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促管:税收监管典型案例剖析》是税务干部学院的系列教材之一,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税收监管领域的典型案例,提升税务干部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由岳颂和王文清主编,汇集了众多税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为税收监管概论与近期新司法适用,主要阐述了税收监管的基本概念、分类、意义以及重点方向,探讨了税收监管智能化探索的路径与挑战,并对近期新司法解释在税收监管中的适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下篇则精选了税收监管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涵盖了虚开发票、出口骗税、骗取税收优惠、重点行业以及新兴业态等多个方面,通过真实案例的呈现和解析,使读者能够直观理解税收监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书不仅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更具备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不仅是税务干部提升
《财务主管税法必修课》是“纳税人学堂”丛书之一,主要向财务主管宣传税费政策、涉税常识、办税流程、税务风险、纳税信用等内容。以文件原文和政策解读等文字、图表、说明、案例为主,通过宣传税费政策、办税流程、税务风险、纳税信用等,让财务主管对公司涉及到的具体税收政策和业务流程了然于胸。
《以案促管:税收监管典型案例剖析》是税务干部学院的系列教材之一,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税收监管领域的典型案例,提升税务干部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由岳颂和王文清主编,汇集了众多税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为税收监管概论与近期新司法适用,主要阐述了税收监管的基本概念、分类、意义以及重点方向,探讨了税收监管智能化探索的路径与挑战,并对近期新司法解释在税收监管中的适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下篇则精选了税收监管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涵盖了虚开发票、出口骗税、骗取税收优惠、重点行业以及新兴业态等多个方面,通过真实案例的呈现和解析,使读者能够直观理解税收监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书不仅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更具备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不仅是税务干部提升
《企业法人税法必修课》是“纳税人学堂”丛书之一,主要向企业法人宣传财税领域重大改革部署、税收征管改革意见和税费政策整体情况和涉税风险提示等内容。以告知、提醒类的文字为主,通过宣传财税领域重大改革部署和税费政策整体情况等,让企业法人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的税收工作方向、安排部署,对税收政策有系统性、整体性的把握和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税源管理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我国税务机关基本实现依托“大数据”进行信息管税。身处“用数据说话”“靠信息管税”的时代,企业面临着靠前的财务信息“裸奔”和自身税务防控薄弱的尴尬局面,如何做好企业全面税务风险管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书以通过财务指导运营、降低涉税风险为指导思想,坚持“会计+税务+业务”三结合的原则,大胆地摒弃了传统的以主要税种为线索模式,而以具体业务流程为主线,通过详解企业的自查方法和涉税争议的解决思路,辅之以精选案例进行阐述,重点剖析36个关键节点的涉税风险,探析具体业务税收筹划的设计思路,加强企业“业财税一体化”管理,帮助企业寻求具体税务风险应对措施,从而做到“不早缴税、不多缴税”,实现“税负合理、风险可控”的税务管理目标。
本书为现行财产行为税11个税种的基本法律制度、征收管理规定、风险管理等内容的习题集。本习题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精选近700道习题,做到学练测一体化。以题促学,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财产行为税业务知识。二是多种题型全面覆盖,多角度理解重难点。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从不同角度理解财行税重难点。三是内容难易合理搭配,全方位掌握知识点。聚焦财产行为税实务与风险管理,贴近税收工作实际,难易程度搭配合理,有助于全面掌握知识点。
为满足税务干部业务能力升级学习培训的需要,结合税收实际工作,自主策划并每年修订更新“税务干部业务能力升级学习丛书”。丛书包括《通用知识》《综合管理》《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纳税服务》《信息技术》6个科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税务干部实际需求和发行部门的建议,今年做了一些调整。每个科目变成2本图书:一本知识体系册,一本习题册。习题册单独成书,满足税务干部提出的刷题需求,帮助税务干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①补充题目,原则上在原有题目的数量上扩充1-1.5倍数量的题目,题型包含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案例,扩充后预估题目数量:《通用知识》(1400题)、《综合管理》(1060题)、《征收管理》(1000题)、《税务稽查》(1000题)、《纳税服务》(920题)、《信息技术》(1120题)。整体题目难度按照易∶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以界定模糊性与明确性的概念作为切入点,探讨两者的嬗变过程、辩证关系及动态趋势。站在税收学和法学的视角,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本书可作为财税类院校研究生教材以及广大税务系统干部、税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税收理论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学习资料。
《数字经济时代的财税管理》由凌云著
陈兆鲲的《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1644—1911)》,是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是在E.R.A.塞利格曼的指导下,按照西方财政学理论梳理清代财政制度的早期学术著作。原书初版于1914年。全书共五章,前两章主要说明中华帝国的行政结构、区域规划、以及税收征收部门对收支的调整。后三章则分析了中国税收的三个主要税种,土地税、盐税和商品税。对于当时的欧美读者来说,其价值在于梳理了中国税收体系的事实,使西方人对非常具有迷惑性且毫无规则的厘金、盐税等税收机制有了大体了解。对于现代的学者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按照西方学术规则、应用西方财政学理论来分析税收制度问题,还在于它将西方财政学引入中国过程中的开创性以及对当时中外学术交流的反映。
陈兆鲲的《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1644—1911)》,是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是在E.R.A.塞利格曼的指导下,按照西方财政学理论梳理清代财政制度的早期学术著作。原书初版于1914年。全书共五章,前两章主要说明中华帝国的行政结构、区域规划、以及税收征收部门对收支的调整。后三章则分析了中国税收的三个主要税种,土地税、盐税和商品税。对于当时的欧美读者来说,其价值在于梳理了中国税收体系的事实,使西方人对非常具有迷惑性且毫无规则的厘金、盐税等税收机制有了大体了解。对于现代的学者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按照西方学术规则、应用西方财政学理论来分析税收制度问题,还在于它将西方财政学引入中国过程中的开创性以及对当时中外学术交流的反映。
本书按照章节知识点模块,分门别类归纳整理顺应2025年考试趋势的经典真题、改编题、新增知识点模拟题进行全面剖析,力求精要经典、提升考生复习效率。主要内容包括税法基本原理,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资源税,车辆购置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关税,非税收入等。
易错易混突破:针对易错易混重点突击,举一反三; 新增知识点突破:根据新增内容编写,直观清晰; 高频答疑解惑:总结学员共性问题,答疑解惑; 真题汇编及新解: 旧题新解 ,还原考试命题思路; 机考模拟实战:模拟套卷,查漏补缺。 激活码有效期 月底之前 里面的内容是考试之前能用 激活码有效期 月底之前 里面的内容是考试之前能用 激活码有效期 月底之前 里面的内容是考试之前能用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材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将税务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作为完善财税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战略考量,作为税务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基础性工程,满足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权威、专业、前沿、符合税收征管实际的税收知识的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学习兴税指导委员会、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了税务高等教育系列教材。税务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以税务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面向高等院校经济、财政、金融、贸易等专业学生,是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用书。本系列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财税理论为基础,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
本书聚焦于“个人所得税的居民行为效应”;基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制度背景,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国家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以调整、引导和激励居民行为为切入点;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为研究方法;以明晰个人所得税的劳动供给、创业和消费效应为路径;以期为进一步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劳动供给问题、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问题以及促进居民创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
本书涉及破产程序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各项涉税业务,包括破产企业涉税信息查询、税收债权申报与审核、破产财产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分配、破产企业领用和开具发票、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破产企业纳税信用修复、破产企业税收优惠、破产清算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等,精选了纳税人、破产管理人及财税工作者在办理破产涉税业务过程中遇到的162个问题,以情景问答、案例分析和政策解读的形式,分类阐述破产涉税业务相关的政策规定、实务操作及优惠措施等。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与税收优惠政策应用指引》以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有关税收法规和地方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本着“全面、准确、方便、实用”的原则,编录了截止2021年9月31日国家现行有效的各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与税收优惠政策及应用指引。
本书按照章节知识点模块,分门别类归纳整理顺应2025年考试趋势的经典真题、改编题、新增知识点模拟题进行全面剖析,力求精要经典、提升考生复习效率。主要内容包括税法基本原理,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资源税,车辆购置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关税,非税收入等。
本书以"个人所得税家庭经济行为效应研究"为题,基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制度背景,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家庭负债不断攀升,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国家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以调整、引导和激励居民行为为切入点,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为研究方法,以明晰个人所得税的劳动供给、家庭负债和消费效应为路径,进一步分析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个税效应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劳动供给问题和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问题以及家庭负债特别问题,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本书研究滥觞于清末的中国近代分税制思想,以时间为主线,分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前期、国民政府中后期四个时期,从分税制思想形成背景、主要内容、政策实践及特征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从工商税收发展、财政困境、西方分税制思想传入等方面分析每一阶段分税制思想形成背景基础;其次,归纳每一时期财政学者及财经官员关于国地收支划分的主要思想观点;第三分析每一阶段分税制思想对财政政策制定及实践的影响;最后总结每一时期分税制思想的主要特征。
2018 年度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税务师考试)将于 2018 年 11 月 10 日至11 日举行,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快速理清税务师考试教材的知识体系,牢固掌握重点难点,尽快熟悉考题类型,123 在线教育和税缘文化工作室共同推出《2018 年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精析及应试指南》丛书(以下简称《应试指南》丛书),约请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编写而成。《应试指南》丛书集线上、线下辅导为一体,深入细致解析教材重点、难点及变动内容,通过系统的习题训练,帮助考生夯实基础,把握解题逻辑,掌握应试技巧。 《应试指南》丛书依据 2018 年税务师考试教材,分为《税法(Ⅰ)》《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5 册,与其他辅导类图书相比,具有 3大特色: 1.
本书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国际贸易与海关业务中心林倩律师团队,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海关管理系李海莲教授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共分8个部分,第1部分界定了“贸易瞒骗”的概念和范围,明确了“贸易瞒骗”与走私、申报不实违规的边界与关联,确定了本书的研究对象;第2~6部分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呈现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律和我国台湾地区有关规定以及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对“贸易瞒骗”行为调查处理的30余个真实案例,及其相应法律依据;第7部分阐述了境外各国、地区对走私的界定及其法律责任,以及我国法律规定的走私及其法律责任,比较分析了各国(地区)法律和相关规定对走私的不同理解和责任差异;第8部分,归纳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和相关规定及判例对贸易瞒骗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比较了我
刘金涛编著的《环境保护税法全解析及计算申报实务》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保护税法全解析,就《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的重要概念及征税原理做了详细解析。第二部分为环境保护税计算申报实务,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方面,分别举例对计算方法及如何申报进行了说明。其中,申报部分分别从A表、B表角度,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申报填报说明及重要省市核定征收办法做了说明。第三部分为环境保护税对税务机关、纳税人的影响及应对建议,分别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角度,就环境保护税的影响及应对建议,谈了些个人看法。以期能对大家学习、理解《环境保护税法》提供些许启发或帮助。
《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1644-1911)》是作者陈兆鲲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是在E.R.A.塞利格曼等的指导下,按照西方财政学理论梳理清代财政制度的最早的著作。原书初版于1914年。全书共五章,前两章主要说明当时中国的行政结构、区域规划、以及税收征收部门对收支的调整。后三章则分析了中国税收的三个主要税种,土地税、盐税和商品税。对于当时的欧美读者来说,本书的价值在于梳理了中国税收体系的事实,使西方人对非常具有迷惑性且毫无规则的厘金、盐税等税收机制有了大体了解。对于现代的学者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按照西方学术规则、应用西方财政学理论来分析税收制度问题,还在于它将西方财政学引入中国过程中的开创性以及对当时中外学术交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