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版系列 独具五重使用价值: 1专业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 2法律文本规范。法律条文利用了本社法律单行本的资源,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正式版本完全一致,确保条文准确、权威。 3条文解读详致。本书中的【理解与适用】均是从庞杂的相互关联的法律条文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对条文的权威解读中精选、提炼而来;【典型案例指引】来自*人民法院公报、各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书等,点出适用要点,展示解决法律问题的实例。 4附录实用。书末收录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办案常用数据等内容,帮助提高处理法律纠纷的效率。 5附赠电子版。与本分册主题相关、因篇幅所限而未收录的相关文件、 典型案例指引 所涉及的部分重要案
本收录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决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年12月20日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以及1999年1月22日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
保险案件办理小全书分法律规范、理解适用、典型案例三部分,对保险案件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适用难点问题梳理了ZUI GAO人民法院司法观点,并配以ZUI GAO 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为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学法用法提供了生动教材,也为法律工作者办理保险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速查工具。本书既是广大法律工作者学习保险相关法律知识的工具书,也是从事保险法务工作人员的培训资料。
1.主要内容:收录*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社会保险法》共12章98条,于2010年10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正。 2.主要特点:收录*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采用64开本,方便携带和随时查询。 3.选题价值:本套图书为长销书,具有较长的销售周期,完善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单行本系列。面向人社系统干部和服务对象,既可以单独销售,又可以配合“春风行动”“农家书屋”等活动,还可以由系统采购作为赠送图书。
本书为保险法本科教学而写。相较前版,第三版在作者阵容、编写体例、章节安排、具体内容各方面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完善,堪为一本全新教材。 全书基本遵从《保险法》的体系结构,以 保险与保险法概述 保险合同总论 保险合同分论 保险业法 四编阐述保险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尤其是保险合同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则以及各种人身、财产保险合同。注重吸纳保险法、相关司法解释、法规及规章等*内容,注重结合保险实务和司法实践,突出保险法自身特色。章前设有导读,章后设有案例练习,并注重使用图表概括内容、强化逻辑。 本书以法为本、释义准确、关注实践、贴近需求,适于政法院校及财经院校保险法教学使用,并适于实务人士参考使用。
《保险法(第三版)》秉承严谨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保险法基础理论、保险合同法、保险业法、保险监管等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力求建立完整的保险法理论体系。同时,本书以我国《保险法》为主要法律依据,参照全新司法解释,结合国际保险立法,紧扣国际、国内保险市场变化,进一步细化了总则、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及保险经营监管等内容。 《保险法(第三版)》从教学实际及实践指导出发,以达学以致用,既适用于高等学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作为保险法培训教材,亦可供保险从业人员及司法实务工作者使用。
根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需求和日常使用习惯,精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方便工作及日常查阅使用。
随着机动车的普及,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为了强化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实行无过错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以下简称“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同时,该法还规定以此种无过错侵权责任为保险标的,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并配之以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笔者将之统一称为“交强险”制度。建立“交强险”制度有利于机动车事故受害人获得及时的保险金赔付和医疗救治;有利于减轻机动车事故责任人的经济负担,化解事故责任纠纷;通过实行“奖优罚劣”的浮动费率机制,还有利于促进机动车一方增强安全意识。
本书收录了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近期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全文,就重点条文添加理解与适用、相关条文链接、典型案例索引等注释。其后还附录了与我国保险制度相关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配套文件,是学习适用我国保险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实用指导用书。
配合《保险法》的修订,本书将从新旧保险法的对比入手,讲述新《保险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同时,本书真正从保险业的法律实务出发,分析《保险法》的修订给保险业务带来的冲击,指出新《保险法》实施后的对策,阐明新旧《保险法》对于具体案例的适用结果有何不同。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后的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配合修订后的保险法的学习、宣传,帮助读者理解这部重要法律的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参与保险法立法工作的袁杰、王清、李建国、王翔、施春风、陈扬跃、刘泽巍等同志编写了本书,对修订后的保险法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供学习参考。
《社会保险法》将于2011年7月1曰起正式施行,作为一部民生大法,它的制定出台意义重大,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由探索试验阶段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险法适用指南与案例解读》作者分别来自劳动行政部门、人民法院和律师事务所,多年从事社会保险实务相关工作,对社会保险基本理论和政策法规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在编写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使《社会保险法适用指南与案例解读》既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又保持较高的专业性和一定的理论性;既反映出国家*出台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又反映出当前审判实践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体系的不断规范,保险业获得了飞速地发展,商业保险案件也更趋复杂,各种纠纷案例层出不穷。一宗宗疑难案、错赔案、惜赔案、诈骗案的发生,不仅使保险经营者的理赔工作开展不畅,亦造成了消费者对保险的许多误解。2009年2月28日,*修订的保险法公布,这是自改革开放后的l995年诞生中国的部保险法以来我国对保险法的第二次修订。新保险法在借鉴际保险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总结保险业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反映保险理论和实践的*诉求,在改变旧法不适应保险业发展的部分条款的同时,增加了很多新的规定,特别是加大了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可以预见,在新《保险法》实施之后,保险市场将更加有序,保险业发展基础将更加坚实,保险消费者将得到更大的实惠。为了推动新《保险法》的普及,帮
《保险业法制年度报告》是一部由中国保监会法规部和国内主要保险公司、保险院校研究所合作编写的反应保险业法制研究*成果的著作。它立足于我国保险业法制建设大局,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以立法评述、司法解释、判例点评等方式,本着尊重法治、求真务实的原则。客观描述和评价保险业面临的重大法律问题,并对加强和完善保险业法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书是保险业法制年度报告(2011)年度汇编。
鉴于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理论界有关食品安全保险的话题,也使得责任保险在我国的适用现状和发展成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的焦点。为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海商法保险法研究所与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共同在北京召开“责任保险在我国的适用和发展——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研讨会”针对责任保险的理论构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与交强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4、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于其他保险等专题展开研讨,本书将与会学者、专家的论文编辑成专集,以求加速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并提升我国保险法律制度体系的调整水平。
我国保险法于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全面系统地准确理解修订后的保险法中关于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疾的相关内容,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由法学家、医学家和法医学家、保险学家及其他学科的学者专家共同撰写了《(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解读与适用》一书。 《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以下简称《比例表》),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存款利率的调整,对保险费作了必要合理的调整而制定的。中国保监会对该《比例表》作了转发,要求全国各大保险公司的人身保险,对新参加人身意外伤害残疾保险的,在赔付标准上一律按照《比例表》中的规定进行赔付。 该《比例表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新版)》。同时,为了保障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正确适用保险法,统一裁判尺度,*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就保险法相关部分部分进行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丛书是我社集数年法规编撰经验,创新出版的大型实用法律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不仅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果,而且秉承权威、实用的理念,相信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适用法律的*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主线,结合日常司法实践领域确定分册。本书为保险分册,收录我国保险方面常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文件。
保险法,旨在规范保险关系中彼此双方当事人之权利及义务内容,其立法基础除了传统民法上契约乍 由之原则及兼顾其社会性之精神外,亦须衡量当事人地位之消长及强弱;其解释不仅尽量保护被保者个人之权益,亦不可偏废承保者之危险共同团体性,唯执两而用中,方达真正公平正义及实质契约自由之法谛。 本书是基于1997掂保险法修正后的改版。本书该次最主要之修正,仍以本书原来之基础及架构上做修订之工作。主要有对于新修正通过之“保险法”第33条,第34条、第54条等,新修正通过条文问题作修正或增删。其次,有关人身保险是否有保险利益之适用,为避免读者之误解,特别补充说明之。“保险法”第64条解除权及“民法”第92条之撤销权在适用上之关系,以及“保险法”第64条解释权行使之对象问题,本文亦提出与“法院”民事庭决议,及“法院”判
作为社会经济的平衡器,保险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社会公共政策的普遍意义,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除了为社会经济带来一般意义上的作用之外.还有助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0之后,中国的保险业在中外保险公司的相互竞争之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整个保险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的保险职业教育业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毕竟,保险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专门人才的支撑,特别是需要懂得保险专业知识,熟悉保险法律、法规,具有良好保险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保险人才。而为保险市场培养、输送这种高技能保险人才正是保险职业教育的使命。 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