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华为公司基本法》已阐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数千员工现已认同它,并努力去实践它,在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级干部的接班人,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曙光。群体接班是企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保障。 ——摘自《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现在也遇到了新挑战,高质量发展要求兼顾产业链的效率和安全。 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联合撰写的这本书,围绕效率与安全两个维度,从宏观与产业、科技与政策、与国际多个层面分析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新形势下中国发挥好规模经济优势对促进产业链效率与安全的重要性。这也是继《数字经济:下个十年》《碳中和经济学》《创新:不灭的火炬》《迈向橄榄型社会》之后,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
《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共分三部分:部分宏观政策调整第二部分比较与借鉴第三部分改革与可持续性增长。
《报告2005》以世界经济现代化研究为主题。它采用经济时序分析、经济截面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世界经济现代化300年的历史进程,完成了过去52年131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归纳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26个事实和14个启示,拓展了经典的经济现代化理论,总结了广义经济现代化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建议,包括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运河战略和路径图等。报告完成我国52年(1950-2002年)经济现代化进程定量评价和34个省级地区20年经济现代化进程定量评价,同时完成对2002年世界131个国家和我国34个地区现代化指数的分析,为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大量信息。 《报告2005》反映了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剂量组目前的研究进展。世界经济现代化是动态的,中国经济现代化是复杂的。希望课题组能够不
《区域发展与政策》是作者多年教学及科研心得的总汇,其突出特点是密切联系中国发展的实际,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言“《区域发展与政策》将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中国的实践来论述和分析区域发展问题,力图为区域发展的学术理论奉上具有中国视角的解读”。其内容与西方相关著作明显不同,它把中央与地方关系、特殊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基本公共品均等化、招商引资等作为区域发展与政策的核心内容加以理论分析,反映了中国的区域发展中的主要内涵。该书非常贴近实践,不是在“象牙塔”里的坐而论道。 “区域发展与政策”是中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路径依赖,观察或了解中国发展的特点离不开对区域发展与政策的了解或研究,从中人们可以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既有理论提出的挑战,也肯定会感受到中国的实践对理论发展注入的
中国创新指数是针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开展的专门研究。它是以创新经济学的前沿理论方法为科学基础,基于发达国家的创新活动与战略研究的实践,深入我国现行发展阶段与地区全面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等目标的要求,创新能力建设方向,提高创新绩效,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速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本书提出我国创新能力建设的8大要素理论,并据此设计了我国31省市区的区域创新指数、制造业创新。指数、国际比较的创新指数,对我国2001-2007年的创新指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研究;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类型,创新主流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在金砖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中保持国家创新能力的相对强者地位。中国31省市区制造业
本书旨在全方位展示美国贸易救济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全景式反映近年来中美双方在“反倾销”、“保障措施”、“337条款”、“非市场经济地位”等领域的经典贸易摩擦案例,总结国内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教训以及“攻克”美国贸易救济制度的策略技巧和操作程序。对此,理性面对和合理正视中美贸易摩擦,要在思想上正视,在战略上重视,在战术上藐视,做到“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众志成城、知己知彼、据理力争、勇于抗辩、稳住阵脚,为我所用”。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篇共十一章,上篇阐述社区居家养老行业、养老设施及企业组织,中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设计规范、质控、信息、风险,下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人员、供应商、顾客、志愿者四类参与者。从社区居家养老概念开始,梳理了社区居家养老产业政策脉络,分析社区居家产业发展市场情况,研判了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趋势,以诚和敬社区驿站连锁化企业为例,系统介绍了社区居家养老集团组织架构、重点业务职能要求以及单点驿站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重点介绍了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标准化的编制原理。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书中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
《中国的生物经济:中国生物科技及产业创新能力国际比较》是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编写的,具有的性,《中国的生物经济:中国生物科技及产业创新能力国际比较》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的生物经济:中国生物科技及产业创新能力国际比较》告诉生物技术是一门高技术产业技术,通过《中国的生物经济:中国生物科技及产业创新能力国际比较》的研究可以为生物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有利于我国生物科技的发展。
本书是以地区现代化为主题,包括上下两篇。上篇是主题报告,分析地区现代化的事实、规律和道路。它对世界18个国家地区化的历史事实的不定期量分析和经验归纳,借鉴相关领域的理论成果,初步构建了“地区现代化的理论”,提出了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建议。下篇是评价报告,分析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它总结和提出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完成世界131个国家和中国34个地区现代化指数的分析,为科学研究和战略决策提供大量数据和信息。 本书反映了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目前的研究进展。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课题组还会不断修正和完善研究结果。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希望课题组的观点,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了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设置,打破了我国以前只有学科课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有了质的飞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还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时空,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能够发挥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它成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在新课程体系中,它被广泛开设,从小学到的十个年级中,都作为必修课程开设。 由于这门新课程的实施难度大,所以很有必要从多角度指导帮助教师了解和熟悉这门课程的有关问题。本书主要从介绍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案例的角度,使老师们了解和熟悉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操作方法。
中国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现在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沿着邓小平指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本书属融资租赁实务工具书,主要聚焦项目租赁这一细分板块,梳理基本理论,总结实务经验,侧重实务。 全书分为三篇七章结构,预计字数15万字左右。篇是融资租赁概论,全面、清晰地梳理融资租赁基本概念、行业发展,并在其中赋予新想法、新思路。第二篇是项目租赁,结合多年经验,给出项目租赁的定义,从交易结构、盈利模式、风险管理等层面进行分析,解析项目租赁的全理论框架。第三篇是项目租赁实务,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呈现项目租赁的业务流程全景,并在其中穿插多个实践案例,赋予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