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WTO协调环境贸易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计量学院申进忠老师数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全书对WTO协调环境贸易关系的构架、实践做法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做了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对于我国贸易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住宅产业面对入世,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机遇面前抓住不放,在国外的强手面前处变不惊,能尽快同国际接轨,是该书贯穿的一条主线。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住宅产业的过去和现在;分析了住宅空置的原因和合理的空置界限;结合实际研究了商品住宅的价格结构和房价趋势;就住宅金融在入世后的框架结构提出了构想。在外资料的比较中研究了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问题,预测了住宅产业在21世纪中前期的发展趋势。从微观的角度,对住宅的开发、住宅的价位、住宅的买卖,购房的贷款、保险等都有充分的论述。 本书对房地产的开发商、建筑施工单位、银行及广大购房者必然会给以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与贸易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一起,成为保障WTO顺利运行的机制。TPRM不仅是WTO的透明机制,更是WTO的监督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硬”监督相比较,TPRM的“软”监督由于没有法律约束力而更容易被成员所接受;由于TPRM监督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它不仅影响着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更是直接影响了成员之间贸易政策协调的国际过程。因此,对TPRM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已有TPRM研究选取的法律视角不同,本研究从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TPRM,这样,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TPRM的贸易政策效应问题。要深入剖析效应问题,必须对TPRM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有深刻的认识,而这两者又必须建立在TPRM应该继续存在这一基础上。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框架包括TPRM的产生原因、运行机理、对成员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效应等。 T
本书收集了2002年9月12-13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视角的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讨会的论文资料。该研讨会由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联合举办,来自世界四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操作部门和政府部门的专家以及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各国在管理跨境资本流动方面的经验,从而为中国在新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在未来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提供较为清晰的脉络。
本书旨在研究加入WTO之后,企业的经营创新问题。其中探讨了创新的流程、创新的任务、创新的技法,以及战略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比较实用的方法、手段。 本书立足于现实性、新颖性、可操作性三大原则。所谓现实性,是指内容立足于加入WTO之后的中国国情,面向世界现实,探讨企业创新的紧迫性与方针方法;新颖性是指在国际流行的创新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和新见解;可操作性,指本书是一本应用理论读物,其内容何操作使用。
在WTO框架下,产业政策的空间发生了明显变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经济法制的需要,在涉及靠前贸易时,还要考虑与WTO规则的关系。本书旨在为中国产业政策与WTO规则的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反倾销的法律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反倾销案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反倾销争端的专家小组报告和上诉机构报告的研究,对理解和运用《反倾销协定》,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准则,应对反倾销调查和防止外国产品在中国倾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收录了从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欧盟发起的3起反倾销争端,援引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报告,分析争端案例,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