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系列漫画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 奥 卜劳恩之手,书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生活写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直指人心。
本卷以英汉对照形式编排,突出体现另类和旅途这个特色,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或长或短,错落有致,原汁原味,新颖独特,题材丰富、通俗易懂,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突出笑点,朗朗上口,在欣赏英语幽默的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潜移默化,锻炼口语,活学活用,妙语连珠,可谓一举多得。
《父与子》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劳恩的经典著作,在德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于1934年在《柏林画报》上连载,风靡半个多世纪,画中的“父与子的形象便是作者自己和儿子的真实写照。这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的光,无言的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其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名作,历时八十年而不衰,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卜劳恩是伟大的人道主义漫画家,1903年生于德国福格兰特滕格林村,年少时当过工人,后来进入著名的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深造。1934年,作者受《柏林画报》邀请,开始创作连载漫画《父与子》。这时,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年仅3岁,和儿子在一起的快乐生活为创作带来了灵感。故事中,光头的爸爸慈祥、和蔼、幽默,刺猬头的儿子调皮、聪明、可爱。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感动着人们的心灵。《父与子》的原作为黑白色,我们精心制作了电脑着色后的彩图版,并配以文字和注音,方便小读者阅读,希望小读者能够更加喜欢这部不朽的经典漫画。
埃 奥 卜劳恩(E.O.Plauen)(1903~1944),原名埃里西奥 赛尔(Erich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幽默大师。卜劳恩的艺术生涯短暂,作品不多,但成就卓著。《父与子》是其著名的作品,其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对父子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德国一代漫画巨匠。《父与子》也被人们誉为 德国幽默的象征 。 《父与子》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生活写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直指人心。本作品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曾受到了鲁迅、丰子恺等人的高度评价,成为家喻户晓的漫画。 《父与子》自问世70多年来,已出版数十个版本,流传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超亿册,每一个阅读
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向妈妈倾吐自己的感受。对妈妈无私的爱和不知疲倦的付出,你怎样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谢意?《我爱你,妈妈》这本书将帮助所有年龄的子女(尤其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用真诚之至的话语和图画传达特别的思想和情感。《我爱你,妈妈》将生动的动物照片与轻松的幽默和真挚的感谢话语艺术性地结合在一起,是献给所有母亲的一份深情的礼物。这本可爱的小书会告诉妈妈,你所做的一切是多么令孩子感激,他是我么热爱你。
有人说,要欣赏美式幽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要看《史努比》(Snoopy),九十年代以后要看《卡尔文与霍布斯虎》(Calvin & Hobbes)。漫画描述了勇于冒险的6岁早熟男孩卡尔文和他的布老虎霍布斯的幽默滑稽故事,充满了对现实及哲学问题的睿智思考。其中Calvin取名于16世纪的法国改革派神学家John Calvin,而Hobbes来自于]7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Thomas Hobbes。从漫画中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漫画自]985年开始在报纸连载,风靡世界各地,倾倒无数大小朋友。书中主角卡尔文将自己心爱玩偶霍布斯幻想成一只富有生命,博学多闻的老虎,作者比尔。沃特森透过两人的互动来呈现小孩的异想世界,主角之间天真,逗趣的对白.时有发入深省之语;作者说。他透过卡尔文来宣泄他的不成熟,并经他来维持自己对大自然、科学、历史等方面的好奇心,透过漫画来批判人性。 “卡
《父与子》在我国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早在20世纪30年代,《父与子》便传入我国。当时吴朗西先生在《美术生活》杂志上次将《父与子》介绍到中国。他送了一本50套的《父与子》画集给鲁迅先生。鲁迅先生非常喜欢这本画集。丰子恺先生也曾高度赞扬过《父与子》。在他的推荐下,1951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在国内次以画册的形式出版了《无字连环漫画父与子》。丰子恺先生还为这本画集写了序。华君武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写过一篇专门介绍《父与子》的文章,十分推崇卜劳恩的艺术才能。在他的建议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斯图加特对外关系协会于1984年4月l4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漫画家卜劳恩作品展览》。方成先生在他的连环漫画论著中也多次以《父与子》为例证,并创作了自己的《父与子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
一脸无辜的小白兔千方百计地寻找结束生命的方式,它躺在电熨斗下,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它坐在滑板上,跟旅鼠一起冲下悬崖;它坐在食人鱼缸里慢慢等待;它迎大白鲨而上;它把硫酸倒进浇花的喷壶里,自己冒充向日葵;它对着许愿井许愿,希望自己早日归西;它设计了无数个连锁反应装置,目的都是为了结束生命……
马克·吐温曾经把打高尔夫称为“本来是一场绝佳的散步,可惜被搅乱了”;而李·特莱维诺则说打高尔夫球是他能穿着衣服玩的来劲的游戏。无论对于笨蛋还是高手,打高尔夫都意味着获得乐趣的同时也倍受折磨,而且通常是在同一天,甚至是在同一个洞。 所以,无怪乎高尔夫球会成为《纽约客》杂志的漫画家们的创作题材。《纽约客》杂志的漫画编辑罗伯特·曼考夫,从过去二十年的漫画里精选出了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漫画充分展示了高尔夫球迷世界里的激情、焦虑以及频繁的荒诞。这本令人难忘的选集收入了100页漫画,相信它们会像“一杆进洞”一样带给你乐趣。 马克·吐温曾经把打高尔夫称为“本来是一场绝佳的散步,可惜被搅乱了”;而李·特莱维诺则说打高尔夫球是他能穿着衣服玩的来劲的游戏。无论对于笨蛋还是高手,打高尔夫都意味着获
《史酷比》的故事讲述了史酷比和他的探险破案小组的伙伴们与坏人斗智斗勇,揭穿坏人鬼把戏,维护正义的故事。每则故事在紧张刺激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轻松、幽默、风趣的风格。那险象环生的曲折故事,每每以喜剧的“大团圆”结局,既有孩子们渴望的“惊险、刺激”,又有家长、老师要求的“积极、健康”,那一个个悬念迭起的探案经历。让孩子们跟史酷比一起亲历探案揭秘的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