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编写中有几个突破: 1. 本书对金融会计核算对象的内容、核算的原则、会计报告的格式内容、会计报表附注等都是按新会计制度来编排的,突出了一个"新"字。 2. 本书将金融业各部门的会计统一起来,对所有金融业务进行核算,业务覆盖金融全待业,除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之外,还包括租赁、资产管理等以前教材很少涉及的内容,力求把金融全行业的业务核算都囊括其中,突出了一个"全"字。 3. 本书是以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全面介绍我国金融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为详尽地反映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基本业务及其核算处理之外还增加了电子化的内容,体现了金融电子化。
本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写,共分4篇。篇介绍了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知识。第2篇主要讲解商业银行业务核算,包括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现金出纳、外汇、联行往来业务的核算,以及社会支付结算业务和金融企业往来业务核算;第3篇主要讲解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核算,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业务的核算;第4篇主要讲解金融企业的损益与财务报告,包括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的核算,财务会计报告及财务分析。本书突出实务的特点,针对理论性的内容编写了大量的例题,帮助会计人员理解新准则精髓。
本书在借鉴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会计管理活动论”这个中国原创性会计学说、行为金融学以及制度经济学作为主要理论依据,突破会计学主流将会计定义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假设,通过考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金融资产规模、金融资产收益、盈余波动性、市场流动性、股票价格波动等变量的关系,在微观层面就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项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后果、以及对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机制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深入理解会计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评介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后果以及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机制,对于改进会计准则和加强金融监管具有参考价值,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