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
    •   ( 112 条评论 )
    • 王永全齐曼 主编 /2010-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社会法治化建设所涉及的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相关技术与法律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作者在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从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司法实践的应用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信息安全、信息犯罪、计算机入侵、计算机取证、电子证据发现与收集、电子证据保全、电子数据恢复、电子证据分析与评估、计算机取证工具以及计算机司法鉴定等内容。

    • ¥29.5 ¥38 折扣:7.8折
    • 民事证据规则适用 周继军 主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达额立减】
    •   ( 1 条评论 )
    • 周继军 主编 /2013-05-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民事证据规则适用》归纳了大量的证据运用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确定证明对象,收集证据的技巧与方法,如何进行举证、质证和认证,如何判断证据的证明标准等。同时,围绕日常生活中适用证据规则经常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司法实践中的证据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对证据运用的前沿理论作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实现证据收集、审查、运用行为的有序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23.64 ¥57.28 折扣:4.1折
    • 证据法学 刘燕玲 主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刘燕玲 主编 /2009-08-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 这套教材的编写人员大部分是青年学者和专家,是我国司法警官教育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力量,更是我们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固然会有研究的盲点和失误,但其朝气蓬勃的气势令人振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司法警官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批学风扎实、厚德明理的青年学者必将在期待中前行,在锻炼中提高。从而担负起培养司法警官高素质人才、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世纪重任。与此同时,大批具有示范性和适应司法警官人才培养的教材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司法警官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受各位青年学者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委托为这套教材作序.期望这套教材在组织者、编写者、出版者的共同努力下,能成为奉献给新世纪司法警官教育的精品教材。司法警官院校的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

    • ¥20 ¥47.37 折扣:4.2折
    • 证据法学
    •   ( 40 条评论 )
    • 郭华 著 /2011-09-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为了满足我国财经类院校教学的需要,根据财经类法学专业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作者郭华特编写了财经类法学专业的特色教材——《证据法学》。全书分为四编,共十九章,主要内容包括:证据论、证明论、程序论等。本教材在写作过程中考虑财经类法学专业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吸收了证据法学的*理论成果和司法实践的经验,充分体现证据法学的应用性特征,并在保持理论深度的基础上,力求系统、准确、全面地阐述证据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努力做到教材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了一些有关证据法学的新观点和新理念。

    • ¥22.5 ¥30 折扣:7.5折
    • 信息视野下的证据法学 熊志海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熊志海 著 /2014-09-01/ 法律出版社
    • 《信息视野下的证据法学》从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以及其他非诉讼领域的证据着手,以科学技术为根据,以信息理论为基础,逐一分析和论证了信息视野下的证据法学基础理论、证据理论、证明理论和证据的运用。本书不仅创新性地研究和重构了证据的概念与特征、证据的存在形式、物证、书证以及证人等证据的基本理念,而且还阐明了证据证明待证事实的科学原理,分析和提出了正确收集、保全和运用证据以保障其事实信息客观真实的方法和具体程序,并且以实践需求为要旨,开创性地将证据法学理论与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出证据法学理论不仅要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服务,更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

    • ¥24 ¥55.37 折扣:4.3折
    • 经济诈骗犯罪证据调查与运用(刑事案件证据调查与运用丛书之四)
    •   ( 0 条评论 )
    • 李文燕 主编 /2002-03-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公正、公平,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所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法律则是此种追求的重要载体。法律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更应当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法律的公正与公平,除了源于立法公正与公平之外,为普通人所感知更多的,是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后者包括两个方面,即执法公正、公平和司法公正、公平。法制本身的公正与公平,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法律实施中的公正与公平,没有执法、司法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则再公正、公平的法律也只能停留在纸上,也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难以付诸于现实。 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可以分为实体公正、公平与程序公正、公平。实体公正、公平要求司法人员就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作出的裁决或者处理结果是公正、公平的,而程序公正、公平,则要求司法活动

    • ¥26.2 ¥35 折扣:7.5折
    • 电子数据取证基础研究
    •   ( 146 条评论 )
    • 王立梅刘浩阳 /2016-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立梅、刘浩阳主编的《电子数据取证基础研究》首先对电子数据取证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然后对国内外电子数据取证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要性的描述,并对目前较为典型的取证工作予以介绍。在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上层典型应用的行为方式,力求为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数据取证系统建立良好的基础。

    • ¥28.1 ¥39 折扣:7.2折
    • 刑事证据学
    •   ( 0 条评论 )
    • 汪建成,刘广三 著 /2000-01-01/ 群众出版社
    • 刑事证据学是以刑事证据为研究对的一门法律学科,其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刑事证据立法,二是运用刑事证据的司法实践,三是刑事证据理论。而将三个方面融会贯通,将三者紧密结合起业,正是作者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力图追求的目标。刑事证据学既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对刑事证据学的研究不仅要以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作为基础,还有赖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刑法学、犯罪学、法医学、哲学、心理学乃至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这就要求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深化对刑事证据学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刑事证据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刑事证据学的研究,既要注意学习各种研究成果,吸收其中的精华,又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总结司法

    • ¥22 ¥45 折扣:4.9折
    • 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
    •   ( 0 条评论 )
    • 王永全//齐曼 /2010-08-01/ 北京大学
    •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社会法治化建设所涉及的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相关技术与法律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作者在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参考 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从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司法实践的应用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信息安全、信息犯罪、计算机入侵、计算机取证、电子证据发现与收集、电子证据保全、电子数据恢复、电子证据分析与评估、计算机取证工具以及计算机司法鉴定等内容。

    • ¥29.07 ¥38 折扣:7.7折
    • 证据法学
    •   ( 12 条评论 )
    • 李明 主编 /2014-0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证据法学》由李明主编,本书分详细介绍了证据法的具体法律制度,内容涉及证据法学概述、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的种类等。《证据法学》吸取了我国证据法学界的*成果及普遍观点,深入浅出,适合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进行更高层次法学研究的参考。

    • ¥27.8 ¥37 折扣:7.5折
    • 刑事证据的争鸣与探索:新刑事诉讼法证据问题的展开
    •   ( 66 条评论 )
    • 谢安平郭华 著 /2013-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对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证据问题和证据制度在学者研究与论述的基础上吸收了证据法学的*理论成果和司法实践的经验,尤其是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的争议,在保持李连宁深度的基础上,力求系统、准确、全面地阐述新的证据观念及证据需要完善的规则,并提出了一些带有探讨型的研究问题。为理论研究与解决实践中存在的证据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25.2 ¥32 折扣:7.9折
    • 电子证据法研究:“十五”规划科研项目成果
    •   ( 0 条评论 )
    • 何家弘 主编 /2002-07-01/ 法律出版社
    • 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司法实践中,文书辅助证人的规则又表现出回归的趋势。虽然法律不再要求所有涉及文书的案件都必须传唤目击证人出庭。但是明确规定在某些种类的案件中使用文书证据必须提供佐证。总之,法律并没有完全否定保证文书制作过程真实的必要性,只是认为机械地坚持这一规则会阻碍对案件事实的查证。按照现在的规则,提供佐证来证明文书真实性的作法只是协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方法,而且只局限在某些种类的诉讼纠纷之中。 从古代的“文书审”到现代的文书证据规则,历史在记录司法证明的发展轨迹的同时,也在预示着未来。诚然,电子证据并不能等于文书证据,但是文书证据规则的变迁或许可以为我们研究电子证据规则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二者之间毕竟有不少相通之处,而且二者都要遵循司法证明活动的客观规律。明确

    • ¥27.8 ¥37 折扣:7.5折
    • 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
    •   ( 0 条评论 )
    • 王永全//齐曼 /2010-08-01/ 北京大学
    •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社会法治化建设所涉及的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相关技术与法律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作者在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参考 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从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司法实践的应用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信息安全、信息犯罪、计算机入侵、计算机取证、电子证据发现与收集、电子证据保全、电子数据恢复、电子证据分析与评估、计算机取证工具以及计算机司法鉴定等内容。

    • ¥28.5 ¥38 折扣:7.5折
    •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教程
    •   ( 0 条评论 )
    • /2017-0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教程》是为配合《痕迹检验》教材而编写的。本教材秉承“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的理念,重点突出技能训练。教材选取贴近实战又便于学员学习的内容,注重与理论教材内容的有机衔接。本教程主要介绍手印、足迹、枪弹痕迹以及工具等痕迹检验技术,共有22个实训项目,基本涵盖了实务部门常用的痕迹检验技术,每一实训项目都介绍了实训教学目标、实训内容、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等,本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图片,以收到析疑解难、易于操作之效,可称本教材的一个特色亮点。

    • ¥22.4 ¥94.8 折扣:2.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