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要有不穿裤子的皇帝,就必定有一针见脓的天真童音,这是因为世上总有一些人是不受蒙蔽的。本书献上的长长短短的文章,本书献上的长长短短的文章,都是些杂俎,大多为游戏笔墨,有的还是微型论说文
本书收集了德国法学家奥托 基尔克zui著名的三篇演讲,即《自然法与德国法》(1882年)、《私法的社会任务》(1889年)、《人类联合体的本质》(1902年)以及一篇著作《法律与道德》(1916—1917年)。该四篇文章凝聚了基尔克一生法学研究的精华。《自然法与德国法》为基尔克于1882年10月15日在布雷斯劳大学所作的校长就职演讲,后来被Literarische Anstalt R tten & Loening出版社出版成书。在回答“什么是法?”这一问题时,基尔克从自然理性、宗教教义、国家规范、道德风俗等要素上加以讨论,特别是在结合德国法发展史其引入了历史分析的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德国自然法的发展以及其对德国法发展的意义。《私法的社会任务》则为基尔克于1889年4月5日在维也纳法学会所作的报告。本报告于1889年在位于柏林的Julius Springer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为了让奥地利的法学家们
您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认识,是不是还停留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发生的那些时期?您了解现任九位大法官的背景、经历、个性与司法立场吗?在这个TWitter、Facebook与Myspace盛行的年代,九位大法官如何思考、办案?他们使用维基百科吗?他们还阅读法学期刊吗?他们有自己的律政偶像吗?他们为何在审判中扮演历史学家角色?他们如何处理判决书中的“脏话”?他们退休之后,如何发挥余热?这本书尝试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告诉您一个最新、最In的联邦最高法院。 2007年至2010年,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做出了一系列判决。他们加大了对在校学生言论自由的限制,但又宣布校方对学生的“光身搜查”违法;他们认为处决奸淫幼童者违宪,却又确认了注射死刑的合宪性:他们要求民选法官必须在一方当事人为本人捐助者
商务律师事务所是现存很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在经历困难、威胁和改变后,律师事务所的利润实现了长期、持续的增长。法律服务比其运营的经济环境发展得更快。大多数合伙人都认为,无论如何,未来仍将如此。潘言博、丽萨·哈坎森著的《律所再造――律所革命的宣言书(汉英对照)》将解释律师事务所正站在生存的十字路口,一旦走错方向,可能发生倒闭。在论述该结论的过程中,本书剖析了商务律师事务所的内部运营,提出了很好的幕后观点。无论是想带领律师事务所冲出迷雾的合伙人,还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和其他法律从业者,或是启发职业生涯的法学学子,本书都是推荐阅读书籍。
“法律的眼睛睁着呢!”这个有点老土的生僻句子,会因为语调和情境而听上去是讽刺的、平静的或警承的。然而,在“法律”应该拥有一个从不睡觉并能看见“一切”的眼睛这个奇特的拟人比喻之后隐藏瓣什么?米歇尔,施托莱斯在他的文章中遥寻了这一图像的纠结缝绕的道路的印迹,这一图像的历史令人印象深刻地描绘了从古典时期到20世纪的专制时期,我们对法的理解的转变。
《法律的温度》是一个随笔集子,所收录的文章是作者作为检察长几年来在工作之余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回顾其所经手的案件,有的点评时事,有的则集中讨论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正义的悖论。作者或激扬文字,嬉笑怒骂;或娓娓叙事,生动引人;或学术辨析,入木三分;或呼唤倡导,拳拳真情。尽管属于随笔,看似点线多多,色彩纷呈,但是全书有一个鲜明的主旨一直贯穿始终,这个主旨就是强调个体权利,特别是强调基于平等理念的个体权利在司法工作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