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客家山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概述、客家山歌种类和体裁、新编客家山歌、客家山歌传承人等内容。第二、第三章结合国际ISLI标准MPR技术,并附有各种类型、体裁的客家山歌乐谱,通过音频、视频与曲谱的结合,令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客家山歌的优美和生动魅力。
本书集结了12首当代扬琴作品,涉及多种体裁,包括扬琴与双排键、扬琴与钢琴、四重奏、七重奏、二重奏、三重奏、独奏,以及扬琴与弦乐五重奏等;作曲家涵盖中国(大陆)的刘月宁、刘畅、邢代峰、周婷婷、陈芸芸,中国(香港)的陈锦标、叶钰昭、马诗恩,中国(台湾)的邱冠维,马来西亚的何康伟、赵俊毅。每首乐曲后面均附有乐曲介绍,以简练的文字呈现了乐曲的内容及创作背景,以使读者及演奏者有更好的了解。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文化传承与推广、艺术教育与实践、学术交流和大众的审美提升,也将为扬琴演奏者和团体提供丰富的演出曲目和素材,满足国内外对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本书记录了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松江区佛教协会会长、上海西林禅寺方丈悟端法师所唱诵的梵呗乐谱。本书系上海市科研创新计划“冷门绝学”项目,隶属汉传佛教三大腔系梵呗研究系列丛书,该系列已出版图书有《宝华山隆昌寺律腔梵呗》《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精选——二十二位法师梵呗唱诵乐谱》。
本书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筝艺术传承人孙文妍教授和其弟子罗晶教授担任主编,收集整理并系统梳理了浙派筝艺流派的历史脉络、乐器改进、技法发展、相关人物及代表性曲目,为第一本完整系统性介绍浙派古筝艺术流派的著作,为浙派筝艺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妫川古韵》(0p.27)创作于2001年,是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与女声合唱队而作的民族器乐曲。2002年获台湾“文建会2002民族音乐创作奖”大型民族器乐作品奖与本届比赛的“观众票选大奖”。同年总谱与CD在台湾出版。2003年9月20日由台北“国立”实验乐团在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上演,翟春泉指挥。2004年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于“中国音乐学院建院40周年庆典音乐会”上演,王甫建指挥。2005年在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评奖中获奖。2008年12月4日由台湾“国家”国乐团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上演。2010年10月23日于加拿大温哥华由BC(不列颠哥伦比亚)中乐团在BC中乐团成立15周年庆典音乐会“Better World,Better Life Concert”菁英会聚音乐会上演,卓汭仕指挥。2011年11月10日由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沈音作曲系60周年系庆
《中国民族器乐艺术风貌与表演技能研究》主要围绕民族器乐艺术,对其整体风貌及表演技能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器乐艺术风貌初窥、民族器乐的表演技能、吹奏类器乐艺术、拉弦类器乐艺术、弹拨类器乐艺术、民族打击类器乐艺术以及民族器乐合奏类音乐艺术等。本书总论部分从发展、分类、音乐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中国民族器乐的艺术风貌,从理论角度分析中国民族器乐的表演技能形成与表演心理等,分论部分对各种器乐艺术进行分析探讨,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本书是一本针对韩国打击乐乐种的研究专著。本图书对该乐种的创始乐队“四物游戏”,以及乐种的形成、传承、传播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和思考。作者前往韩国田野采风,跟随“四物游戏”创始乐队成员学习该乐种,对该乐种有了直观认知;同时,对乐种相关音乐家和研究者进行采访,以此获得对四物游戏的立体认识。作者搜集了大量的四物游戏相关音乐素材和研究材料,并结合田野采风经验,从而导出其研究观点。该研究论据充实,论点清晰,是世界音乐研究的优秀范本。
《少年儿童琵琶教程》由闵季骞编著
本书以畲族民歌真实语料为基础,对畲族民歌进行了界定、分类并考察其历史流变。本书笔者从语汇修辞、语篇修辞、程式修辞、修辞格等角度入手,分别对畲族民歌歌词层面和音乐层面的修辞建构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并尝试着将其与《诗经》的修辞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两者的关联性。
本书收录了《山水情》《英雄泪》两首古筝协奏曲,其中《英雄泪》取材于诗词《蝶恋花》,以刚柔并济的古筝,刻画英雄细腻情感,深情讴歌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山水情》选用具有浓郁山西风格的民歌和歌曲音调为素材,表达了对烈士刘胡兰为革命事业抛洒热血的崇敬与缅怀。
"如果说古琴曲谱是演奏者用来表达琴曲内涵的符号,那么琴曲内的文字则是引导我们去探寻和挖掘创作者的情感来源的线索。每一首琴曲都有它独特的理解与表达,抑或是激昂慷慨、旷达平静,抑或是悠扬婉转、凄婉哀怨等等。琴者如何能完整贴实地表达出曲目的主旨,听者又能如何能听懂每首琴曲之内涵,使二者能达到的统一,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书旨在收录近代琴家打谱演奏之主要曲目,将谱中原有文字内容,加以注释剖析,尽可能助贴近于琴曲自身表达或延伸出来的主旨思想。按《中国古琴谱集》目前所录二百余部琴书著作来看,所涉及到的琴曲达四千余首,抛开名称相同仅算一种,不重复曲名的琴曲也有八百余首之多,同一曲名的琴曲也多数存在版本及主旨差异化之类。诸此可见,历代传世琴曲的体量及系统是多么的庞大和繁杂,而这些卷帙浩繁
《乐意肇端》,收录了范晓君自2006年至2020年期间,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黄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四川戏剧》,澳门《文化杂志》等各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15篇,汇编成集。主要分为:高等音乐教育类、地方音乐文化研究类,另外,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研究》(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学位:文学硕士)进行了缩减,抽取部分内容独立成文编入其中。
《吉他金曲——吉他中国20年作品精选》是继《吉他宝典——吉他手超级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之后的出版延续,分为“电吉他版”和“指弹吉他版”上下两册,云集了吉他中国网站国内外多位合作名家的原创经典作品与编创作品。其中,“指弹吉他版”为首次原创指弹作品的集结出版。本书配有作品示范音频二维码,扫描即可收听。
绝大多数的琴童和琴友在古筝考级时遇到的很大瓶颈是速度和技巧,以及对乐曲的理解。笔者做了多年的古筝考级考官,有感于广大琴童和琴友在考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从而编写了这本考级辅导用书。 本书是张婧,徐凌音放编著的《古筝考级乐曲实用辅导(8-10级)》。 本书很大的特点就是:实用、全面而有针对性。在编写过程中收入了全国各地各种古筝考级中的常用曲目。先对乐曲进行重点解析,然后再把乐曲中常见的技术难点编写成练习曲逐一进行练习、解决,让琴童和琴友在每首乐曲中的技术困难解决在完整演奏和表演之前,这样,琴童和琴友们在弹到快速及技巧部分时就不会出现技术障碍,从而能够完整、流畅、有表情地演奏乐曲。
汉传佛教梵呗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书系上海市科研创新计划“冷门绝学”项目第二期资助项目,隶属汉传佛教三大腔系梵呗研究系列丛书,该系列已出版图书有《宝华山隆昌寺律腔梵呗》。
汉传佛教梵呗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书系上海市科研创新计划“冷门绝学”项目第二期资助项目,隶属汉传佛教三大腔系梵呗研究系列丛书,该系列已出版图书有《宝华山隆昌寺律腔梵呗》。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间音乐集成》是主编叶岳清,包括他的同事与本省专家共同耗费30年心血所收集并次以乐谱实录表现景宁全县民间音乐的图书。这一厚重的编纂成果系统地展现出该县畲汉两族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戏曲音乐与曲艺音乐的全貌,其中大多数音乐是以正式出版形式见诸社会,是对浙江省卷的充实。尤为珍贵的是,它们所呈现的都是未经专业创作者或群众文化工作者加工的、当地音乐文化遗产的原貌。
本书是古筝牛人“玉面小嫣然”专为古筝爱好者打造的带有重点知识讲解的第四本古筝改编曲谱集。本书在之前三本曲谱的基础上,在谱中将需要注意和重点讲解的地方,都标注了文字,同时提供了详细的演奏提示和指法标记,让读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高效、正确地弹奏歌曲。 本书的曲目包含时下流行的电视剧主题曲、电影主题曲、中国风流行乐曲及中国传统乐曲,同时本书还附赠每首歌曲的伴奏音频,读者在掌握了基本的弹奏技能后,就可以轻松配合伴奏进行练习。 本书适合广大古筝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音乐培训学校的教材使用。本书中的曲子既可以作为日常的练习曲目弹奏,可以作为表演曲目演奏。
《少儿学古琴(修订版)》按照五声音阶规律,标出滑音起始位置,初学者有规律可循。左手单指按双弦、三弦处标示提示符号,弹奏一目了然。附古琴常用调按音音位图、泛音音位图,帮助初学者尽快熟悉古琴音位、把握音准。
广东汉乐是一种主要流传于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大众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经一代代的传承与创新,积累了八百余首广东汉乐作品。这些作品凝结了汉乐前辈们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注入了广东汉乐独特的文化命脉和精神特质。
本书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二胡狂想曲集,共收录其自1988年至今创作的五部二胡狂想曲,乐谱为钢琴伴奏版。狂想曲是一种西方音乐体裁,前四首狂想曲已经成为经典的二胡作品,几乎是二胡学习者的必学曲目,而《第五二胡狂想曲》为2019年首演的新作品。此次出版与其他由二胡演奏家出版的版本不同的是,删去了演奏家的指法标记,保留了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原貌。乐谱配套扫码听音像,是一部全媒体融合的作品集。
本书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二胡狂想曲集,共收录其自1988年至今创作的五部二胡狂想曲,乐谱为钢琴伴奏版。狂想曲是一种西方音乐体裁,前四首狂想曲已经成为经典的二胡作品,几乎是二胡学习者的必学曲目,而《第五二胡狂想曲》为2019年首演的新作品。此次出版与其他由二胡演奏家出版的版本不同的是,删去了演奏家的指法标记,保留了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原貌。乐谱配套扫码听音像,是一部全媒体融合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