精选出唱腔优美、流行广泛、群众喜欢的粤曲逐一进行记谱整理,分成若干辑出版的。每辑二十首,分平喉子喉对唱、平喉独唱和子喉独唱三个部分,展现了各种唱腔流派和各个名家的唱腔特色。本书为第六辑。

    • ¥15.2 ¥25 折扣:6.1折
    • 中国戏剧史
    •   ( 533 条评论 )
    • 徐慕云 著 /2011-09-01/ 东方出版中心
    • 《中国戏剧史(艺术类)/中国文库》编著者徐慕云。 《中国戏剧史》堪称为我国部完备的戏剧史,叙述了起自周秦时代的优伶,迄于民国以来的“花部”和话剧。《中国戏剧史》理顺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问题,将中国的传统戏曲纳为中国戏剧的一个部分,拓宽了戏剧的外延。《中国戏剧史》非常重视戏剧的演出实践,从临场表演着眼,专门叙述了角色、场面、后台等,读来缤纷多彩,美不胜收。 中国自有戏剧以来,已三千佘年矣。其历史虽若是悠久,但迄今仍无一有系统有条理之记载,未免为发扬戏剧及沟通文化之障碍。封建时代每视戏剧为娱乐品,故国人恒目娼优隶卒为卑贱者流,而以习梨园行者为可耻之事;纵有文入学士欲治剧史,终恐被人讥为雕虫小技,不登大雅,遂均望望然去之,不肯冒然问津。今则时代迥异,潮流趋新,稍具世界眼光

    • ¥18 ¥27 折扣:6.7折
    • 粤剧金曲精选(第八辑)
    •   ( 244 条评论 )
    • 黄鹤鸣 选编 /2009-02-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本书是从已公开发行的唱片、录音带、CD碟、VCD碟中精选出唱腔优美、流行广泛、群众喜欢的粤曲逐一进行记谱整理,分成若干辑出版的。每辑二十首,分平喉子喉对唱、平喉独唱和子喉独唱三个部分,展现了各种唱腔流派和各个名家的唱腔特色。这本书作为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粤剧团和南宁市老年大学的教材,对于广大粤曲爱好者依谱自行学唱粤曲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 ¥16.8 ¥25 折扣:6.7折
    • 粤剧金曲精选(第十辑)
    •   ( 231 条评论 )
    • 黄鹤鸣 选编 /2009-12-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本书是从已公开发行的唱片、录音带、CD碟、VCD碟中精选出唱腔优美、流行广泛、群众喜欢的粤曲逐一进行记谱整理,分成若干辑出版的。每辑二十首,分平喉子喉对唱、平喉独唱和子喉独唱三个部分,展现了各种唱腔流派和各个名家的唱腔特色。这本书作为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粤剧团和南宁市老年大学的教材,对于广大粤曲爱好者依谱自行学唱粤曲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 ¥15.2 ¥25 折扣:6.1折
    • 粤剧金曲精选(第九辑)
    •   ( 226 条评论 )
    • 黄鹤鸣 选编 /2009-02-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粤剧金曲精选乐谱对照》是从已公开发行的唱片、录音带、CD碟、VCD碟中精选出唱腔优美、流行广泛、群众喜欢的粤曲逐一进行记谱整理,分成若干辑出版的。每辑二十首,分平喉子喉对唱、平喉独唱和子喉独唱三个部分,展现了各种唱腔流派和各个名家的唱腔特色。这本书作为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粤剧团和南宁市老年大学的教材,对于广大粤曲爱好者依谱自行学唱粤曲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本书为第9辑。

    • ¥15.2 ¥25 折扣:6.1折
    • 十番音乐(福州)(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
    •   ( 43 条评论 )
    • 黄忠钊 著 /2019-03-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十番音乐(福州)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 概述 曲谱 代表性乐班 代表性乐人简介 特色乐器图 特色乐器与乐队演奏图 六大部分。书的内容较为代表性地展现了福州地区的十番音乐特色,同时,还涵盖了南平、宁德、三明部分县市的十番音乐内容,较为典型地完成对该传统民族音乐的展现与分析。

    • ¥20 ¥40 折扣:5折
    • 戏剧小品剧作教程
    •   ( 373 条评论 )
    • 孙祖平 /1970-01-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戏剧小品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观赏小品、创作小品、研究小品、关怀小品,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戏剧小品剧作教程》是“上海戏剧学院规划建设教材”之一,主要介绍了戏剧小品的历史、构造特征、结构模式、形象造型、意蕴内涵、审美途径、样式类别等内容。

    • ¥17.5 ¥35.8 折扣:4.9折
    • 沪剧史话
    •   ( 79 条评论 )
    • 胡晓军 褚伯承 /2016-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为上海原生的、独特的剧种,沪剧在当代应得到更多的珍惜、更大的呵护、更好的发展,因为它承载着上海的方言、上海的民俗、上海的艺术乃至上海人的情感与精神,并将继续以戏剧、以艺术、以文化的形式记载上海的未来。作者不仅对沪剧发展史上的艺术家及作品有生动的介绍,对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诸多沪剧表演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也做了全面和认真的评介。

    • ¥16.6 ¥25 折扣:6.6折
    • 川剧史话
    •   ( 156 条评论 )
    • 杜建华 王屹飞 /2016-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川剧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的地方剧种,它囊括了中国戏曲的高腔、皮黄、梆子、昆腔以及灯调五大声腔体系,积累了数以千计的剧目,表演艺术丰富多彩,堪称巴蜀文化的优秀代表。本书是一部关于川剧历史的通俗读本,作者谙熟川剧艺术及其变迁,以流畅的文笔、翔实的史料阐释了川剧的诞生和长成,对声腔音乐、行当特征、作家作品、著名演员等都有生动的叙述。

    • ¥16.6 ¥25 折扣:6.6折
    • 赣剧史话
    •   ( 76 条评论 )
    • 陈汝陶 /2016-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赣剧是江西省*代表性的地方大戏剧种,被称为江西的 省剧 。其渊源可追溯到元末明初的弋阳腔,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本书对赣剧的历史渊源、各种声腔及其传统剧目、表演特点等逐一做了介绍,文字清新流畅,兼具史料性、知识性,在介绍到当代一些著名赣剧艺术家时,既记述了他们的主要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又穿插了一些轶闻趣事,有很强的可读性。

    • ¥14.2 ¥25 折扣:5.7折
    • 彭派流芳-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逝世三十周年纪念集
    •   ( 8 条评论 )
    • 范晓明 /2015-0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是彭俐侬老师之子范晓明负责编辑,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出版,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保护项目工作开展的保护工作之一。全书共分“彭派流芳”、“师友情深”、“彭门桃李”、“亲情一缕”、“彭俐侬遗作”五个部分。书中收录了诸多名家的诗词、理论研究、回忆文章、彭俐侬老师生前口述等。反映了他们对彭俐侬的高度评价与真挚感情,特别是彭俐侬老师的表演经验谈,是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弥足珍贵。本书的出版,表达了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湘剧人对彭俐侬老师景仰和缅怀之情。为弘扬传统戏曲艺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17.1 ¥30 折扣:5.7折
    • 插图本中国戏剧史 叶长海,张福海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叶长海,张福海 著 /2004-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的戏剧源远流长,是一门集文学、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可谓独树一帜。中国戏剧到宋元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直到清代京剧的形式,到达一个高峰,京剧也成了中国戏剧的代表。本书用大量珍贵的图片展示了中国戏剧发展演变的生动画面,并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概括了中国戏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人们对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全面了解。

    • ¥15 ¥89.37 折扣:1.7折
    • 豫剧
    •   ( 13 条评论 )
    • 余芬兰王长印 著 /2013-01-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豫剧》选取了豫剧这个优秀传统艺术形式,力求表现其艺术的精髓,展现其经过成百上千年选择与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艺术的特质呈现给广大读者,更希望通过它让世界对中国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推动我们传统文化艺术走向另一个*。

    • ¥13.6 ¥19.8 折扣:6.9折
    • 潮剧史话
    •   ( 100 条评论 )
    • 沈湘渠 /2016-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潮剧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宋元南戏的一支,诞生于古潮州,曾有潮泉调、潮腔、潮调、潮音戏、潮州戏和潮州白字戏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统称潮剧。《潮剧史话》以生动流畅的文字,讲述了潮剧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代表性剧目和突出人物等,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潮剧这个地方小剧种的巨大变化和长足发展,清晰地勾勒出了其贴近观众,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壮大自己的艺术品格。

    • ¥16.6 ¥25 折扣:6.6折
    • 婺剧高腔考
    •   ( 1 条评论 )
    • 叶开沅张世尧 著 /2004-02-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古典戏曲的研究现在似乎还停留在文人著作范围方面,对于民间戏曲注意得很是不够。一般中国文学史或戏曲史,一谈到戏曲,宋元戏文还有专章谈到,到了明朝,便几乎只谈到文人著作了。、大家所重视的,常只是汤显祖、李玉等人。《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用昆曲新腔来唱,文学史上也特提一笔,说这是昆曲改革的开始。但是,对于明代的民间戏曲就忽略了。换句话说,我们的目光还只是看到文人书斋里的写作,对于舞台上演出的、活跃的戏本是漠视的;还只是看到一些官宦和知识分子的作品,对于艺人或小市民的戏曲创作是不大看得起的。这样,就不能了解到解放后一些较古老剧种改编演出的一些戏的渊源,似乎割断了历史的联系,不能古为今用。例如,我们常看到的赣剧的《珍珠记》、婺剧的《槐荫树》、昆剧的《访友》、徽剧的《磨房相会》、绍剧的《

    • ¥13 ¥26 折扣:5折
    • 情探——川剧经典剧目访谈记
    •   ( 49 条评论 )
    • 孟蔚红 著 /2013-11-01/ 商务印书馆
    • 《情探:川剧经典剧目访谈记》选取了川剧具有代表性的18出经典剧目,通过采访这些戏的演员、与演出相关的音乐、舞美等创作人员及其研究者,结合资料、史料,还原每一出戏的来源、形成、发展直至后成为经典的轨迹。它们凝聚了川剧在文学、表演、音乐等等方面的灿烂成就,同时在这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上,更留下了时代波诡云谲的影像,伴随着一代代川剧人悲欢离合的命运浮沉。每篇文章配有讲述者的照片和相关史料图片。这是一本川剧艺术的通俗读物,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可读性较强。也是近现代川剧的一本口述史。

    • ¥18.4 ¥27.5 折扣:6.7折
    • 黄梅戏
    •   ( 22 条评论 )
    • 朱南靖 编著 /2013-01-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保护与推广的目的,《黄梅戏》选取了黄梅戏这个优秀传统艺术形式,力求表现其艺术的精髓,展现其经过成百上千年选择与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艺术的特质呈现给广大读者,更希望通过它让世界对中国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推动我们传统文化艺术走向另一个*。

    • ¥13.6 ¥19.8 折扣:6.9折
    •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粤剧
    •   ( 7 条评论 )
    • 蔡孝本 编著 /2008-10-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在河网交错、美丽富庶的珠江三角洲,鱼肥蔗壮,果硕粮丰,从桑基鱼塘到晒场谷堆,从蕉林茅舍到古榕船,到处缭绕着热情如火、清雅典丽的粤曲声韵。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南国红豆,姹紫嫣红,粤剧艺术,源远流长。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粤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对粤剧艺术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该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青少年朋友和粤剧爱好者了解和学习粤剧艺术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17.8 ¥27.5 折扣:6.5折
    • 评剧
    •   ( 14 条评论 )
    • 吴迪王长印 编著 /2013-01-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评剧》选取了评剧这个优秀传统艺术形式,力求表现其艺术的精髓,展现其经过成百上千年选择与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艺术的特质呈现给广大读者,更希望通过它让世界对中国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推动我们传统文化艺术走向另一个*。

    • ¥11.3 ¥19.8 折扣:5.7折
    • 晚明苏州剧坛研究
    •   ( 22 条评论 )
    • 刘召明 著 /2007-12-01/ 齐鲁书社
    • 中国戏剧繁荣的时期在晚明,晚明戏剧繁荣的地区在江南,江南戏剧繁荣的中心在苏州。 剧坛的研究,难免要做断代的考察和地域的观照。而地域的切割和历史的截流,又容易带来整体性的丧失。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把共时性研究和历史性研究结合起来,在整体中解释地域性成就,在连续中呈现阶段性特征,以便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全面,也更符合历史发展的真相。

    • ¥15.9 ¥28 折扣:5.7折
    • 黄梅戏唱腔欣赏(附CD光盘一张)/中国戏曲音乐欣赏丛书
    •   ( 2 条评论 )
    • 时白林 编著 /2001-05-01/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决定出版一大产《中国戏曲音乐欣赏丛书》,《黄梅戏唱腔欣赏》荣幸地被列入該丛书的首批出版计划中,并委约我执笔,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从事多年音乐创作和理论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一个艺术品种持续健康地发展、繁荣下去,为人民大众编写一些普及、系统的通俗读物是*不可缺少。书虽然通俗,但质量一定要予以保证。 本书之所以把黄梅戏的传统型歌舞剧《打猎草》选进来,因为考虑到:黄梅戏的很多曲调都是源于民歌、山歌、小調和歌舞,《打猪草》就保留了非常浓郁的民间歌舞特色。早在1952年《打猪草》在上海公演时,音乐大师贺绿汀和著名戏剧家张拓都曾在报上著文称赞,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之后,全国很多文艺团体都先后专程到安徽学习《打猪草》。上海和安徽的文艺出版都出版过該戏的剧本和曲谱。这个

    • ¥18.9 ¥24 折扣:7.9折
    • 扬剧史话
    •   ( 38 条评论 )
    • 韦明铧 /2015-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扬剧是江淮大地上的一朵戏曲奇葩。她起源于三百年前的扬州乱弹,然后吸收了扬州香火戏粗犷的风格和扬州花鼓戏欢快的情调,又大量采纳了历史悠久的扬州清曲的百余支曲调,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今天的扬剧。她把清代花雅相争时代的花部遗响,以及苏北农村傩戏的宗教仪式、扬州市井小曲的调笑风格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喜剧为基本特色,以生、旦、丑配合表演为基本形式的地方剧种。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扬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16.8 ¥25 折扣:6.7折
    •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评剧
    •   ( 8 条评论 )
    • 张燕鹰 著 /2008-10-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评剧产生于河北省东部,是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的戏曲剧种。评剧由流行于河北农村的蓬花落(站唱)与东北的二人转(走唱)结合形成的。初称作“平腔梆子戏”。后来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又有“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在民间则习惯称为“蹦蹦戏”或“落子戏”。一九一二五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这一名称。曾培养出月明珠、小白玉霜、新凤霞、谷文月、赵丽蓉等知名艺术家。该书将以评剧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故事线索,引领广大读者去领略评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 ¥17.2 ¥26.5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