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赵燕侠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名剧为主线,全面展现诸京剧大师的人生经历、该剧剧本的编写及修改过程、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服饰道具、演出盛况,并深入分析剧目的唱腔艺术、思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在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代表性作用等。本丛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演出剧照。比如,舞台摄影的照片,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方式,记录与还原京剧舞台演出实况,用丰富的摄影语言展现京剧的优雅与美丽。而影棚摄影的照片,包括了每一剧目的主演、当红京剧名角,既展现京剧服饰之华美、化妆之精细、演员表演技艺之纯熟,也体现出摄影中光影的语言。
本教材是为大学通识课程而编写的,选择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希腊罗马悲剧和喜剧。前四个单元是古希腊时期的,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的《阿加门农》、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以及阿里斯多芬的《鸟》;后两个单元是古罗马时期的作品:塞内加的《美狄亚》和普劳图斯的《金坛子》。
本书介绍了即兴戏剧的历史、分类、规则,详细阐述了81个代表性的即兴游戏,以及8种即兴长剧形式,进而阐述了即兴戏剧进阶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分享了即兴戏剧演出的实用指南,介绍了即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深入学习即兴戏剧的资源和指向。 本书适用于即兴团体、编剧、导演、演员、戏剧工作者及爱好者,以及在创意、教育、咨询、企业培训、心理治疗和社区等领域工作的广大从业者。
从昆曲源远流长的春夏秋冬到古往今来的经典剧目,从生旦净末丑五大角色的星云流变到曲谱声律的舞台表演, 600年来昆曲史上的风云盛事都在书中条分缕析地尽情展示。该书最后部分更见功力,中国昆剧史上所有大事无不一一记载。全书不仅内容细致、深入,全面而系统,具有严肃的学术性,而且文字清新流畅,又配以800多张精彩图片,使其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极深厚的艺术感染力。书中许多老照片都是次面世。陈砚秋、俞振飞以及继字辈、传字辈等众多名家大师的风采神韵都可由此窥视。弥足珍贵的是,该书收录了如明代万历年间汤显祖在世时的《牡丹亭》木刻版珍本,清李翥冈抄本《昆剧全目》(同治内廷本)这样的海内孤本,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另外,为便于外国朋友了解、欣赏中国昆曲,该书每部分还辅以简洁的中英文提要。
喜剧难写,喜剧能学吗?天生有幽默感,才能吃这碗饭吗? 5分钟一个梗,10分钟一场误会,就是喜剧吗? 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喜剧教父卡普兰,要破除诸如此类迷思,将整个职业生涯摸索出来的创作经验、对喜剧原理的深刻理解,以诙谐睿智的笔调一一道来,可谓身负绝学却毫不藏私。他提炼出一击即中的喜剧创作核心公式和8个行之有“笑”的秘密武器,通过细致剖析《宋飞正传》《老友记》《土拨鼠之日》《安妮·霍尔》等热门作品的经典桥段,厘清喜剧中独特的情感动作逻辑、人物关系和发展源流,展示一场戏为什么好笑、哪些笑料管用、哪些段子尴尬失效,并结合实战,讲解如何才能排查、修改不起作用的场景和台词。 同时,卡普兰更犀利点明了欢笑之下隐藏的生活真相,这或许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性,更有元气地面对身处的世界。
《艺术正义及相关问题》作者围绕戏剧中的“艺术正义”进行理论论证,用13个实例剖析阐述,形成13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内容涉及中外,延展古今。不是单一地就艺术论艺术,跨学科、跨地域地引用、论证,用艺术研究、哲学理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全面剖析、论证。
《中国越剧戏目考》共收集越剧戏目达1700余个,50多万字,并配上彩色剧照百余幅。这些戏目中既有越剧史上早期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竺水招、陆锦花等主演的《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春香传》、《孔雀东南飞》、《白蛇传》、《盘夫索夫》、《碧玉簪》、《珍珠塔》、《血手印》、《屈原》、《玉堂春》、《玉蜻蜓》、《打金枝》、《柳毅传书》、《卖油郎》、《珍珠塔》等,也有后期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吴凤花、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陶琪、章瑞红、王志萍、董柯娣、谢群英、箫雅等主演的《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沙漠王子》、《舞台姐妹》、《莫愁女》、《盘妻索妻》、《梅龙镇》、《陆文龙》、《何文秀》、《虞美人》、《荣华梦》、《北
《成都川剧鉴赏》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川剧文化传播画册,内容包括部分,分别为“古老艺术”、“戏如人生”、“四海戏缘”及“成都川剧文化地图”。其中,“古老艺术”部分,简要介绍川剧艺术的历史、行当、唱腔、绝技绝活、经典剧目;“戏如人生”部分,介绍川剧艺术的戏装、化妆、脸谱及典型角色的塑造等信息;“四海戏缘”部分,展示古老的川剧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新面貌、新发展及未来展望,还有国际化传播的情况;“成都川剧文化地图”,则是以手绘地图的形式,向读者直观展现成都市内的川剧艺术院团、演出场所、文博研究及教育机构等信息。
戏台是一个折射大干世界的大窗口,将世间数不尽的离合、纷争与恩怨是非摄人其中。但台上的戏并非现实世界的实录,而是反映人心,表现戏中人的内心世界,把他们的酸甜苦辣变成观众的五味杂陈,同时把观众的梦想化为戏中人的梦想。 在《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中,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我国古代戏曲剧种、戏曲文学和戏曲舞台艺术发展的情况介绍给读者,并试图通过戏曲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今天,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新媒体席卷社会的形势下,人们对艺术形式的鉴赏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戏曲,在当下的传播和传承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笔者试图探索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宽推广戏曲的渠道,希望
当学生进入大学时代之后,生活将变得与以往不同,各种困惑和烦恼也会接踵而至。例如,大学生们会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可能因丧失生活目标而茫然不知所措,渴望获得友谊却始终感到孤独,鼓起勇气追求但被所爱之人拒绝,也可能内心充满压力却无处排忧解烦……当面对成长中的诸多烦恼时,大学生应该在心理上做好怎样的准备来面对和解决这些困扰和问题呢? 这本书中所展现的故事,正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真正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精彩的故事,帮助大学生适应现阶段的学生角色,帮助他们化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忧愁,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应对现在和未来人生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成就更加的自己。
本书对戏剧的一般论述、题材主题、情境冲突、故事情节、结构布局、人物塑造、台词语言、种类体裁8个方面进行介绍。
《少儿戏剧表演/超学科素质教育丛书》是对桐盟教育教研中心前沿教学实践、训练小演员之精华课程的收集与总结,全书介绍了戏剧教育界通用的基础教学方法,既适用于日常表演,又适用于戏剧舞台表演。不论是学校的戏剧社团还是语言、表演艺术机构,都可以以此书作为共通的基础教育来教授学生。 为了让小演员们学习这些训练方法,桐盟教育教研中心不断吸收国际新的戏剧教育理念,并不懈地把国际理念落地中国,并结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教学实践,升级理念,回馈社会。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才子词调,是台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由南词、昆曲和民间小曲等曲种的声腔、音乐,结合本地方言,逐渐演变而成,曲调以“词调”为主,分散板、中板、流水板等,唱词所用的语言道白,均为台州书面语。所用的乐器以二胡为主,演奏节奏均以婉约平和为主。音乐轻柔婉转,优美动听,声腔悦耳爽心,抑扬并蓄,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曲艺音乐艺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临海词调》图文并茂,为你详细介绍了临海词调的历史渊源、集社、音乐特色、主要曲牌、伴奏乐器、传承和保护等知识。
戏剧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融合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等艺术门类,通过演员的表演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戏剧鉴赏不能仅仅满足于视听的认知,还要通过对视听信息之间的关系,戏剧的种种形式规范和隐喻象征的解读,来破解更深层次的东西。 《戏剧鉴赏/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系列统编教材》的编写汇聚了大量一线教师,全书分为三章,分别从戏剧史论、外国经典剧目赏析和中国经典剧目赏析三个方面组织编写。
在越剧小生中,陆锦花是最年轻的,故同辈称“小陆”,晚辈称“小陆老师”,是继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之后涌出的又一流派女小生。为继承和总结她的唱腔艺术,同时为满足广大越剧工作者和爱好者学习和欣赏的需要,本人在上世纪50年代末收集、整理过一本《陆锦花唱腔集》。今承陆锦花委托,再次对该书进行修正、补充。此书得到上海越剧院艺术档案室的支持,给予翻录部分音响并查核了部分文字资料。纪乃咸、平梅芳在此书编写出版过程中给了具体的支持和帮助。陆锦花本人又为本书写了后记。经过努力,本书汇集了《珍珠塔》、《情探》、《彩楼记》、《盘夫索夫》等十九个剧目,记录了“我只道内肉总有骨肉情”(方卿唱)、“漫天风雪涌阑关”(玉魁唱)、“飞鸟归巢夕阳斜”(刘彦昌唱)等六十六首唱段(其中三首开篇)。绝大部分唱段曲谱
晚明的戏曲演出有一套完善的传播体系,即以文人为传播主导、家班为传播主体、民间演出团体为补充的演出机制,而这种演出机制含有明显的大众化传播因素,主流文化通过这种机制传播到相对封闭的民间。汤显祖对戏剧传播的独到见解,我们有必要作一些发掘,以更全面地了解汤显祖有关戏曲演出的理论。
《沪剧唱腔选:万智卿专辑》按曲牌篇、簧腔篇、板腔篇、对唱篇、中心唱段篇和创新篇分类,收录了万老师精心设计的80段沪剧唱腔,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万老师的创作成就、创作风格和创新精神。专业演员和研究者可以从中分析总结沪剧唱腔音乐的创作经验和创作规律,得到有益的启示;业余爱好者也能借此入门,学唱沪剧,使这些沪剧经典名段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传播。相信《沪剧唱腔选:万智卿专辑》的出版,对沪剧唱腔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对沪剧事业的繁荣与兴旺,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