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已经2021年2月9日很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同时废止。新修订的规则共
乔宝杰等编著的《民商事诉讼实验教程》是“高等院校财经类法学实验教程”系列之一。本教程从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的角度,结合民事诉讼实务中各个环节对法学院本科以上学生以及初入法律职场者进行指导、演示和操作,注重对法条精确之理解、对证据细致之准备和诉讼经验灵巧之运用。本教程以民商事诉讼的基本进程为主线,根据民商事诉讼实务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精心设计了五个阶段共十五个单元的实验项目,涵盖了接待当事人,起诉、应诉及答辩,财产保全,法庭审理,上诉和二审程序等各个环节。对于每个环节,均从实务经验出发,辅以真实案例,结合重要法理和法条予以“手把手”式的指导。《民商事诉讼实验教程》也是两位作者十余年审判和律师实务经验以及法学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民商事诉讼实验教程》注重实务操作的指导和演练,并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有很多关于青少年权益保护的规定。加强民法典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为满足低年级小读者的阅读需要及家长、老师的共读需要,本书从家庭中的民法典、校园里的民法典
词语与语言是许多人类冲突的起因,也通常是冲突斗争的战场。这对于民法来说尤其如此。在这一领域,词语的用法与含义形成了辩论的漩涡,这些辩论通常由的分析和解读来解决。因此,民事案件为探讨语言在法律中的作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通过研究民法中的特定案例,罗杰·W.舒伊教授表明r如何运用语言学分析技巧解决语言含义的争议,以及民法案例对于语言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舒伊教授收集并分析了许多案例,包括合同、广告、产品责任、侵犯、歧视、商标争议和欺诈争端。在每个案例中,他都运用了形式语言学研究手段来表明语言学如何像自然科学一样协助解决法律争端的。 对于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法律语言学家、法律与社会学学者与学生——以及律师和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例》存在着研究价值。
暂无内容简介。。。。。。
新书以《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冠名,范海鹰、付有志、王学博编著的《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全书仍分三篇。第一篇,多道仪“测谎”解析,保留原书上篇的基本内答,即分两编介绍多道仪测
1.宗旨:为学生应对司法考试量身定做的法学教材配套法规。即能配合学校课程学习,又能应对司法考试。2.体例特点:丛书体例编排新颖、实用;栏目设置科学、妥切;法律法规收录精当、及时。(1)丛书靠前部一般分
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修改管辖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扩大我国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二是顺应 趋势,增加平行诉讼的一般规定、不方便法院原则等相关条款;三是进一步修改涉外送达的相关规定,着力解决涉外案件“送达难”问题,提升送达效率,切实维护涉外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完善涉外民事案件司法协助制度,增设域外调查取证相关规定;五是完善外国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承认与执行的基本规则。 本书收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了解民法及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修改管辖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扩大我国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二是顺应 趋势,增加平行诉讼的一般规定、不方便法院原则等相关条款;三是进一步修改涉外送达的相关规定,着力解决涉外案件“送达难”问题
【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纪检监察工作常见程序性问题解答,中国方正出版社 作者 本书编写组 原价 ¥39.00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4-01
反有组织犯罪法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系统总结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对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为协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适用反有组织犯罪法,便于办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