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票据资产为基础资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实践。基于票据权利的特殊性,我国目前的票据资产既有票据收益权等创设的权利,也有上海票据交易所创造的标准化票据。票据资产不同于一般基础资产,在证券化中过程中遭遇阻碍,尤其在证券化的份额持有人 投资者实现投资权利时尤为明显。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本书建议从票据权利的可共有、基础资产权益人确定、正当持票人制度等角度,完善票据法律制度。同时,从我国目前票据资产证券化的规范化发展实际,本书认为标准化票据是利用票据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融资的未来方向。
我国《票据法》自1995年制定以来,已历经将近三十年。《票据法》自身亦存在诸多疏漏与不足,其修改势在必行。期间,电子票据的面世及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旧法规难以及时应对新情况。正是基于此种需求,《五国票据法汇编》试图对法德日英美五国票据法进行翻译,为我国《票据法》之修改提供比较法上的资源和借鉴。此外,学界既有的两本票据法汇编书籍《中外票据法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国外票据法》(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其出版时间已有30多年。加上目前国内论文、教材或著作中,虽然有涉及法德日英美五国票据法的地方,但不够全面,法条更新也不够及时。因此,《五国票据法汇编》重新编译票据法发达国家的立法结晶,能为我国的立法完善做好知识储备,并供教学和研究之用。 《五国票据法汇编》集中精力翻
《票据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新释新解丛书》之一。本书综合了票据法公布施行以来金融实践、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系当今我国系统研究和阐释这一法律及其配套规定的最新之作。本书将《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置于相应票据法条文之后,一并解释,更增加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金融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和律师正确适用法律、为广大公民和法人依法使用票据,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起到应有的指导、参考和借鉴作用。
《法学研究生教育判例研究丛书:票据法判例与制度研究》的特色是:(1)案例素材全部来自我国各级法院裁决的真实判例,援引案件事实、争议焦点、裁判理由全部来自真实的裁判文书。(2)判例所涉及的问题是相关问题在理论中有争议的案例,基本反映该领域的典型问题、疑难问题以及司法机关适用相关法律的基本态度。(3)判例的选择以法律修改后的判例为主,同时兼顾时间较长的案件,反映法院对某类问题认识的变迁情况。(4)每一本著作的判例研究形成一个相关领域内比较完备的体系。(5)在判例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相关制度适用为主,针对争鸣问题深入探讨,提出理论思考。
《票据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及案例分析》从广泛的票据主体和票据业务上,从每一个具体的票据案件出发,探讨我国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上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以期我们的所有票据从业人员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我国票据市场的繁荣和稳定。笔者朱鑫鹏从业18年,经历了我国“买卖票据行为”从无罪走向有罪,又从有罪走向无罪的起起落落,曾参与处理了形形色色的票据案件,见证了我国司法系统对“票据行业”从“不懂”到“懂”,从“任意裁判”到“不断规范判决”的不断认识完善的过程。
本书围绕票据法上的核心制度——票据抗辩和票据行为展开,内容包括票据抗辩和票据行为的理论的溯源和展望,票据抗辩限制的制度解说,传统票据抗辩分类的突破和态票据行为下保护票据流通的路径追寻,英美法系票据抗辩制度的借鉴,以及作为票据抗辩限制基础的票据无因性理论的探讨。票据行为方面,有以否定票据行为实质要件的理论澄清,有票据代理制度的深挖、拓展,也有票据伪造变造、票据善意取得、票据签章、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等制度反思。这些论述虽以票据抗辩或票据行为为主题或切入点,但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票据法的检讨和修改的思考,《票据法的坚守与发展》和《中国票据法的修改》两文,更是从宏观上突出了本书对现行票据法修改的追求。
本书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票据关系、票据基础关系、票据抗辩、票据伪造与票据变造、票据丧失及补救、空白授权票据等樯据法规定的基本制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各种票据的具体操作制度,如汇票的各种票据行为、付款制度、追索制度,以及本票与汇票的异同、支票与汇票的异同进行了较详尽的讨论;同时对中国《票据法》中规定的“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也作了简要介绍。本书立足于中地的票据法律、法规和票据运作实务,同时也参考了大量的其他国家、地区的票据立法和票据法律理论;不仅阐释了票据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而且指出了中地票据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的方法。本书适合做大专院校法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对从事与票据有关业务的人员如财会人员、银行职员等也有的参考价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