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1年出版的《平面艺术家及其设计议题》一书中,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对网格设计进行了阐释,此举使其成为平面设计史上的先驱。网格系统也是发端于瑞士的客观排版设计(Objective Typography and Design)运动的一部分。不可思议的是,直至二十年后,才有专门的书籍出版——这就是《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该书自问世以来至今,实属情理之中。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建立网格这样的一个秩序系统。所以,如果想要合理、功能地运用网格系统,那就必须仔细地研究网格的所有原理。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开篇介绍了网格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宗旨,之后则是搭建网格系统的详细步骤。在讨论了纸张的尺寸、字体的选择、分栏的宽窄、行距、页边距和页码之后,布鲁克曼更进一步阐述了网格系统的诸多细节要素。
本书以每十年为一单位,对20世纪字体的设计历史以及平面设计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本书讲述了当今字体设计的各种趋势,这些趋势就是在这一个又一个十年中可见的一种连续变化。本书所涵盖的主题包括:大规划生产的形成;艺术指导的诞生;线格的出现(以及后来遭到的反对);非印刷媒介的发明与Macintosh系统的采用,以及该系统如何带领那些数字技术催生的新一代设计师向前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引发了一场关于平面设计和字体设计实践的革命。本书实际是路易斯·布莱克威尔经典研究的修订版,它援引了的实例,并对数字革命所带来的一些显著变化作出分析,布莱克威尔特别关注了显示屏使用类型的发展以及其它同因特网出现相关的各项新发明。本书还介绍了设计师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因各种变革而带来的不利结果,在绪论部分中,作者
该书突破了传统文字设计书籍偏重历史介绍和基本字体设计表现的局限,以文字形象化、意象化的设计为中心,对文字视觉表现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解读。论著以文字的历史、文字的特征和造字的原理为依据,对文字形态的塑造与创意设计进行了全面地归纳总结,探索了“六书”造字对现代文字设计的启示,梳理了文字图形化的创造方式,以及相应的视觉意义。该书对专业设计师、教师、学生进行专业研究、教学研究、学习,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