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吃茶趣:中国名茶录
    •   ( 9901 条评论 )
    • 杨多杰 /2022-07-01/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种类繁多,全国近20个省份都有茶叶生产。中国名茶历尽沧桑,传承有序,也在不断演变发展。作者主持了诸多茶的节目,通过多年实地探寻、走访,生动讲述了中华大地上如龙井、碧螺春、白茶、黄茶、大红袍、凤凰单丛、铁观音、闽红、祁红、普洱、六堡、茉莉花茶等名茶的历史发展、制作特色、形貌滋味,以及与其相关的典故轶闻。对于当下茶界一些不良风气、浮夸现象,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作者语言风趣有个性,每种名茶的写作视角都不相同,使得全书知识性、故事性较强,引人入胜,凸显了中华茶文化的博大和韵味。另外作者还搜集了数十幅极具时代特色的旧茶包装、广告等,可谓图文并茂。

    • ¥45.6 ¥68 折扣:6.7折
    • 中国植物的味道
    •   ( 371 条评论 )
    • 悦木 /2024-07-01/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茶叶的书籍,更是一部深入探索中国植物产地风土人情的手记。全书26个寻味故事,26篇美文,近50种味道交织,作者用诗意化的中国茶作品、充满智慧与生活情趣的文字,带领读者开启一段奇妙的味道美学之旅。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40余种中国可品饮植物的味道还原过程,从产地溯源、严选物料,到精心制作、工艺创新,再到寻味路上遇到的奇人奇事。作者不但还原了中国植物最本真的味道,更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挖掘、呈现味道背后深刻的文化寓意和情感体验。 全书着重记录了这些创新性饮品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中国传统饮品的发展历程,理解东方味觉体系的内涵,感受中国植物好看、好听、好喝的品格与魅力,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本书还着重探讨了人与植物、土地、自然的关系

    • ¥63.7 ¥98 折扣:6.5折
    • 新民说·茶之路
    •   ( 1699 条评论 )
    • 生活月刊》,新民说出品 /2020-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寻找茶的源头,就是找寻中国人精神的源地。 令狐磊 这是一本实地探访茶山茶人,追寻和探求茶的源头与真味,反思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关系的踏实诚朴之作。2013年,《生活月刊》编辑团队联合专业茶人和摄影师共同踏上前往中国那些茶树种植地的山路,造访四川、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等重要茶区,品尝介绍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主要茶类品种,与当地茶农、制茶师悉心交谈,了解每种茶生长在怎样的水土,经历了怎样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才形成了我们手中这杯茶如此的味道。本书不仅寻访了茶源,它更是一部关注山林中茶农、制茶师如何生活的温暖之作,以茶为生的他们依凭大山和土地,与外界城市生活的区隔是尊重手艺,保护好细微的文化,回归生养自己的乡土。

    • ¥101.1 ¥128 折扣:7.9折
    • 茶与茶器(修订版)
    •   ( 1740 条评论 )
    • 静清和华文天下出品 /2021-10-14/ 九州出版社
    • 在唐代以前,由于原始条件下的药、食、饮同源,因此茶与茶器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多少的交叉。陆羽《茶经》问世以后,人间相学事春茶,茶器与茶具有了明确的分野。元代,揉捻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为发酵茶的出现创造了可能,也使茶的瀹饮变得简单和快捷。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当松萝茶的制作技术影响了武夷茶之后,随着一个崭新的乌龙茶类的诞生,必将催生与之相应的恰当的新的品饮方式。于是,器具精良、以闲情逸致烹制的工夫茶出现了。当酒杯被借用作茶杯使用之后,很多酒器的形制,便影响和左右了茶器的发展与变革。曾作为品茗器的盖碗,也渐渐地在向泡茶器方向转变。

    • ¥51 ¥68 折扣:7.5折
    • 中国茶书
    •   ( 22 条评论 )
    • 罗家霖 /2024-11-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国茶书》是一部关于中国茶道的基础性著作。此书分卷上和卷下两部分,卷上 茶叶 分门别类讲述中国各大茶类及其中典型;卷下 茶事 亦从茶本体出发,讲述与茶相关的文化语境、不见之法、古代艺术、茶禅一味及其横向传播。

    • ¥52.3 ¥78 折扣:6.7折
    • 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茶道、茶史、茶器,一次读懂茶文化。)
    •   ( 2200 条评论 )
    • 王恺 /2022-12-31/ 中信出版社
    • 茶道、茶史、茶器,给初学者的启蒙;识茶、泡茶、品茶,感知生命细致刻度。 美食作家、资深媒体人王恺,历经十余年,寻访各大茶产地、茶人、茶空间,拿到一手珍贵资料,写就《茶有真香》。他从不辨茶之好坏的生手,变成茶汤略一沾唇,就能判断出茶地风貌和制茶工艺的老茶客,结合自身经验和多年研究,引领大家推开茶之门: 茶之历史 从唐至今,千年流转 茶之风土 茶山种植、茶叶制作 茶之品饮 识茶、鉴茶、泡茶、品茶 茶道美学 茶器、茶席、茶会 这是一趟以茶为引,关照内心的认知之旅。既学习茶知识,也在感知茶事间体悟传统雅事精髓,为日常增添丰饶滋味,于喧嚣世界寻觅一处宁静之所。

    • ¥100.1 ¥138 折扣:7.3折
    • 茶道两千年
    •   ( 452 条评论 )
    • 易行健 /2023-0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茶的远古起源、发展历史、对外散播直至当代茶的全球化分布为主脉落,描绘了自神农氏以降特别是唐宋以来一千多年中华茶文化的兴衰变迁历史,包括茶由中国西南传向长江中下游和北部中原,再向朝鲜、日本以及吐蕃、西夏、辽、金等边区传播,再至向南亚、欧美、非洲的全球化散播,以及人们饮茶式的演变、茶器茶具的制造、茶的制作方法变化乃至茶诗、茶词、茶曲、茶文、茶书画等衍生物的历史变化,系统而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茶的起源与繁盛的历史进程。全书在确保史实和逻辑严谨的基础上注重表述的生动、文字的洗练和场景的描绘,使本书在具有史学价值的前提下更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掌握的茶的发展历史,并以物起兴、审势明理,以哲学性的思考增加其广度、深度和厚度,是当下茶文化史书中难得的既具有

    • ¥43.5 ¥58 折扣:7.5折
    • 经典普洱(钻石版)
    •   ( 246 条评论 )
    • 石昆牧 /2021-03-3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精辟地讲述了国家名茶之一的普洱茶的各种重要实用知识,主要包括如下11类内容:(1) 普洱茶的现在与未来;(2) 滇青茶产区气候地理条件;(3)普洱茶古今制作与迷思;(4) 普洱生茶与熟茶制程辨识;(5) 滇绿与滇青普洱茶的特点及辨识;(6)如何选购新制生饼 ;(7)普洱茶的年份与断代;(8) 精致普洱茶 沱茶;(9) 普洱茶存储与陈化;(10)入仓茶的辨识;(11)普洱茶冲泡方式与茶具选择。

    • ¥85.8 ¥128 折扣:6.7折
    • 茶书十三种
    •   ( 237 条评论 )
    • 郭孟良 /2023-02-01/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作者潜心研究多年,全新译解古代茶书经典十三种:《茶经》《茶录》《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大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茶谱》《茶录》《茶疏》《茶解》《茶说》《煮泉小品》《阳羡茗壶系》。这些茶书极具价值,代表了当时茶文化的水平;以原创性为主,见解独到;兼顾品水、茶具、地域之书。 跨越千年,与陆羽、蔡襄、宋徽宗、熊蕃、朱权、许次纾、田艺蘅 煮茗论道。 看古人如何采茶、制茶、藏茶、用火、品水、择具、点茶、斗茶。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余悦先生,茶文化学者、浙江农林大学关剑平教授,东亚茶道研究院院长、南山流茶道宗主马守仁先生,联袂推荐。

    • ¥37.5 ¥56 折扣:6.7折
    • 茶之书
    •   ( 2155 条评论 )
    • (日)冈仓天心徐恒迦 译 /2015-03-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因此相继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茶之书》,并称为冈仓天心的"英文三部曲"。三部作品中,《茶之书》的影响*,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 我们读《茶之书》一方面每每被天心那激情澎湃、一言以蔽之的滔天诗情深深感染,一方面又不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一位天才东方艺术家的"茶论",而恰恰是假借艺术的翅膀,"日本茶道"才得以在全球文化的天空得以展翅飞翔。

    • ¥24 ¥32 折扣:7.5折
    • 茶叶审评师(高级)
    •   ( 1639 条评论 )
    • 刘启贵 主编 /2007-08-01/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茶叶审评师(高级)》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依据上海1 X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细目 茶叶审评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组织编写。《茶叶审评师(高级)》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本职业当前*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高级茶叶审评师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茶叶审评师(高级)》可作为茶叶审评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全国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本职业从业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就业培训使用。

    • ¥11.4 ¥16 折扣:7.1折
    • 《武夷山外说岩茶》
    •   ( 7 条评论 )
    • 刘牧 /2025-01-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闻名遐迩的岩茶。书中特别强调了砂砾岩土层对于岩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正岩和半岩山场的不同特点。这些地理因素赋予了岩茶特有的香气和口感,使得每一款岩茶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风味。同时,《武夷山外说岩茶》详细描述了不同品种的岩茶,如 五大名枞 以及其他数以百计的变异名枞,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岩茶的多样性。 本书作者刘牧先生是一位画家和茶文化学者,他多年潜心调查、研究武夷岩茶的历史和技艺,对岩茶有着深入的理解与独到见解。在此基础上,刘牧先生多次前往武夷山区写生,创作了一批艺术价值颇高的绘画作品,本书特别之处在于结合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包括作者亲自绘制的岩茶山场图、名枞花名图等,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 刘牧在书中回顾了岩茶的传统工艺,详细

    • ¥85.8 ¥128 折扣:6.7折
    • 武夷岩茶
    •   ( 710 条评论 )
    • 张渤 王芳 /2020-1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五月的美好对武夷山来说是一片曼妙的叶子成就了茶香四溢的山水,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之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众多知性的爱茶人士纷至沓来。由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院长张渤及团队编著的【武夷研茶】系列丛书,是中国乌龙茶【一带一路】文化构建与传播研究的结晶。《武夷岩茶》一书从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武夷岩茶品鉴、武夷岩茶茶艺、武夷岩茶保健等方面进行解读,从简约的新视角带领大家走进武夷岩茶的世界,了解武夷岩茶丰富的品类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采用科学的专业审评方法与生活品鉴发来感受岩茶独特风韵,领略武夷岩茶茶艺之美,正确认识武夷岩茶的保健功效。该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学术性、科普性与一体,可读性强,是了解和探究武夷岩茶的佳作。

    • ¥49.1 ¥68 折扣:7.2折
    • 饮茶小史
    •   ( 289 条评论 )
    • 静清和华文天下出品 /2022-05-31/ 九州出版社
    • 从上古的原始煮饮,到陆羽改造过的煎茶;从早期民间的斗茶,到经过蔡襄等提炼过的点茶;从市井草莽的点茶、果子茶,演化成为明代以降的撮泡法;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次第关联与相互影响?而这些,恰恰也是本书着力挖掘与探究的重点。 本书从 秦取巴蜀茗饮始 ,一直写到 健康瀹饮是根本 ,以历代细碎、翔实的史料作支撑,以可靠确凿的前贤琐记、林下闲谈等为依据,力图从两千余年的残存历史脉络、余绪之中,相对准确地还原出那段中国的饮茶历史,使之茶脉赓续,气韵贯通。

    • ¥43.5 ¥58 折扣:7.5折
    • 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
    •   ( 130 条评论 )
    • 李远华 主编 /2015-06-01/ 旅游教育出版社
    • 书稿分为九篇一个附录,较为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岩茶的产区、采制知识,以翔实的图表讲述了正岩茶、半岩茶、洲茶的区别,各名丛的特性。辅助大量图片,介绍了岩茶的冲泡品赏。岩茶与健康、岩茶文化,作者给予了重点介绍。书稿内容充实,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岩茶知识。

    • ¥26.5 ¥39.8 折扣:6.7折
    • 茶多酚十大养生功效(茶书院系列藏书)
    •   ( 357 条评论 )
    • 夏康全易助炎 /2015-0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茶多酚是茶叶发挥神奇功效的主要化合物,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有保护茶树抵御外来物质侵害或逆境下生长的作用,茶中茶多酚含量之高为万物之首,它能代表茶的本质。 屠幼英、乔德京编写的《茶多酚十大养生功效》选择了茶多酚及其氧化物茶色素防治人群健康风险、普遍性强的疾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病、癌症、肥胖、糖尿病、口腔疾病、过敏等。

    • ¥17.9 ¥26 折扣:6.9折
    • 养胃三杯茶你会喝吗
    •   ( 544 条评论 )
    • 吴大真著,良石整理 /2016-12-28/ 中国人口出版社
    • 本书有一部分内容是进行中医理论知识方面的阐述,告诉读者为什么喝茶能够养胃。不过大量篇幅内容都是在介绍实战操作经验,告诉大家如何以茶疗法治愈胃病。比如,本书中说道:山楂蜜茶可治脾胃虚弱,陈皮茶可治脾胃虚寒,山神莱陈茶可治胃痛,双冬茶可治嘴唇干裂,绿梅茶可治胃胀气,玳玳姜片茶可治呕吐,乌梅芡实茶可治腹泻等。可以说,很多肠胃疾病都可以从书中找到适合的茶 饮。另外,本书还从不同人群、不同季节、不同体质等角度讲述了茶的喝法,使读者真正掌握科学饮茶的方法。

    • ¥26.3 ¥3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