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研究的 司法官 ,主要包括审判官(当时一般称推事)和检察官两类司法人员(因研究关联,也会部分涉及司法行政人员、法政毕业人员等)。时间上限为1906年,因为中国现代新式司法机构和司法官群体始于该年;下限截止到1928年,因为该年民国北京政府终结。需说明的是,在此期间中国存在多个政权,如南京临时政府、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等,这些政权的司法官个体与群体,在此暂不论及。简言之,本书稿以掌控中央政权的清政府和民国北京政府的司法官个体与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现代中国法治的艰难历程,呈现法制移植在现代中国展开的复杂状态。围绕这一主题,书稿从现代司法官产生的 旧 路径与 新 通道,清末制度变革与司法官群体组合构成,辛亥鼎革后司法官群体的分流与重组,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交游网络与内外生态,法治环
*人民检察院2020年共发布第十六批、第十七批、第十八批、第十九批、第二十批、第二十一批共六批指导性案例:其中于3月5日发布了第十六批共4个指导性案例;于3月25日发布了第十七批共3个指导性案例;于4月8日发布了第十八批共3个指导性案例;于6月3日发布了第十九批共3个指导性案例;于7月21日发布了第二十批共4个指导性案例;于7月28日发布了第二十一批共4个指导性案例。 2020年度的指导性案例对我国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刑事判决、裁定和侦察活动的监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囊括了*人民检察院2020年发布的所有指导性案例,具有很强的司法实践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传统意义上以法律体系为载体的静态法治正在向以法治体系为载体的动态法治转变,写在纸上的法律正在向生活中的法律转变,法律上抽象的权利正在向具体的诉权转变,司法的功能和价值再次被关注,司法改革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本书稿围绕如何达成司法公正这一终极目标,从“司法体制——司法手段——司法细节”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同时结合省各级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鲜活实践,整体展现司法改革的一般理论与实践。应当看到,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迎来了历史上优选的时期,面临着重大跨越与新生,但任何重大改革必然并非坦途,我们尚需在砥砺前行中保持谨慎乐观。
芝加哥有一个除草法庭,费城在橄榄球赛期间于运动场内设立了法庭,美国国务院在柏林设立过仅审理了一起案件的法院 法官正想审理第二起案件,就被解职了 前述种种,只是专门法院这个领域的冰山一角。美国司法制度研究的领军人物劳伦斯 鲍姆教授通过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专门法院的大千世界,分析了司法专业化的意义、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借由这部不凡之作,读者可以了解到底是什么动力在推动变革司法政策和法院组织体系,从而加深对法院这一法治社会组织的认识。
芝加哥有一个除草法庭,费城在橄榄球赛期间于运动场内设立了法庭,美国国务院在柏林设立过仅审理了一起案件的法院——法官正想审理第二起案件,就被解职了……前述种种,只是专门法院这个领域的冰山一角。美国司法制度研究的领军人物劳伦斯·鲍姆教授通过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专门法院的大千世界,分析了司法专业化的意义、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借由这部不凡之作,读者可以了解到底是什么动力在推动变革司法政策和法院组织体系,从而加深对法院这一法治社会推荐组织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
郭伟清主编的《2015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选》是上海市 组织编写的每年一本反映上海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系列图书之一。共收录2014年上海法院审结并生效的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执行六大类型的典型、新型案例95件,每个案例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法官着重从适用法律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2年12月之后,上海市 开始发布参考性案例,以加强案例参考运用,指导地区审判实践,本书附录收录了2015年参考性案例第22号至第30号。
《上海检察研究》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组织编写的,为更好地服务检察业务决策和司法办案而公开出版的专业法学研究成果,是检察院调研成果的汇集,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在全国检察系统具有较高影响。本书主要包含检察前沿
郭伟清主编的《2015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选》是上海市 组织编写的每年一本反映上海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系列图书之一。共收录2014年上海法院审结并生效的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执行六大类型的典型、新型案例95件,每个案例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法官着重从适用法律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2年12月之后,上海市 开始发布参考性案例,以加强案例参考运用,指导地区审判实践,本书附录收录了2015年参考性案例第22号至第30号。
《检察案例研究(第2辑)》是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与甘肃检察系统合作,根据真实案例进行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研究。书稿选取了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检察院办理的重要、疑难刑事案件。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探讨背后之法理,案件办理成功之处,以及难点的攻克问题。对现实的检察实务进行,以及学术界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书聚焦于 西北基层法院的司法问题 ,也关注 基层法院中的西北问题 ,将基层法院置于我国西北的的大视野之中,从法律地理学的角度予以解读,试图回答并探究怎样的制度设计才能既满足大国对司法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照顾到当地社会的 个殊性 及现实,从而保持基层法院对争议解决需求的回应及制度弹性。本书以独特的切入点和叙事方式为法律这种地方性知识做出了新的有贡献的解读,为大国司法的制度构建提供了多样性的素材及样本,书中的诸多洞见引人深思,俯仰之间可见作者的心血与智慧。
本书为部专门论述印章印文鉴定的著作,详细论述了有关印章与印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鉴定。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涉及中国古代印章、中国古代印章的制作工艺、中国古代印章印文鉴定、中国现代印章的分类、手工雕刻印章、成型粉热压印章等内容,下篇涉及印章印文的同一认定、印文的形成方式鉴别、印章印文的三级特征、印章印文的概貌特征、印章印文的细节特征、印章印文的时段特征等内容。系统阐述了有关印章印文的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行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不仅适用于教学,也适用于司法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