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昇先生曾于1967年至1968年间在香港新亚书院先后开设 中国社会经济史 与 中国近代经济史 课程。作为经济史研究的权威名家,全先生在对中国自远古直至近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中,以宏大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征引了丰富的史料和详尽的数据,并引入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以西方社会及其经济状况为参照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对历代人口变化、农业生产、财政税制、工商贸易、货币金融、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情形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数千年间经济发展与社会演进的大势,而且对明清直至近代的重大历史转型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剖析。本书由新亚书院毕业生叶龙先生据课程笔记整理而成,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解释与补充。
货币的花朵也许开得无比灿烂和美丽,但不要忘记根茎下面也许只是一堆肥料而已。 金融安全问题从来就在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和被少数人有计划地误导和隐藏。这有点像和迷雾中的吃人的鬼怪打交道。因此,大多数人的“金融安全”不过是“羔羊的安全”和“蚂蚁的安全”而已。大量的、复杂的统计方法和高等数学的西方经济书籍,就如同故意写得让患者看不懂的拉丁语诊疗书一样,让本来只用一句话就能解释金融危机的实质,却会演变成一场只有少数人有资格参加的“辩论”,或更是少数人能够“成功”并影响实际社会运作的“学术活动”。 没有老百姓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没有老百姓理解金融市场一个百分点的意义;没有老百姓理解金融监管的严肃性对自己有何实在的作用;没有老百姓理解资金流动周期如何制造出金钱;更没有老百姓理解“美元”
2003年6月,浙江省委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多年来,“千万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浙江省的“千万工程”作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的广泛关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继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本书共四章,包括“千万工程”的实施背景、“千万工程”的理念和方法、“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千万工程的浙江实践等内容,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千万工程”的
在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中国也产生了近代的金融业,钱庄、账局、票号都是中国近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主要业务是货币兑换、存放款及发行小票等其他项目,功能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它们既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各自的差别,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它们特殊的经营方式和发展轨迹也是中国深厚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本书对居民用电领域的递增阶梯定价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首先给出阶梯定价内涵(包括概念、特点、形式等)和相关文献综述,使读者对阶梯定价及其研究方法在理论上有一个较为基本、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接着,论文分析了阶梯电价在居民用电领域的实施背景、现状和影响因素;然后,重点研究了递增阶梯电价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原因;最后,则从福利视角,研究递增阶梯电价所带来的再分配效应和效率损失,并进一步研究了峰谷与阶梯相组合的定价形式所带来的影响。
......
《中国的土地和劳动》是托尼在中国调查研究后撰写的一部著作。作者把他研究英国社会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对中国状况的研究。该书初版于1932年,当时在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蒋廷黻盛赞该书的价值,并节译其中的部分在《独立评论》第36、38号上发表。也有学者认为该书“是外国人考察中国问题很深刻很有效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断定它“有较为存在的价值”。该书在西方学界也影响深远,至今仍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一部重要参考文献。从史学史、学术史的角度看,托尼的这一论著及其主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上承西方学术传统,同时又极大地影响到后来西方乃至中国学界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企业竞争胜败的关键所在,这已是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企业面对的是全球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是必然的趋势。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要在严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唯一的途径就是充分开发、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本书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视角,结合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以企业组织的实践为导向,阐述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可操作的方法。内容涉及:工作生活质量和提高生产力、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测试、员工培训与开发、职业计划和职业管理、绩效评估、报酬系统、人力资源会计、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案例等方面。本书十分适合管理类院校、商学院等相关专业和MBA的教学所需。也十分适
该书选集了从古希腊到1860年代的亚里士多德、色诺芬、托马斯·阿奎那、尼科尔·奥雷斯姆、卡罗律斯·莫利诺斯、让·博丹、安东尼奥·塞拉、托马斯·孟、威廉·配第、菲利普·威廉·冯·霍尼克、理查德·坎蒂隆、费迪南多·加利亚尼、大卫·休谟、弗朗斯瓦·魁奈、安·罗伯尔·雅克·杜尔哥和约翰·冯·尤斯蒂等十六位作家的著作,集中体现了西方国家早期经济思想。
《欧洲商贩史》主要包括15-17世纪间的小贩业与主要贸易、18世纪——返回地区、18世纪南欧的书商网络与书贩、一种有弹性的类型学、在村落中——巡回的理由和支撑巡回的结构、信贷和社会关系、小贩业的衰亡、
《经济:中国关税问题》内容包括靠前章导言;第二章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之沿革;靠前节国定税率时代;第二节协定税率时代;(甲)进口税之协议;(乙)出口税之协定;(丙)沿岸移出入税之协定;(丁)子口税之协定;(戊)吨税之协定;(己)边境进出口各税之协定;第三章中国海关行政权旁落之由来;靠前节外人管理海关之由来;第二节海关组织及其行政范围之变迁;第三节外人管理海关之利害关系;第四章中国现行关税制度之缺点;靠前节进口税制之缺点;第二节出口税制之缺点;第三节沿岸移出入税制之缺点;第四节子口税制之缺点;第五节常关税制之缺点;第六节厘金税制之缺点;第七节吨税制之缺点;第八节货物免税制之缺点;第九节陆路贸易税制之缺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