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
    •   ( 24 条评论 )
    • 杨发仁 主编 /2005-03-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紧扣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在阐述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问题、“三农”问题、科技与制度创新问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外开放问题、社会人文环境建设问题以及社会政治稳定问题。对各个问题的论证,都力求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与民族地区的问题及民族问题的分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突出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相互关系这个主题,而且始终注意了把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

    • ¥8.1 ¥18 折扣:4.5折
    • 大国之策(调水改土与世纪复兴之路)
    •   ( 102 条评论 )
    • 周天勇等著 /2020-07-17/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过程中的水利和土地问题,所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受到全国政协、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的重视。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国际和国内情况来看,长期使用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等传统宏观调控作用已经不大,必须有重大针对性改革以及发展战略举措,而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土地资产,增加8亿农村户籍人口收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拥有更好的宏观调控的条件和环境,完全可以通过改革使土地价值化、资产化,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可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产。 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对国外调水经验、国内热议的几种调水设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水的成本与风险

    • ¥41.7 ¥68 折扣:6.1折
    • 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国际比较
    •   ( 7 条评论 )
    • 幸强国 著 /2006-05-01/
    • 本书采用精选的国际案例,从此较的角度透视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重在启发,反对照搬。在研究过程中,使作者深感震撼的是国际案例中有许多共同的经验。例如,跨越式发展一定要有优良的法制环境,高度发达的教育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三者才能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宏伟工程。这些道理表面上已经成为共识,但并人人能从挑战,甚至从危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联系国际案例来理解,就成为栩栩如生的训诫。如果站在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决策者的角度,这些道理就会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达到一种“饱经风霜”的感悟。西部跨越式发展,历史任务重,现实性强,跨度大,无论笔者努力如何,难免挂一漏万。由于西部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只能展现一个时点的剖面。

    • ¥12.4 ¥18 折扣:6.9折
    • 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攀枝花
    •   ( 54 条评论 )
    • 郑有贵张春鸿 主编 /2013-12-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本书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的重点项目,是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人员历时三年完成的对攀枝花钢铁基地的调研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名誉会长董志凯对此书的评语是:该项国情调查报告全面考察了攀枝花的建设历程,重点在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半个世纪攀枝花的变迁,是迄今以来这一领域少见的、全面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反映了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我国集中力量配置资源的经验,企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经验,在经济建设中技术创新、城市设计创新、铁路修建技术创新以及建设者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等,均是以往研究中罕见的,许多内容非亲自深入难以知晓。报告对三线建设中一些原则和体制的研究探索,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同时采用吸收了近年相关研究成果。这些内容

    • ¥51.3 ¥65 折扣:7.9折
    • 贫困与反贫困:西部贫困县基本公共服务与扶贫开发联动研究
    •   ( 9 条评论 )
    • 李雪峰 主编 /2016-02-0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人群。贫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包括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莱宾斯坦的“临界小努力”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从不同角度对贫困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解读。但无论是认为贫困因人力资本投资匮乏,认为“贫穷是基本能力的剥夺和机会的丧失”,还是认为循环积累导致贫穷,似乎所有理论的终实现都指向一国政府的价值判断与执政能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就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尤其是从“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我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为世界反贫困做出了巨大贡

    • ¥29.2 ¥39 折扣:7.5折
    • 东西部经济合作论
    •   ( 1 条评论 )
    • 靖学青 编著 /2002-06-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西部大工发是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整合区际经济利益关系,以达到全国区瑾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本书关于东西部经济合作问题的探讨,是在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近两年的背景下展开的,试图通过东、西部经济联合和合作,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人才、体制上的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东部地区应有的贡献;同时,东部地区通过东西部经济合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利用西部开发的各种条件和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和壮大自己,取得更快和更高层次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是一本仅仅探讨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实证研究著作,同时也概括、探讨了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理论框架,因而是一本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证研究的论著。

    • ¥19.8 ¥25 折扣:7.9折
    •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
    •   ( 64 条评论 )
    • 朱廷珺 等著 /2015-06-01/ 人民出版社
    • 产业空间布局与转移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界的前沿理论问题,如何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科学发展是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以探寻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旨,以欠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文献回顾→现实问题描述→理论框架构建→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技术路径,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动力机制和效率。在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模型基础上,在微观层次构建异质性企业空间布局和转移的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在考虑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不同动机基础上,形成“推拉”模型;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建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评判指标体系;计算了西部地区省市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指数,并将其值划

    • ¥17.1 ¥38 折扣:4.5折
    • 中国西部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研究
    •   ( 17 条评论 )
    • 胡小平 主编 /2006-06-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所谓动态,是指小康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康标准也会不断提高。以我国人均GDP为例,从2000年的800美元到2020年的3000美元左右,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标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未来的小康标准还会提高。所谓相对,是指相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而言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一定时期里,通过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居于前列,就可以说达到了小康。

    • ¥13.6 ¥19.8 折扣:6.9折
    • 西部大开发的绿色精讲道路
    •   ( 8 条评论 )
    • 王松霈 主编 /2007-06-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进行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步骤,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书以新兴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分析时代特色入手,针对当代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矛盾,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规律性。目的是提出一条新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切实推动西部和我国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27 ¥36 折扣:7.5折
    • 人力资本水平与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
    •   ( 15 条评论 )
    • 殷红霞郑毅敏 著 /2017-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为研究主题,首先从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 教育入手,分析教育机会分配和获得对西部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其次,在西部农村青年人力资本分布的现实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对西部农村青年职业获得、职业选择、职位上升等方面的影响;再次,用代际职业流动的实际数据和案例,说明人力资本水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西部农村青年职业流动的制约;*后提出扩大受教育机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农村青年的职业选择和流动能力的政策建议。

    • ¥26.4 ¥48 折扣:5.5折
    • WEST CHINA PANORAMA(走进西部)(精)
    •   ( 8 条评论 )
    • 黄卫 编著,王燕娟 译 /2002-01-01/ 外文出版社
    • Situated in the central patr of the Asian continent,the westem region of China is on the roortop of the world.With and area larger than half of Europe,is has a favorable geographical location.From west China,one can easily travel westward to reach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even Amsterdan in Europe.It adjoins Southeast Asia and the South Asian subcontinent in the southwest,and the Beibu Gulf and South Chian Sea in the south.The region encopmasses one-third of Chian s administrative regionns-Shaanxi,Gansu,Qinghai,Sichuan,Yunnan and Guizhou provinces,Chongqing Municipality,and the Ningxia Hui,Xingjiang Uygur,Guangxy Zhuang,Inner Mongolia and Tibet autonomous regions.Covering 5.4 million square km.west Chian equals 56 percent of the nation s total land area,and supports a population of280 million,or23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total. To get to know west China,begin with its most famous waterways,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both of which have nurtured the country s 5,000-year-old civilization.Taking melte

    • ¥31.9 ¥58 折扣:5.5折
    • 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
    •   ( 19 条评论 )
    • 樊明 /2015-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失调既有全国层面的制度政策因素,也有中西部的区域因素。中西部的改革开放本相对滞后,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带的农业自然条件缺少国际比较优势,面对全球化尤其是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既要克服全国层面的制度障碍,还要针对中西部的特殊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本书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中西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

    • ¥66.7 ¥89 折扣:7.5折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西部经济
    •   ( 1 条评论 )
    • 吴海鹰 著 /2006-04-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方面成效显著。然而,东西部地区利用FDI的水平严重不平衡。本书是对FDI与西部经济增长关系的系统研究。通过分析FDI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FDI与西部贸易、就业等领域的关系,探讨了FDI对中国西部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西部的区位特征和产业特征出发,讨论了西部地区吸引FDI的特点,以及制约 FDI流入西部的种种因素,并对中国各省区外商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本书通过立足西部,系统地研究FDI对西部经济的影响以及制约FDI流入西部的种种因素,力求为认识西部地区利用FDI的作用,以及增强西部地区对FDI的吸引力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全书的几个主要章节都由实证研究构成,对各方面问题的分析都是在中国不同区域的比较中展开的。丰富的实证研究和区域比较分析成为本书的突

    • ¥25.3 ¥32 折扣:7.9折
    • 中国西部人力资本比较研究
    •   ( 1 条评论 )
    • 阎淑敏 著 /2006-05-01/
    • 本书通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考察,分析了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贡献,通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宏观和微观分析,以及与东、中部地区的比较,剖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探讨了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及合理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本书的“西部”是指中国西部的十个省市,包括新疆、西藏、贵州、甘肃、宁夏、陕西、云南、 青海 、四川、重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重庆于1997年3月14日设立直辖市,因此在此之前的部分的统计资料如果在统计年鉴中无法获得,由与四川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

    • ¥21.3 ¥27 折扣:7.9折
    • 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
    •   ( 735 条评论 )
    • 曾培炎 /2010-03-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西部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在这片广袤大地上,聚居着三亿多勤劳善良的各族人民,蕴藏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对于西部,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曾经在那里生活工作了16个年头,西部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1962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一家研究所工作。1965年,为响应备战备荒、建设“大三线”的号召,我所在的部门整体搬迁到西安。从大上海到西部古城,我领略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质朴厚重的民风社情、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时也感受到了西部民生多艰的一面。那时我常想,我们这代人能为西部做些什么?然而身处那个特殊的年代,虽有报效祖国之心,也只能是一种热切的期盼和美好的憧憬。

    • ¥38.6 ¥58 折扣:6.7折
    • 潜藏的力量——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
    •   ( 5 条评论 )
    • 李澜 著 /2006-10-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全书的主要观点聚焦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独特作用,重点加大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回报,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女性摆脱贫困、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首次论证既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又体现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特点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三式二型”开发方案;并针对地区经济增长与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改善并不能自然或自发结合的基本现实,系统构思倾斜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宏观政策制定与实施,提出营造有利于农村女性发展的人文环境的主要构想,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转变,有效地提高农村女性人力资源质量提供既具有理论创新性,又具有实践可行性的参考依据。

    • ¥17.3 ¥22 折扣:7.9折
    • 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   ( 8 条评论 )
    • 徐承红 著 /2006-06-01/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中“生态经济与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子项目资助课题。本书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论基础之上,研究发展产业集群与促进西部地区竞争力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如何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并就这一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供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对区域竞争力和产业集群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讨论了区域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和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的评价和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概念、本质的看;还包括对产业集群概念、竞争优势、特征、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及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研究如保发展产业集群来提高西部地区的竞争力。

    • ¥14.5 ¥18 折扣:8.1折
    • 法治视野下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   ( 7 条评论 )
    • 徐丽媛 /2016-11-28/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中部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贫困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总体上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至今发展不快,且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存在高度的重合,90%以上的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中部贫困地区130个贫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1323.03万余人,占其总人口的19.14%,占中部六省贫困人口的49.57%。马克思说: 竞争是挡不住的洪流。 竞争有利于倒贫困地区改进发展模式,提高地方政府执政水平。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中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和持续发展,培育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关键。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其现状如何,各贫困地区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何在?这些都需要详细系

    • ¥57.4 ¥68 折扣:8.4折
    • 西部大开发中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   ( 40 条评论 )
    • 胡新惠调艳郑耀群 著 /2015-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在梳理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动态演进及现状的全面客观评价,研判了新时期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投向,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和意愿,结合西部地区目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问题,提出西部地区产业在国内外产业转移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势下的产业承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方向、空间布局及其保障措施建议等,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地发展。

    • ¥124.8 ¥158 折扣:7.9折
    • 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环境研究
    •   ( 5 条评论 )
    • 尹双庆 主编 /2006-05-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实施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重要成就。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西部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长足发展,西部社会发展领域的诸多问题甚至有进一步突出的趋势,例如贫困人口及失业率问题、城乡差别问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而且它已经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此,营造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完善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西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新的主张。

    • ¥28.8 ¥36 折扣:8折
    •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含光盘)
    •   ( 7 条评论 )
    • 姚慧琴任宗哲 主编 /2007-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主编单位组织西部学者群体历时一年之久,总结了西部大开发的成果与经验,尤其针对2006年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与预测。它把西部经济发展研究的学术活动推进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不同的角度对西部开发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 ¥43.5 ¥5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