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中国东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史略,西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瑞林 著 原价 ¥49.00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10-01
学生用书由26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包括读谱练习、技巧讲解、拓展曲目、和声训练、合奏训练等内容,课程设计非常合理,能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技能和素养。本书适合高校中非钢琴专业的学生使用。
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是在特定的时间、环境、参加者的互动中形成的,所以 时 、 空 、 人 三者是 动态切入法 的核心,三者互为主次,互为影响,从而形成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书稿运用 动态切入法 时、空、人 的理论,以笔者近七十年来、先后十三次攀越帕米尔高原采风收集和拍摄的文字、影像资料为依据,从民族历史、风俗习惯进入,研究舞者动态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规律。 时、空、人 三者的互动研究,是以 动态形象 作为切入点,动态研究舞蹈的文化内涵及其形式特征,是探索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的根本方法。
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是部关于中国民族舞蹈编导教学与创作方面的专著,其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本书拓展了中国民族舞蹈编导学科的研究领域,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
《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级教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初级教程》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主要包含了汉族(山东胶州秧歌、山东海阳秧歌、安徽花鼓灯)、维吾尔族以及朝鲜族等37个舞蹈组合。在编写体例上,考虑到学生阅读和学习的便利性,每章都包括概述、基本动作介绍与组合三部分。组合部分又分为动作介绍、音乐介绍、组合编排、教学要求四部分。内容素材的选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系统性,同时音乐、动作、讲解融为一体的讲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一部适合舞蹈教师、学生及爱好者参考学习的书籍。
本书在所掌握赣南采茶舞女性角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化研究,遵循舞蹈教材的开发原则,对赣南采茶舞女性角色元素进行提炼与编创、教材的教与学、课堂教学实践三个环节,搜集、整理赣南采茶舞蹈旦角的单一动作与动作短句,通过拍摄影像、专家示范。舞蹈文化解析、教学室例分析, 多角度地展示赣南采茶舞蹈旦角的舞蹈风貌,以保留原生态舞蹈姿态及其文化特点为核心,将赣南采茶舞蹈旦角融入舞蹈学专业教学实践之中,从特色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出发,探究赣南采茶舞蹈旦角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拟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对阶段性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构建具有“非遗”专业特色的“赣南采茶舞(女班)”。
在 中国民族民间舞 的发生研究中,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 事件 。它一方面被学界高度肯定,强调其原生性的意义,另一方面,它又被 巧妙 遗忘,诸多学者无意识地将其没入隐隐约约的宏大历史之中。这也就凸显了记忆和遗忘的辩证逻辑;记忆乃是社会性的集体工程,而遗忘却比记忆更加消耗精力和资源。本书尝试以此为切入点,回溯20世纪40年代以来, 中国民族民间舞 的发生轨迹。通过梳理 中国民族民间舞 从业群体、审美形态的发生与发展,探索这一审美符号系统生成的复杂原因与时代特性。同时,从 文化记忆 的理论视角,重审 中国民族民间舞 学科发展中有关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的 记忆 策略,并以此为案例,呈现 记忆 建构过程中的话语格局。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中国东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史略,西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瑞林 著 原价 ¥49.00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10-01
《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通过对闽南传统民间舞蹈的源流、形式功能、美学特征、传承功能、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探索总结了当代社会中传统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的若干规律。 《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不仅对于闽南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代社会中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亦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