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主要内容:八度在众多的钢琴演奏的技巧中,是一种光芒四射的技术之一。似乎八度也只是手大的钢琴演奏者的专利,那些手小的演奏者连八度都够不着,在弹奏八度时,无疑会带来许多烦恼。所以,手小的学习者(特别是儿童)对于手指扩张及八度的练习应及早开始,即《车尔尼钢琴练习599》后期。首先可以试着双手弹六度的和音(1、5指),以音阶形式弹奏。开始时会弹不准,只要反复练习,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这个是练习八度的过渡阶段,应该从慢、轻开始,待到动作娴熟自然了,手也在不断的活动中长大了,之后再弹八度就会驾轻就熟了。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是车尔尼钢琴练习曲库中极为重要的一本教材,它与车尔尼另外的三本练习曲集:作品599、作品299和作品849共同构成了钢琴学习过程中练习曲部分的一套完整学习系统,是绝大部分学习钢琴的学生所必弹的练习曲集之一。这本练习曲集总体上偏重于技巧的训练,既有基本技术的练习(如音阶、琶音、和弦等),又有各种专门技术的训练(如八度、双音、震音、颤音等),在学习中要针对每一条的学习重点,运用科学、合理的练习方法,提高练习效率,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手指、手腕、手臂之间的协调配合动作,逐步掌握各种专门技术,加强手指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使手指能快速、均匀、有力地弹奏。在练习中要注意体会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增加弹奏的音色变化。虽然这是一本以技巧训练为主的练习曲集,但在学习
《超炫流行钢琴曲集(2)》以轻音乐为主题,选用了当下最经典、、最广为流传的曲目。统统都汇集在本书里。
音阶、和弦、琶音是钢琴弹奏技巧中重要要素之一。每一位学习钢琴的学生都应持之以恒,每天坚持练习,使手指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通过练习熟悉二十四个大小调的传统指法,使学生的手在键盘上牢牢掌握各种位置,以建立弹奏的信心及安全感。为了使学生及早练习这些技巧。《初级钢琴音阶和弦琶音(修订版)》分两部分。部分是分手两个八度的音阶及三个音的和弦、琶音。相当于拜尔及《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一、二册的程度,适用于业余钢琴考级一、二级的考生。第二部分是双手两个八度的音阶、琶音及三个音的和弦,相当于车尔尼599及莱蒙0p.37的程度,适用于业余钢琴考级三、四级的学生。 对练习音阶、和弦、琶音的几点建议: 一、左右手分开练习,速度放慢。要求声音饱满、均匀、清楚。 二、严格按照各调的指法弹奏,养成良好的指
钢琴已成为普及的乐器,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钢琴。当然,经过许多年的发展,钢琴教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国外引进的教材,也有国内编著的教材,在普及的同时不难发现有些教材经过多年的实践可被视为是终久不衰的,这些教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版本,都多多少少地对其进行了加工与改良,力求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编者选取了最为常用的教材重新编排成《指尖上的芭蕾 钢琴基础系列》教程,包括入门级的教材、基本功练习、练习曲、复调音乐作品以及奏鸣曲,由浅人深、全方位为学习钢琴的学生打好基础,为了使本书更为精准与合理,编者在编排时反复比较、研究了多个版本的乐谱,发现其中存在的个别错误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在本书中加以更正,修改了个别错音,对于演奏及表情记号也有所调整,同时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标注及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普及版)》是介于车尔尼599和849、299之间的初级练习曲,一本注重音乐性、将手指的技术练习融于音乐小曲之中的练习曲,较之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练习25首》虽无标题,却有异曲同工之意,同时更多一些手指独立能力、控制能力的训练,是一本既有情趣、又为进人中级程度打下基础的教程。
《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第4卷)》作者海顿在西方音乐史上,做为一名多产作曲家,在一生中共完成了107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62首钢琴奏鸣曲,和45首钢琴三重奏,14部弥撒,24出歌剧,以及两部神剧等等作品,熟练之可观,种类之广博,堪称世界音乐历史之最。
“奥斯卡金像奖”其实是个俗称,它的正名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奖品是一尊英俊魁伟富有男性魅力的青年镀金人像。一个纯属偶然的情况,有人把这尊象片荣誉和幸福的塑像唤作“奥斯卡”,后来人们在许多场合似乎更愿意使用“奥斯卡金像奖”这个响亮而动听的名称。 好听的电影音乐往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百年不厌。作者多年从事娱乐场所的钢琴演奏,将大家熟悉的“奥斯卡”音乐歌曲改编成钢琴曲,在编配手法上力求简练而不失音乐美感,难度不大,适合广大钢琴爱好者学习弹奏。
在世界上的乐器里,钢琴是其中最有才能最有力量被人误解最深的——总是弹钢琴的那些人对钢琴也有误解。在《钢琴笔记》里,2003年国家图书批评奖候选人,世界上才华横溢的钢琴家之一,查尔斯·罗森以其一生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带我们走入钢琴演奏的未知世界,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你在这里将要了解音符是如何演绎出来的,和弦为什么能打动我们,钢琴——调性的英雄和“恶汉”——如何塑造出西方音乐的走向,钢琴为什么又要面对强烈的挑战。罗森还要为我们解释贝多芬如何用大脑作曲,但莫扎特对此连想都没想过,为什么在拉威尔的音乐里没有极强音,为什么琴手的动作能造成重要的戏剧效果但仅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