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18年3月1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通过条文主旨、立法沿革、关联法规等形式对我国宪法条文进行准确介绍,具体包括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等,并收录宪法宣誓决定、选举法、组织法、监察法、立法法等重要文件,这是一本主要面向普通大众读者的普法读物,帮助人们了解宪法规范,促进弘扬宪法精神、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
..........
肖蔚云教授作为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在《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中对八二宪法起草的背景、主要经验、重大问题和各条文的具体讨论,做了最为精准而又精炼的记录,并进行了学理概括。《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理解和解释八二宪法制宪原意的最重要的文献依据,是理解我国宪法的重要著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宪法全面实施,特别是推进宪法解释和合宪性审查。宪法实施,必须以对宪法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而《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对宪法做历史解释的基本参考资料。同时,《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具有极强的学科开创意义,对建构中国宪法学的自主话语体系也具有基础作用。 《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曾于1986年由我社出版(统一书号:6209 73),因年代久远,年轻学者多未睹真容,而以复印本和扫描本传播,如能重排出版,必为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从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体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9月*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始,我国宪法制度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起经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国现行宪法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此后,根据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需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5次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有力推动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宪法学习宣传,进一步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增强青少年宪法观念,把宪法融入校园文化,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教育规律,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引导学生认真诵读和学习宪法原文,了解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本书由宪法宣誓誓词,宪法晨读记录卡及精美贴纸,宪法文本,国旗、国徽、国歌插页四部分组成。将宪法条文内容合理分为十六周,通过思维导图、图文结合、打卡学习等全新的体例形式,增强宪法宣传教育的生动性、参与性,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宪法的互动体验,从而实现真正将宪法落实到日
本次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修改的重点就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要求,健全地方人大特别是县乡人大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选举和代表制度,从法律上、制度上着力解决基层人大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以及代表选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内容简介:《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包涵八章内容其中包括知情权解析、知情权保护立法在世界范围的演进、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演进与立法概况、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
《公共卫生法:伦理、治理与规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公共卫生法体系性著作,对公共卫生法给出了权威、全面、深刻的勾勒。三位来自英国公共卫生法领域的杰出学者,系统描述了当代公共卫生的立法、公共政策、司法判决和公共卫生实践,勾连法律、规制、治理与伦理,以及国内卫生法与全球卫生法,从哲学层面阐释了公共卫生法的理论,从历史层面回溯了公共卫生漫长的立法与规制史,从法律和公共政策层面探讨了行政规制、自我规制与治理,从法学多学科视角出发,考察了私法、公法、刑法及国际法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公共卫生法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方向。
本书2011年首版上市,2014年修订二版,本次根据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成就新内容进行第三次修订。本书以问答形式,提炼宪法核心问题,进行一一解读,以利于读者重点把握和学习宪法知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疑难问题解答》是对道路运输条例实施过程中普遍提出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实施、运营费征收、乡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去留,道路运输监督检查场所,道路运输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理幅度的掌握等诸多问题的解答,旨在帮助各交通主管机关、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加深对条例的理解和执行。
这是一本从宪法法院组织系统视角对世界上的各类宪法诉讼与宪法审查制度进行研究的学术性理论著作,全书依次围绕德国宪法法院、奥地利宪法法院、意大利宪法法院、葡萄牙宪法法院、西班牙宪法法院、俄罗斯宪法法院、乌克兰宪法法院、白俄罗斯宪法法院、波兰宪法法院、匈牙利宪法法院、土耳其宪法法院、罗马尼亚宪法法院、保加利亚宪法法院、捷克宪法法院、韩国宪法法院、印度尼西亚宪法法院、泰国宪法法院、南非宪法法院、智利宪法法院、秘鲁宪法法院、阿尔巴尼亚宪法法院、克罗地亚宪法法院、波黑宪法法院、斯洛文尼亚宪法法院、立陶宛宪法法院、亚美尼亚宪法法院、格鲁吉亚宪法法院、吉尔吉斯斯坦宪法法院、哥伦比亚宪法法院、蒙古宪法法院、委内瑞拉宪法法院、危地马拉宪法法院、列支敦士登宪法法院、拉脱维亚宪法法院、巴林宪法
该材料试图从个案诉讼出发,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及其审判活动,在理论上试提出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时代背景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角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可以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具体的载体和依托;在具体的实践审判当中,作者观点试图采取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针对当前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实体法方面,作者主张完善立法,制定《革命烈士人格利益保护法》,并对自己的立法建议和说明进行著述;程序法方面,作者主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公益诉讼法》,提出立法建议并进行阐释说明。
依法治国必然要有宪法,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依法治国,要先从严格实施宪法开始。本书从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法治、以及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讲述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宪法的内容和功能、宪法普及与弘扬宪法精神、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实施与监督等,剖析了人们对宪法的认识误区以及如何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使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宪法的存在与实际体现的价值,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宪法配套测试(第八版)是《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丛书》的分册之一,依照宪法核心课程教材*版体例组编。《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丛书》是我社教学辅导中心组织著名法学院校的优秀教师编写的一套教辅丛书。该丛书专为法学院校学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培养法律思维能力而精心设计,分册设置涵盖*规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因考点全面、题量充足、解答详尽、应试性强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使得该丛书成为法学教辅图书中口碑相传的实力品牌。
本书是张君劢宪法思想的典型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宪法学经典读物。 本书讲述了中国宪法的十大基本问题:国家为什么要有宪法,吾国宪法何以至今没有确立,人权为宪法基本,国民大会问题,行政权(总统与行政院),立法权(立法院等),司法独立,民主国政党,立宪国家财政,朝野上下之大责任等。 商务印书馆再版,特邀广州大学副校长、著名宪法与行政法学者董皞博士撰写了导读文章——激变社会、漂泊人生、宪政思想,以方便学人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