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试卷由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组专家依据新变考情和全新法规精心挑选和编写而成。全套试卷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5套精选真题。从初级会计考试真题题库中精心挑选组合而成的5套真题,全面贴近考试要求,充分覆盖考试考点。 (2)2套上机题库。由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研究组百位专家结合新大纲和新变考点全新打造的2套“上机题库”押题试卷,全面预测考试方向。 (3)1本考点精析。结合教材和大量真题提炼出来的高频考点盘点,更有考点精心分析,冲刺路上“一本在手、过关我有”! 本套试卷同步赠送“过关无忧计划”7项增值产品:微信做题、手机软件、电脑软件、思维导图、直播互动、专题资料、千人备考QQ交流群,让考生“刷题无忧、理解无忧、解惑无忧”,冲破考试障碍,考试快速通关!
1.立足*考情 2.体例结构合理 3.内容覆盖全面 4.题目权威新颖 5.强强联合,超值赠送 专门针对2013年9月初级会计职称无纸化考试编写 独家上机考试模拟系统和3000道模拟试题随书赠送
本书以新版教材和考试大纲为编写基础,对2009年教材*变化部分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帮助考生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和变动点。 本书由“学习导读、同步辅导及练习题库、主观题演练、实战演习”四个部分组成。“学习导读”部分对《初级会计实务》近三年考点、命题规律、解题思路等内容作了系统的介绍。“同步辅导及练习题库”部分按《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体例编排,每章分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考试大纲基本要求,本章同步辅导,本章练习题库,本章练习题库参考答案及解析等内容。“主观题演练”部分例举了一些经典的主观题。“实战演习”部分收录了两套模拟试卷。 购正版书,获超值回报¥200元+答疑!¥200元=10元面值学习卡+考前一周语音串讲(价值100元)+模考试题精讲班(视频,价值90元)!
201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将于2010年5月15、16日举行。应读者要求,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2009年度的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编辑成册。同时,本书还收录了2008年度、2007年度和200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关科目的试题及参考答案,供有关人员在学习、研究中参考。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印发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级)。为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更好地复习备考,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组织专家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确定的范围修订、编写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法规汇编》。
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中、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与2007年相比,一是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讲解的出台,新准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在考试中会进一步加大难深度,二是增加了*所得税等经济法规的内容。 本套丛书包括会计职称考试的5个科目,分别是初级会计职称的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与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与市场上大量名目繁多的辅导书及参考资料相比,它体系完整、讲练结合,旨在从重难点理解、典型题目解析、全真模拟试题实战练习等多方面作全方位帖身指导,在考生理解和掌握重要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应试技能的辅导,以解决大家复习好却考不好的难题,并且教师在设计题目及讲解中注重突显新增加章节及变化的内容,可谓“内容齐全、讲练结合、模拟练习、突出应试”,将大大提高考试通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阅卷人精解历年真题 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针对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生,全书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的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本书在编写时将试题解析与考试大纲考点相结合,总结考试特点和规律,深挖命题规律,让考生全面了解试题的命题依据和解题方法,真可谓一本在手,考试无忧。另外随书超值赠送:资深注册会计师高分复习秘籍+环球网校培训课1000元全科大礼包,助考生一臂之力,赢取高分。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印发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级)。为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更好地复习备考,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组织专家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确定的范围修订、编写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法规汇编》。
本套丛书与同类辅导资料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精讲精练,一本好的教辅书不应该只是裁判,更应该是教练。只给答案,不讲原因是很多辅导书的一大缺陷。作完题后,仅对对答案,不分析原因,不力求改正,做题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本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编写者除给出标准答案、考点出处之外,还给出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精彩解答,这对于发挥模拟试卷的功能,提高读者的应试能力,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第二、高度保真,我们所编制的这些模拟试卷,体现形式和实质的双重保真。形式保真是指题型、题量、各章内容分布、考试时间与真实考试基本一致。实质保真就是试题的特点、试题的难度、考点的分布与真实考试基本一致。 第三、循序渐进,广大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序以及应试能力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