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过程中的水利和土地问题,所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受到全国政协、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的重视。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国际和国内情况来看,长期使用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等传统宏观调控作用已经不大,必须有重大针对性改革以及发展战略举措,而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土地资产,增加8亿农村户籍人口收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拥有更好的宏观调控的条件和环境,完全可以通过改革使土地价值化、资产化,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可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产。 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对国外调水经验、国内热议的几种调水设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水的成本与风险
一直以来,我国能源资源呈“西富东贫”分布,而消费则“东多西少”,能源生产与消费呈逆向分布。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理顺关系、制度创新,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西部逐步实现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工程院编写的这本《西部能源开发战略》是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系列丛书之一。该论坛以“西部能源开发战略”为丰题,以共解西部能源町持续发展瓶颈、共商西部能源可持续发展格局、共探西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宗旨,围绕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等多方面进行理论阐述,从现代煤化工、煤炭、水资源、油田等不同领域进行了学术研讨,提出了可行的西部能源开发思路,形成了更加有利于西部能源开发的共识,将为制定我国能源发展的
旅游业在中国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认识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空间格局演变、发展规律及其功能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王淑新著的这本《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空间格局产业
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中西部经济发展缓慢,东西差距越拉越大的一个重要根源。中西部要尽快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实现本地区的经济振兴,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中西部地区由于观念、体制上的惯性,再加上现实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环境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要远比东部难得多!要推动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全面、系统地对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经因素,包括观念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法律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等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理由,本书特选《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为题,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通过研究能够对推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中西部经济振兴,缩小东西部差距有所裨益。
该书以2010 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研究背景, 在科学界定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内涵基础上,立足新疆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资源型经济、投资拉动型经济、绿洲经济、区域发展不协调、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等基本特征, 提出新疆应充分利用三个优势发展三个战略的思想, 为新疆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
李阳著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运用金融深化理论,系统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问题,并主要就政府在其中的行为作用进行了探讨。本书从梳理金融深化中政府行为相关研究理论入手,以此为基础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全国及东部、中部地区进行比较。在借鉴国外落后地区开发和农村金融体系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中政府行为的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并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本书首先回顾与评析了金融深化中政府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探讨了金融深化的一般理论、农村金融理论、一般政府行为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关指标对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在总量、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与东、中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
旅游业在中国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认识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空间格局演变、发展规律及其功能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王淑新著的这本《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空间格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