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取逐条释义的方式,对三个司法解释从制定背景、条文理解和司法实践中应当着重注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目的是为了便于各级人民法院了解和准确适用该三个司法解释,并通过司法解释的了解,正确认识企业破产法的立法本意和制度安排,更好地审理企业破产案件。
《现代信托法》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能见善久名誉教授长期学术积累的结晶。能见教授师承日本信托法集大成者四宫和夫教授,专注于民法和信托法的研究和立法工作,为当今日本信托法研究之执牛耳者。他一直长期担任日本信托法学会理事长,也曾担任日本私法学会的理事长,日本法制审议会信托部会的部会长,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本书的书稿为能见教授在东京大学为学生和信托实务工作者(信托银行的专家、律师等)开设课程的授课之母本,经过多年的讨论、磨砺和修改,颇见真知。他以日本信托法为依托,以其深厚的民商法功底对信托制度进行十分细致、全面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全书语言平易而简练,观点敏锐而周正。此书堪称经典,是研习日本信托法的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必各书。
《股权的秘密:司法审判及风险防范研究》列举了十个股权法律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专题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十个专题题中,既有看似传统但实际尚未完全厘清的股权理论问题,也有实践中经常发生又争议较大的难题,还有与股权相关的具有前瞻性的法律问题,例如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穿透式监管对股权代持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另外,《股权的秘密:司法审判及风险防范研究》还研究了股权服务问题,这是一个交叉性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律师实务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乞讨已不再是一个社会个体的遭遇,而是人类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尤其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当下,乞讨行为的规制和乞讨权之诉讼必然成为拷问法制建设智慧、公共政策理念、社会管理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棘手难题。 该著作客观且系统地描摹了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法律是如何面对乞讨现象的,从视为犯罪、道德瘟疫到确认为宪法权利,从立法上的全面禁止到有条件的规制……该著作理性而创建性地提炼出现代社会面对乞讨问题所应具备的三个理念或者三大心态:其一,当政府无法持续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保障时,完全禁止乞讨将是违反人权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乞讨应当被作为一种权利加以认真对待。其二,有效的、可持续的乞讨规制立法或者政策必须建立在对社会利益和乞讨者个人利益的适度平衡之上。其三,政府对乞讨行为的规制仅仅
《内陆深处》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一部相当诗意化的早期小说,以洞察入微的准确目光,从一个家庭故事中折射出殖民地生活的体验。一个与父亲在南非共同生活的白人老处女发现了令她憎恶的事实——她父亲和一个有色人种年轻女子有着不正当关系。她幻想着把他们两人都杀死,而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透露出,这个老处女自己想跟家中的男仆保持苟合之事。本书讲述的故事并无明确的结局,读者唯有从女主人公的笔记中去找寻线索,但笔记中真真假假的记录交错混杂,粗俗和优雅的笔致并行其间,细腻深邃,将爱德华七世时期描写女性内心独白那种矜夸的文体与非洲大地的自然环境极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令人纠结万分却又欲罢不能。
本书希望从语言的二元特征角度来考察表意文字之产生,从视觉再现听觉映象的角度来考察表意文字之创造,从作为视觉记号的表意文字与听觉记号的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思考以往“象征”、“会意”、“假借”、“形声”等表意文字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论,从语言范畴化的角度来考察表意文字的“部首”、“孳乳”以及“派生”。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字——汉字的研究,有自许慎以前和以后的积累。在汉字这一研究领域,来自于新考古材料的发现,来自于新成果、新思想对这个古老学科的启发。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能将西方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再次引入汉字研究这个古老的领域,会提供一个新的观点,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平台,哪怕能为汉字研究这个传统领域“抛砖引玉”,作者就相当满足了。作者的著述就在这种动机下完成的。
中国画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座高山。它由三座高峰组成: 工笔画、没骨画、写意画。没骨画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中间状态的一种体裁。还附有部分图: 思亲 ; 昨夜风雨后 ; 豆角 ; 葫芦 ; 南瓜 ; 宝莲灯 ; 荷花 ; 鸢尾等。
《中小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导论、法律制度与中小投资者保护、中小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量化研究、中小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决定因素等。
纠纷与法律职业向来有着不解之缘。解决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大量存在的民间纠纷,是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日常工作之一;纠纷调解的能力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本着培养职业能力和“以学为主”的职业教育理念,紧扣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民间纠纷调解”的课程目标,由多位具有丰富调解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的作者共同撰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十一个单元,两部分为:部分为调解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为调解实务。全书的学习情境分为理论型与实践型两大模块,两者内容均按照总一分的逻辑关系来设置具体学习情境。根据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宽口径的就业现状,在调解基础理论部分设置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等学习情境,在调解实务部分设置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实务、相邻关系纠纷调解实务等学习情境。
国际航运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共有《国际航运基础知识》、《国际航运实务》、《国际航运政策与法规》、《国际航运业务英语》等四种,本书是其中之一。本书根据从事国际航运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我国有关院校的教材内容,重点阐述了与国际航运管理密切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知识。 全书由概论以及中国(含港台地区)国际航运管理政策与法规、当代主要航运国家政策与法规、主要国际组织的航运政策与法规等三篇十三章组成。本书既可作为国际航运管理人员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又可作为航贸企业、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从事航运管理与法规工作人士的业务参考书。
近年来,随着海关法治建设的逐步深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日新月异: 单一窗口 已开始实践,AEO企业认证进一步发展,自由贸易区正逐步推广实行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此次改版在保留前两版特色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修订: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编写,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 2、 在原有内容框架上,增加海关监管模式、边境安全、风险管理等内容,紧随海关发展步伐,解读海关政策规定。 3、 新增 海外视野 板块,拓展介绍外国海关法,中外对比,启发读者思考。 本书除适用于海商法、国际航运、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教学外,也可以用作律师、物流、外贸、货代等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同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恐怖主义危害加大,各种局部冲突和战争不断发生,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跨国犯罪日益猖獗,单边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能源、市场、知识产权、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经济、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各种热点问题所涉及的国际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在外交上、法律上动辄采取强势做法的态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作为国际关系的产物,国际法面临严峻挑战和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