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学术成果十分丰富,在编写词典的过程中碰到的个问题就是,知识关权法学的边界何在?感到许多著述中讨论的知识产权并非法学问题,而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忠实于自己的学科,也是出于避免进入没有把握的领域的考虑,我们在选词和解释时都做了尝试,尽量采取法律的思考方式。当然,知识产权法学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他科学而存在,为了理解上的完整性,我们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词汇。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在法学范围内,和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相比,知识产权法学的外延也尚待澄清。虽然,当年接触知识产权法的起点常常是民法,可是,在进行研究进几乎都自不由主地被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甚至宪法方面的问题所牵引。这表明知识产权法是多么深刻地镶嵌在法律体系
本次修改主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 放管服 改革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专利代理人的称谓改为 专利代理师 、放宽专利代理行业准入等。修改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如下: 一是简政放权,支持创新创业,减轻群众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包括取消代理机构设立审批的省级初审;放宽代理机构组织形式要求;简化考试报名条件,取消申请代理师资格应当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 二是放管结合,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包括管理部门应当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代理机构和代理师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并向社会公布检查、处理结果;支持创新,鼓励代理机构和代理师为小微企业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代理援助服务;健全执业规范,要求代理机构建立健全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完善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次修正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本书对《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各个修改点了作了简要说明,方便人们学习、理解和正确执行修改后的《专利法》。
本书主要介绍发明素材的积累手段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技巧和经验。最后给出四篇专利申请的实际例子,供读者参考。 读者对象:专利代理人、专利事务所和有关培训机构、发明人以及企业内部的专利工作者。
知识经济时代,对新知识的生产、占有、传播和运用,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发展动力和发展速度,取决于它对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拥有和利用的能力。 专利文献集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于一体,是一种数量巨大、内容广播的战略性信息资源。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世界每年发明创造成果的90%~95%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查到,而且许多成果仅以专利文献形式公开,并不见诸其他科技文献。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业都面临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严峻挑战,对专利文献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人们希望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通过对专利文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谋求自主知识产权。 编写《图解专利文献ABC》的目的是为了普
《专利信息与利用(第2版)》是“专利管理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丛书”(中级本)的一册,其根据企业在专利管理中的实际需求,结合具体案例,系统介绍了专利信息的分类及几种主要的专利信息检索系统,并重点阐述了如何对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分析与利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指导性。 读者对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利信息与利用(第2版)》由李建蓉主编。
法条注释——重视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对重点法条所规范的基本问题进行阐释,突出基础学习。 理论关联——重视法学理论、背景知识与法条规范的关联,对重要理论常识予以精辟讲解,将商法理论与实际立法相联系。 特别提醒——重视法条中的细枝末节,将容易混淆、忽视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为整个知识体系查漏补缺。 应试指导——重视易混知识点及学习难点的辨析,将这些内容予以总结、分类,便于轻松应对考试。 真题自测——重视司法考试与日常教学的关联,以历年司考真题作为验收学习成果的手段,并辅以答案解析。
本书借鉴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知识产权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学体例,通过小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尤其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感受有关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从小树立尊重知识意识的目的。本书适合小学阶段开展知识教育,可供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使用,开展相关专题活动。
知识产权的普及是一个长期过程。在知识产权普法教育中,使用案例学习是一个良好的途径,这是本书编写的初衷。《以案说法(教你打知识产权官司)》(作者王璟、刘政、范晓宇、陈小良)大多取材于近年来比较经典的知识产权案例,特别注重浙江省本地案件。读者可以在了解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对照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对策。使读者能够运用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争取市场竞争的先机,是出版本书的良好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核心内容: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的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准备、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专利权的保护。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次修正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案例注释版第3版)》用案例解读法条,突出以案释法的特点。所编选案例的原始资料尽量来源于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审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对于没有相应真实案例的重点法条予以**的条文注释。所选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导性的特点,对于读者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本书设置了“ 相关案例索引”栏目,列举*多相关案例,并归纳出案件要点。还收录了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应法律流程图表、文书等内容,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本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知识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知识点解析等内容。
丛书2014-2015版既保持以往优点,又有新的突破。概言之,有以下突出特点: 1. 方便使用。采64开开本,便于携带;设置了关键知识点速查表、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司考真题等栏目,便于法科学生全面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 2. 适合学生。价位适合学生购买;选法紧扣“学生常用”; “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司考真题”“考研前瞻”等栏目设置契合学生日常学法用法之所需。 3. 信息量大。丛书在收录大量法规文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常用法律网址、核心期刊信息、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等大量辅助学习信息。 4. 修订及时。相关分册根据新法、司考新题和考研真题,及时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报》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编辑出版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主要刊载内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国务院发布的涉及知识产权的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规章、公告、重要文件、统计数据以及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本公报刊登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规章、规范性文件为标准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