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化解*次危机的经验总结,全面土改让总人口88%的农民脱离了城市现代化危机,回归传统小农经济,由此形成了多样化的面广量大的实体经济,得以让民国延续下来的高通胀实现了软着陆,成功化解了危机。化解*次危机的成功经验,成为构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初依据。此外,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获取独立主权之初,都遭遇了类似的危机,归纳中国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性意义。
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 塞勒为行为经济学再度摘得了诺奖桂冠,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行为经济学并不多用复杂的模型和高深的理论来分析经济问题,而是交叉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真实世界,将传统经济学中理性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用的理性人,还原成现实生活中非理性的、有情感的、受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影响甚至支配的 有血有肉 的人,因而被称为 更人性化 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修订本)》用通俗化的语言和生活中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行为经济学的真实魅力和人性光辉,书中对近百条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用五十多个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的小故事帮助读者理解那些常见的 非理性 之谜,以避免落入非理性行为的误区,每章之后更有详细
伯克希尔的成功起源于巴菲特和芒格超强的投资能力,但是伯克希尔模式的成功已经超出了金融投资的范畴。本书作者既是金融业从业人士、投资人,也是伯克希尔的股东,长期研究并跟踪巴菲特、芒格和伯克希尔,并参加过2013年和2016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在书中,作者向读者详细介绍了伯克希尔的整体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
本书选择了2005-2015十年间,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人才计划 15-20名学员的人物故事,以作者自述的形式,回顾个人在时代背景下、在乡土社会中,青年人的成长经历,并在与土地、与乡村、与农民的互动中,反思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甚至社会变迁的关系。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 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 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列入“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22年是《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30年来,《摆脱贫困》以其蕴含的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等一系列思想,以及精准扶贫等理念在指导我国落后地区脱贫致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收录了《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上的论文和主要观点集萃,对于在新时期深刻感悟《摆脱贫困》一书蕴含的真理伟力和思想伟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行稳致远,书写好新时代农村幸福生活新答卷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深度访谈了杭州创投界极有号召力和代表性的15位创投人,旨在通过他们的创投故事,描绘出杭州 双创 热潮下投资人的经验和思考. 本书精选的人物有:目前国内*知名投资人之一龚虹嘉,他通过投资海康威视,收益逾2万倍;联合创办了头头是道并成功投下360、今日头条、乐刻运动等独角兽企业的曹国熊等;华睿投资宗佩民、浙江赛伯乐创始人陈斌等创投界元老 展示出这些 创投老兵 对于时下创新创业环境和新趋势的见解。
《中国经济2023:基本盘与新动力》在剖析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梳理未来经济动向与发展新亮点、新机遇。 全球经济面临衰退,中国经济也迎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福卡智库早在20世纪末便指出支撑中国经济 起飞 的 5 1 动力 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房地产、资本金融 改革开放;如今中国经济迎来新旧动能转换, 5 1 升级为 6 1 大基建、后工业、新能源、新三农、数字化、绿色化 世界经济安全岛地位,这些将支撑中国经济再 飞 30年。 本书实证丰富,分析透彻,以风趣直白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今后支撑中国经济 再起飞 的 6 1 新动力,适合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组织编写,紧扣党中央对2024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内容,从多层面、多角度、分领域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全面系统解读。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翔实的数据深刻分析中国经济当前形势、增长态势和长远大势,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辅导读物。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改变产业格局。本书关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产业创新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创新模式问题,即人工智能引发产业创新的方式或途径;二是创新激励或扩散问题,即市场竞争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扩散。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本书首先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产业创新的一般理论机制。其次深入研究了信息流智能推荐、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三个行业案例。最后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以机器学习为主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扩散规律,尤其是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本书可供经济理论研究者、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及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人士参考。
本书曾经荣获中国大学版协优秀畅销书二等奖,也曾荣登当当网同类图书销量排行榜前列,而这次修订着重于助力大学生接受现代企业管理教育,能够为其进入企业后为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申创政府质量奖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政府质量奖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质量强国、促进中国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举措,而政府质量奖评审的依据是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这两个文件的知识体系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基本一致,因此本书定位是坚持满足经管学科大学生和众多由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社会各界人士对基础的、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的需求。本书的着眼点在于将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本教程在充实技能训练内容的同时,增加了链接政府质量奖内容
本书收录了从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研究的学者们2016 2017年以来关于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创业管理、创业人力资源创新、企业金融创新、企业财务创新、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章至第四章主要是对资管新规进行解析,内容包括资管新规发布的背景、资管新规的核心要点、资管新规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以及资管新规下非标业务的转型和发展。第五章至第六章主要分析了资管新规对银行资管机构带来的挑战,尤其是机构的变革和调整。第七章至第八章分析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问题,包括过渡期延长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资管机构如何应对延期后的整改、落实和转型。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主要分析了面对资管新规带来的净值化转型,资管机构可以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式熨平净值产品带来的波动。
安全、稳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基础。本书重点分析了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趋势,现阶段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研究了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战略重点,分类分业施策防范化解产业链外迁风险,推进产业链 强、补、畅、护 的主要思路。书中还以纺织服装、钢铁、新型显示和高端医学影像装备等重点产业为例,提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方向和举措。本书对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武力、荣文丽所著的《当代中国经济》以中国60余年发展历程为切入点,重点阐述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展示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探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和经验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问责是一个包含着不同问责体系的制度群,对政府责任的期待具有权力约束和有效官僚双重目标,需要发展兼顾底线控制和绩效提升。
本研究以一个中心(智能化),两重效应(代际效应和提振效应),八个维度(制造业发展质量维度)为主线,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由 工业4.0 智能化变革带来的产业发展质量变化的机理问题,并以五条路径(技术路径),六点对策(提升发展质量)为辅线,探析了 工业4.0 影响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路径,进而得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通货膨胀、房价高企、汇率升值、战事频仍……波谲云诡中,一切乱象追根溯源,有其发源地。 本书,从证券市场,到中国经济;从货币战争,到国际风云,直至晚清以来的历史盛衰。全书高屋建瓴、视野恢宏、分析深刻,全面涉及经济、政策、时事、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全书不仅抽丝剥茧般厘清复杂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而且点明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和个人的应对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更是从混沌中看到光亮的希冀所在。 本书作者占豪,著名财经评论员,浙江卫视“占豪视点”专栏作者,系畅销书《黄金游戏》作者。该书发行三年来,销量超过70万册,屡次获得“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