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究竟有多重要? 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是静物还是风景,所有优秀的画作都具有相同的特点:成功的构图。如果缺少这个特点,就算是再吸引人的绘画主题,在画面上也只能呈现出平淡无奇的效果。 本书作者伊恩 罗伯茨结合他40余年的绘画以及教学经验,提供了一系列便于实践的方法,将绘画过程中这个关键步骤的秘诀传授给你,助你快速有效地设计出色的构图。通过本书,你将掌握许多构图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巧,学会运用比例、形状、色彩、明暗创造画面的动感、韵律、和谐,打造出引人入胜的画面效果。本书将带领你一起探索作为艺术家的真正潜能,终得以轻松自信地绘制出任何主题的画作,享受绘画创作带来的愉悦。
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说,折叠是一项十分关键但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基础能力。包豪斯学院的约瑟夫 亚伯斯(Josef Albers)就把折叠作为设计基础课,旨在让设计师建立空间感和几何直觉,提升三维造型的创作能力。 保罗 杰克逊是继约瑟夫 亚伯斯之后的专门传授折叠技巧的艺术家。本书凝结了保罗40多年的教学精华,他从一张纸开始,细致地讲解了基础的折叠概念及80多种通用的折叠技巧。 这些技巧广泛适用于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包装、时装、珠宝设计等领域。在学会这些技巧后,设计师可以突破纸的界限,探索织物、塑料、金属等各种材料的可塑性,激活创意灵感,满足不同领域的设计需求。
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维克多 帕帕奈克犀利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设计领域里的诸多 无用设计 ,提出设计应与 真实世界 相连接的新观点。将设计放置在整个社会远景中,则设计必须有意义,要为人的 需求 而不是 欲求 设计,要为多数人的需求服务,要为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服务。帕帕奈克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细致描绘设计与社会责任、生态环境、思维方式间的勾连,他对 设计目的 的解释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 本书是维克多 帕帕奈克*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70年出版后,以其开创性的理念和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尖锐批判,引发设计界的阵营对立和论战。作者思想锋利,观点极具前瞻性。迄今为止该书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成为传阅度*广的设计书籍之一。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及建筑方面的思想及理论,跨度从先秦至清代,历时较长,涉及领域较广,是一本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设计史书籍。本书认为, 设计 是 道 (文化)与 器 (器物)之间的桥梁,设计思想引领了设计实践,构筑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基石。通过剖析各时代蕞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和思想,真实、客观地阐释了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特征,呈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整体特质与延续性。无论是设计者,还是设计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者,乃至中国历史研究者,均能从中获益。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 日常生活 ,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 专业 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珠宝设计教学经验以及在珠宝设计行业实践工作,总结出一本非常全面的珠宝手绘方法,本书着重强调精细的手绘表现技法和空间想象能力,细腻的线条和饱满的色彩能让作品更加趋于真实,通过塑造合理的空间想象推理能力,为之后的创意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一幅好的作品,合理的结构是基本的,所以学习透视关系和三视图是非常重要的。本书除了较全面地展示宝石和金属的绘制技巧,在透视关系和三视图这两个部分做了非常详尽的讲解,也是本书的重要亮点之一,能够系统的帮助大家建立并夯实这项设计基本功。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珠宝设计手绘的各方面知识,涵盖素面宝石和刻面宝石以及各类金属绘制表现,同时还示范了高级珠宝设计成品的画法与表现,包括: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耳饰、胸针等,完美呈现设计理念。
设计是什么?这本书将解答你所有关于设计的问题。 美国平面设计教父保罗 兰德在与学生的两场对话中,聚焦种种设计关键问题,给出一阵见血、直指核心的答案。他的言谈幽默犀利、妙语连珠,尽显其对设计的敏锐洞察力与深刻见解: 一切皆是设计。一切! 设计即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运用双手非常重要,这才是设计师区别于一头牛或电脑操作员的地方。 大部分东西都可以通过观看来学习,但阅读会带来理解,会给你自由。 保罗 兰德凝结毕生功力的经验之谈,将激发你重新审视与思考关于设计的一切。
本书以中国传统物象为创作基础,采用先秦时期楚文化浪漫、神秘的纹饰风格,以纯粹的点与线的形式来表现奇异神兽和繁盛花草。相较于敦煌纹样丰富的色彩,楚纹样更注重线条造型的旋回变化,本书中的纹样设计吸收了楚纹样的这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点元素,提升了纹样在视觉上的节奏感。 在内容上,本书既包含 五大瑞兽 龙生九子 二十八星宿 山海异兽 等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纹样,又包含 引蜂之花 等生活化的花卉题材纹样,还将不同物象合二为一,进行了 异核体系列 纹样设计的尝试。 由于本书中的纹样结构相对简单,也没有特定色彩上的限制,因此应用起来比较灵活,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服饰、器皿、家具等领域。此外,本书的纹样介于造型繁复的传统纹样与形式极简的现代Logo之间,因此也可以作为Logo设计的参考资料。对于广大艺术爱好者来说
文字设计具有双重性:首先,设计作品要具备功能性;其次,它也应具备艺术审美性。 埃米尔 鲁德 《今日文字设计》收录了15个国家88位设计师的作品,包括杉浦康平、安尚秀、扬 奇肖尔德、埃米尔 鲁德、卡尔 格斯特纳等现代设计大师的作品与设计评论专文。这些作品与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超越了它们诞生的时代,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当代设计面貌。 但本书不仅是一本经典字体设计作品集,更是一本串连起20世纪文字设计的发展历程、展现设计界多种理念乃至学术观点冲突的启发性教程。赫尔穆特以广博的学识视野在《今日文字设计》里展示了现代文字设计在东西方近一个世纪的节点和面貌,并以作品为例对文字设计不同的观念或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类和阐释。 本书于1980年首次出版后即风靡业界,广受赞誉。40年后的今天,经由增补修订,推出中英文对照的
《设计中的设计》之后,原研哉阐述设计思想新作。原研哉认为, 设计只是一种职业 的时代已经接近终结,设计是使世界再生的智慧,能让人们看见潜在的可能性,并唤起人们新鲜的觉醒意识。原研哉带领学生用10年时间,每年围绕一个事物或贴近生活的主题展开实验,以设计之眼,重新审视身边事物,发现它们本真的样子,保持对生活怦然心动的感觉。
本书收录了150组中国喜纹样,纹样类型众多,包括龙凤呈祥、喜结连理、多子多福、如意吉祥四部分内容。涵盖龙、凤、狮、鱼、蝶、鸟等神禽瑞兽、大自然的动物,牡丹、莲花、梅、兰、竹、葫芦、瓜果等花卉植物,还有如意、八宝、暗八仙、喜字、万字、团寿字等诸多祥瑞纹样。涉及瓷器、景泰蓝、漆器、织物等多种工艺载体。本书每一种纹样都提炼出载体、年代、纹样和寓意,并配上由纹藏团队绘制的纹样矢量图、线图、单独纹样和色板,便于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和使用。
生物设计旨在探索生物信息设计策略作为可持续创新的驱动力,开创新设计主题,为新兴的生物循环经济重新定义能源、水、空气、废弃物与材料的用途,是生态系统、合成生物学、计算机设计、数字与生物制造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学科。本书探讨了生物学在实验室外应用的令人激动的新方式,展示了大约70余项新兴实践,涵盖建筑、工业设计、时尚、医学等领域,将前沿科学与设计的实用性相结合。本书还包括实践指导,如设计师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技巧、常见问题和更多资源。书中这些项目将前沿科学与流行设计的实用性相结合,代表了可持续革命的第一步。
角色造型设计无处不在 动画、漫画、游戏、电影、插画等多个领域都需要专业的角色设计师来打造生动的角色形象。 然而,怎样从零开始创造一个角色?怎样使你设计的人物、动物和怪兽看起来栩栩如生?怎样处理这些形象的动作、色彩以及风格问题? 本书作者汤姆 班克罗夫特是一位资深角色设计师,曾负责《花木兰》《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等多部迪士尼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设计。他将通过这本书通俗易懂地传授角色设计的种种方法,并将自己漫长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技巧尽数和你分享。另外,他特别邀请了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创作者来协助你一起完成一部虚构动画作品的角色设计 紧跟本书的节奏,你就能从头到尾完成一次有趣的角色设计练习!
本书以 不同字体造型与细节在我们眼里会有怎样的观感 以及 如何微调文字造型,才能实现优美曲线和舒适排版 为主轴,深入浅出地说明不受时代与制作方式限制的设计原则及手法。 为使字型更接近设计师所想传达给读者的感受,本书讲解了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各种符号等的制作方法,无衬线体、衬线体等字体的风格,西文标识的设计要点,还以大量图例说明何为 视错觉 ,以及如何调整线条、形状乃至字母排列后的可读性,让字体看来更为平衡与自然,是一本详解西文字体发展脉络到如何识别细节的字体设计入门书。作者还以自己实际设计的字体Akko、Clifford、DIN Next等为例,展示不同风格与目的的设计历程。本书展示了由观念到实际运用的全过程,是字体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设计专业师生、字体设计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西文字体设计书。
本书是NY TDC 64 Best in Show和三次 世界最美的书 等重要奖项获得者刘晓翔个人工作室成立10年以来书籍设计作品的精华总集,以从未有过的方式解读设计。本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写作与编辑理念承袭自《11 16 XXL Studio》,在大幅度简化本书材质和印制工艺的同时,选择了11本刘晓翔工作室为不同类别书籍所做的设计。来自11本书的11个16页的页面选择是以文本排印(造型)为主的。第二部分作者将多年以来对汉字版面网格系统的研究汇聚其中,详解了它的源起、数理逻辑(字号模数)起点、单元格构成与思维方法。对于不易理解如何在计算机上操作,将网格细分为极为细小的模数的朋友们,刘晓翔老师给出了简明操作程序。本书对于普通读者、设计师与出版人、编辑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
本书是由中文播客界翘楚 随机波动 策划出品的主题艺术书。 纺织品的格纹、屏幕像素的方格、城市规划的网格 格 ,生活中常见的单位,虽不起眼却包罗万象。我们创造格子、受制于格子,又跳脱出格子。它承载了时间的痕迹与个体的经验,也孕育着未知与想象。以 格 为主题,本书集结了汪民安、林棹、辽京等数十位知名作者的力作,并收录德国思想家韩炳哲、意大利作家费兰特的相关作品,以及达米恩 赫斯特、路易丝 布尔乔亚、艾格尼丝 马丁、我是白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创作。评论、小说、诗歌、漫画等多种体裁交织,文本和图像相间,展现出 格 不断生长的可能性。书中话题从奇珍格、浮世绘,延伸至智能手机、AI算法,再到疫年记事、女性写作,涵盖当代人关切的各种议题,提供了观看世界与自我的全新视角。这是一次穿梭在格与格之间的历险,一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激发国民对珠宝首饰消费的热情,人们对饰品的审美、情感与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提升。近些年,新的商业与营销模式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趋势下,对首饰设计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不仅要具备设计和制作某件具体产品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思维与系统性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不同商业的消费及情境体验的受众需求,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首饰设计与工艺系列丛书》。 本书是关于首饰创作方法的图书。全书分为8章:第1章重构了珠宝与首饰的概念及其创作策略;第2章讲解了现代首饰的简要发展史;第3章至第7章则分别从形态、材料、功能结构、叙事和反思五个主导方面来讲解首饰的创作策略;第8章则为首饰设计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创作建议。 本书结构安排合理,内容翔实丰富,具有较强的
1980 年日本的生活品牌无印良品创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并走出日本,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品牌。 在良好的市场成绩和消费者口碑背后,无印良品有着怎样的一直秉承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这些极简而优质的产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本书通过细致的采访调查图解无印良品的商品开发过程,探究其在产品设计、传播设计和店铺设计当中坚持的原则,以及无印良品面对新的合作模式的挑战所做的努力。 本书还包含了对原研哉、深泽直人、小池一子、杉本贵志四位设计大师以及无印良品董事长金井政明的深度访谈,从无印良品的核心成员切入,揭示无印良品设计的根基及其成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