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经济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使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中国如果要趋利避害,保证自身的经济安全,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会为世界各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各国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的挑战。本书拟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安全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的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 本书共分三章,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安全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 中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的对策来论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安全。
本书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部分“理论的突破”对原工业化理论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研究,在肯定这一理论的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该理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本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 第二部分由第二至第六章组成,分别讨论了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地理分布、兴起的条件、组织形式,并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讨论中欧和东欧的“农奴制再版”下的原工业化。 第三部分由第七至十章组成,探讨了原工业化为工业化所做的各个层面的准备以及向工业化过渡的方式。其中对原工业化向工业化过渡的失败及其原因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工业化启动之后某些地区原工业化的继续存在和功能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分析对欠发达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993年,法国的一位政治观察家出版了一本《二十一世纪属于美国》的专著,认为二十一世纪仍然是美国称霸的世纪。针对这种观点,法国参议员、著名政论家比亚内斯用大量的事实予以了坚决的反驳。比亚内斯在本书中科学地分析了五大洲各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极的世纪,世界的中心不只是在华盛顿。未来不属于美国。?
本文集反映了作者近两年学术思考的轨迹,印下了作者在经济学园地里漫步的足印,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梦:“经济学,应该是诗”。正如作者所言,自然有自然的美,思想有思想的美,语言有语言的美。清晨林中之鸟语,雨后空谷之瀑声,何等之美!经济学的话语,难道不应该也是如此?经济学是思想。思想是语言。真善美,原在天地间,也在思想中。思想也是美的,语言更应该是美的。经济学的思想,是语言(包括数学语言),自然也应该是美的。美中就有诗。诗中蕴涵美。经济学,应该是美,也应该是诗。
东亚的崛起,对整个世界来说不啻一场巨大的历史冲击,不仅大大改写了持续上百年的原有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而且还打破了长期流行的东亚文明将阻碍经济进步的“神话”,创造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成为现今条件下强国富民之策的典范,从而向世人宣告:现代化并非西方化,文明并非只有一种模式约翰奈斯比特指出,东方崛起的*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
墨西哥是早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第三世界国家,研究它在20世纪80年代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变化,对于探索发展中国家有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战略选择具有特殊意义。本书以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为研究重点,深入分析了战略转变对墨西哥国家主权及国内社会和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关系,以及政治自主和经济开放的关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