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妨害司法罪(刑法典分则实用丛书)
    •   ( 0 条评论 )
    • 赵秉志田宏杰于志刚 著 /2003-03-01/ 人民公安大学
    • 现代化的国家是法治国柬。现代文明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基本治国方略的确立及其贯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毋庸置疑,现代刑事法治在现代化法治国家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刑事法律学科也相应地为国家所重视,成为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发展、繁荣为显著的主要法学学科领域之一,并被首批纳入建设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之规划。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刑事法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是以刑事法律学科为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学术研究机构,系19四年12月首批建立的15个*黄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学科的部分专家学者为

    • ¥20.2 ¥27 折扣:7.5折
    • 毒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   ( 77 条评论 )
    • 张洪成,黄瑛琦 /2013-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毒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是以毒品犯罪为主题的学术论著。该书的共分为七章,分别为:章毒品犯罪概述;第二章妨害毒品管制秩序的犯罪;第三章妨害禁毒司法活动的犯罪;第四章妨害毒品前体物、毒品原植物及其种子、幼苗管制秩序的犯罪;第五章侵犯公民身心健康权利的毒品犯罪;第六章无被害人的毒品犯罪;第七章毒品犯罪的国际刑法适用。

    • ¥27.8 ¥32 折扣:8.7折
    • 妨害司法犯罪的定罪与量刑
    •   ( 0 条评论 )
    • 鲜铁可 著 /1999-12-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新刑法从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来,给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都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定罪与量刑两方面。因为定罪与量刑是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适用刑罚的活动,它是整个刑事司法活所要解决的两个根本问题,在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改革开放,保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真学习新刑法,提高刑事司法人员的素质,做到定罪准确、量刑恰当,是提高办案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刑法理论界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基于上述考虑,并从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相结合的原则出发,人民法院出版社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守、公安部等单位的教授、博士、共同编写一套《定罪与量刑》丛书,力图奉献给读者一套全面、系统

    • ¥25.2 ¥118.44 折扣:2.1折
    • 正版书籍 妨害证据犯罪新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黄京平 主编 /2007-09-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司法实践,以解诀妨害证据犯罪的司法疑难问题作为主要目标,对妨害证据犯罪进行了尽可能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既对现行刑法增设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与妨害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及刑罚适作用了较为细致的注释性分析,又对伪证罪、窝藏罪、包庇罪等传统妨害证据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还对《刑法修正案(六)》新修改的掩饰、隐瞒赃物、赃物收益罪的理解与认定作了力所能及的研讨。此外,本书还注重选取司法实践中的新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使本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价值。总之,本书的内容力争涵盖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妨害证据犯罪的所有疑难问题,期望本书能为刑事司法官应对妨害证据犯罪助一臂之力。

    • ¥25.65 ¥86.67 折扣:3折
    • 毒品犯罪专题整理
    •   ( 0 条评论 )
    • 彭凤莲 编著 /2007-01-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新中国刑法学在建国初期创建之后,虽然曾因政治运动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年来,刑法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成果迭出,成绩斐然,从而成为公认的我国法学领域最为发达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新中国刑法学创建以来的50多年间,共出版著作近3000部,发表论文数万篇。面对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其成就,反思其得失,从而为刑法学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提供导向,显得异常迫切。这就需要加强对数十年来刑法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将体现刑法学发展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从发表在数以百计的报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烟海的论文中精选出来,按照专题汇编成册,从而为今人的研究、学习提供了便利,也为后人保留了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

    • ¥24 ¥98 折扣:2.4折
    • 扰乱公共秩序罪
    •   ( 0 条评论 )
    • 赵秉志 /1999-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本书所论及的扰乱公共秩序罪,在章节设置和体系编排上,充分尊重中国新刑法典对于此类犯罪的法第设置规律和逻辑排列结构,在对扰乱公共秩序罪作为类罪的共性特征加以中肯的分析和概括之后,依据法条顺序对中国现行刑法典中所设置的35种扰乱公共秩序界的具体罪种从构成特征、司法认定、刑罚适用三个基本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并注重穿插和分析、引用现有*词法判例,以期在充分探求立法原有和思考司法疑点、难点的基础上,为刑事司法实务机关提供较为可信、可行的定罪与量刑方面的参考性意见,并同时希望能为刑法理论界所认同。

    • ¥20 ¥25 折扣:8折
    • 正版图书 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研究 法律出版社 9787511868275
    •   ( 0 条评论 )
    • 李永升 主编 /2014-09-01/ 法律出版社
    • 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是指行为人侵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法益: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这一犯罪分类方法是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对犯罪所进行的分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建立标准与结构同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分则体系的建立标准与结构有所不同,因此虽然本书所研究体系的建立标及其结构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建立标准及其结构在表面上似乎是一致的,但是究其实质内容而言,则有相当大的区别。这是因为,我国准致国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具体内容与大陆法系家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异。本书在研究的内容上,将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分为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概述和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分述两大部分。

    • ¥29.4 ¥172.94 折扣:1.7折
    • 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研究 李永升 主编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永升 主编 /2014-09-01/ 法律出版社
    • 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是指行为人侵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法益: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这一犯罪分类方法是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对犯罪所进行的分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建立标准与结构同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分则体系的建立标准与结构有所不同,因此虽然本书所研究体系的建立标及其结构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建立标准及其结构在表面上似乎是一致的,但是究其实质内容而言,则有相当大的区别。这是因为,我国准致国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具体内容与大陆法系家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异。本书在研究的内容上,将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分为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概述和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分述两大部分。

    • ¥21 ¥49 折扣:4.3折
    • 寻衅滋事罪的理论与实践(L)
    •   ( 66 条评论 )
    • 孟庆华著 /2014-10-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在结构体系上由十章组成。章与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渊源及其演变,以及寻衅滋事罪与"流氓罪"的关系问题。第三章至第六章基本上围绕寻衅滋事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等构成要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七章是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定性问题,主要探讨了"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是否包括致人重伤、死亡;行为人单独与共犯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定性等问题,并提出了行为人单独或共犯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定性的解决方案。第八章探讨了寻衅滋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聚众哄抢罪、妨害公务罪、聚众斗殴罪等罪的界定问题。第九章探讨了寻衅滋事罪作为"口袋罪"的立法与司法价值问题,针对学界的

    • ¥22.1 ¥28 折扣:7.9折
    •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   ( 0 条评论 )
    • 邓国良 等著 /2015-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建设项目的重要成果。 《袭警犯罪的控制与预防》针对近些年发生的暴力袭警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一是从犯罪发生学、犯罪统计学的角度分析袭警犯罪的成因、特点以及趋势,并且以西方犯罪学中的仇恨犯罪理论和生活方式暴露理论,为增设袭警罪提供法理基础;二是结合中国刑法的具体规定,考虑警察执法的特殊性和警察权威的维护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探讨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增设袭警罪的可行性。而且,从保障警察执法过程中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本书还提出相应地防治袭警犯罪的对策和机制。

    • ¥21 ¥42 折扣:5折
    • 妨害社会管理铁序罪新论
    •   ( 0 条评论 )
    • 李希慧 主编,黄明儒逄锦温 副主编 /2001-1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我国刑法中*的类罪之一,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与社会生活的方面相关。我国现行刑法对1979年刑法关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规定作了重大的补充,修改和调整,增设了一些新的犯罪,变动了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修改了某些犯罪的法定刑;调整了某些具体犯罪的归类。这些补充,修改和调整引出了为数众多的新问题,加之原有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使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成来一类有着大量新问题和疑难问题需要研究的犯罪。现行刑法颁布施行后,虽然对妨害社会物理秩序罪进行研究的不乏其人,成果也比较丰硕,但现有的研究成果或者是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某种具体犯罪有关,或者是与这为犯罪中的某一方面的犯罪即某节犯罪相联,全面,系统,深入研究这类犯罪的成果迄今尚付诸阙如,这不能不说是刑法理论研究上的一个缺

    • ¥26.2 ¥3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