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新加坡经贸投资指南》系列丛书之一,并得到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和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支持,它将随这个星期出发的中国的新加坡商团在当地分发。 这本130页手册的出版宗旨,是为有意来新加坡投资和经商的华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些新加坡主要和基本的相关法律和税务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新加坡法律制度简介”、“商业合同”、“知识产权”、“房地产”、“个人与公司破产”、“债务追索”、“与公司和个人有关的税务”等等。 本手册中所涉及的法律和税务条文及法律和税务概念均译自相关的英文法规和英文概念。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有其各自不同的句法、语法规则和用语习惯,因而本手册中的相关法律和税务条文及法律和税务概念的中文翻译未必在各方面与原文完全一致。本手册中的部分词语在新加坡现行法律和税务中已有定义
本书是大谷实教授关于日本《医师法》及相关医事领域法律问题的最新见解,被称为 医学生、国家医师考试考生、实习医生等的基本书目;是第一本系统、平实地阐释作为医事法之根基 《医师法》的教科书 ,其在日本医事法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面向日本医学部与法学部的学生以及医院在职医生的入门教科书,本书语言平实、逻辑缜密,通俗易懂,不触及晦涩难懂的深奥理论,其中的绝大多数问题也属于世界范围内医疗领域法律规制的共性问题,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本书紧跟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针对诸如美容整形手术、绝育手术、性别匹配手术、人工流产、生殖辅助医疗、 克隆技术、 移植医疗、 终末期医疗等前沿问题,结合大量日本实务判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展现了日本政府和司法实务在应对上述前沿医疗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形而下的背后都有形而上的存在。《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力求以等级制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阐明通过等级制显现出来的以名誉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等民族性因素足日本法律近代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动力。学界对于什么是民族性及其对法律产生影响的认知状况怎样?作为民族性典型体现者的等级制如何从制度和观念的层面完成了神话正统化的历史嬗变?近代时期的等级制怎样重塑了天皇的核心地位、从而加速了民族性的演变和法律的转型?透过前述考察,法律与民族性之问究竟在日本近代的历史进程中产牛了怎样的纠结?选取等级制作为考察日本近代法律与民族性关系的载体,源于它显而易见的法律意义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对于民族性这一观察视角的选择,也仅仅是种研究的尝试。法律应该成
有价证券的无纸化,改变了传统的证券发行、交易方式,在法律上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法律关系网,由此而来的法律问题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日本有价证券无纸化法理--以国债、公司债、股份为中心》通过历史性研究,介绍了日本有价证券的登录制度、有价证券交易阶段的证券不动化以及有价证券发行阶段的全面无纸化的历史变迁,并对各阶段有关有价证券的立法作了研究,分析了证券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变化对无纸化制度的影响,进而揭示了有价证券无纸化制度的本质。借鉴这些立法和实践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制度。
解决住宅问题,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已经是当今我国法制建设不可回避的课题。本书通过对日本相关制度历史的研究,细致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住宅政策中国家住房保障形式以及公民的受益地位,并由此区分了“自由国家”、“全体主义”、“社会法治国家”等不同类型的福利保障模式,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制度借鉴。同时还须注意的是,在同类研究中,该书是我国目前少有的从一国的住宅政策历史发展中探寻国家作用以及国家和公民法律关系演变的著作,也是部从住房保障领域出发探讨第二代人权以及社会法治国家基本理论问题的著作。
《日本法研究》旨在促进中日法学交流、介绍日本法的新动向,每年出版一卷。本卷中,专题研究部分有六篇,如《债权流动化与止让与特约的效力》、《违约责任论在日本的展开和新动向》等,内容涵盖民法、经济法、环境法和宪法。判例评析部分有一篇,以大阪遗产分割事件优选裁判所判决为素材,分析了可分债权的遗产分割对象的范围。立法动向栏目有一篇,介绍了日本《有组织犯罪处罚法》的修改。学界综述部分以2017年为对象,收录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的研究综述。
凭借着越来越先进的通讯和交流手段,地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有人称其为 地球村 ,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就刑事司法领域而言,各国之间的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因此,为了满足国际间越来越频繁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与实务是*有必要的。由于此书是部介绍日本检察制度的中文著作,类似的著作也极为罕见,因此,对于裘索女士所做的贡献,我表示深深的敬意。此书对于我们了解日本国检察制度、对中日两国的法学交流、对中日两国的检察官交流和其他法律事务的合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裘索律师,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合格,由司法行政官员转为专职律师。
《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以日本历史上的刑事立法发展为线索,分为前近代时期、近代时期与现代时期三篇,从氏族时代的祓除刑,到现代的裁判员制度,纵贯二千余年;以日本历史上诸如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等重大社会改革为背景,介绍了历次重要刑法思想转变,以现代以来的工业发展与民主体制等社会条件为视点,分析了具体刑法制度的实施效果。 《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不但在纵向上论述了日本现代刑法思想的发展脉络,而且在横向上,对日本现代刑法思想的现状、特点以及理论流派进行了介绍。同时,《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不但研究了具体制度本身、分析了其实施现状与效果,而且研究了具体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实施的社会条件。
本书即对东盟主要贸易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标准和重要贸易措施进行比对研究,以贸易的重点农产品为切入点,对食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等进行比对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双边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和我省农产品安全,保障与东盟正常贸易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现行的印度合同法作为研究对象,从合同效力的角度,对合同从成立、履行、终止到救济的各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书通过比较印度合同法与英国法的不同之处,运 印度和中国都是当今*影响力的新兴经济体。印度是南亚*的国家,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有人比喻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龙象之争”。中印两国总人口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正致力于民族复兴。有人预测,至21世纪中叶,世界的经济格局将划分为美、欧、中、印四大板块。可见,印度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应忽视的国家。 印度当代商法体系是殖民时期从英国法继受而来。英国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是判例法。为了在印度迅速建立起统一的市场法律秩序,在将英国法律移植到印度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制定法形式。1872年的印度《合
《和泉式部日记》为日本平安文学作品中与《源氏物语》、《枕草子》鼎足而立的不朽之作。林文月教授译本。《和泉式部日记》记载和泉式部与敦道亲王之间的爱情,采日记方式记录。有大量的诗歌往来,以显示男女二人由初识之试探情爱,至热恋之甜美与忧虑 ,乃至共同生活之后的坚定信赖。从和歌与散文的铺叙可以看出,作者和泉式部是一位热情多感而敢爱敢恨的女 子,其特立独行的个性与行为,甚至在男女关系相当开放的平安时代,亦不失为耸 人听闻、备受讥议的;而她所展现于诗歌文章的才艺与学识,也自有其超凡脱俗之处。
本书以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解读了日本股东大会制度,是作者长期留学研究日本公司法的结晶。其特点是,不限于对日本现行制度的平面介绍,而是更加注重从理论的角度以及相关制度生成的背景和发展过程来立体解读,同时通过对日本学说、判例的解说,检讨分析股东大会各项制度之间的横向关系,对我国相关的立法、理论建设以及股东大会实务具有重大借鉴价值,为公司法研究者、司法工作者、法学专业学生深入理解股东大会制度以及日本公司法之作。
本书以日本裁判所等的若干判决为中心,针对日本已出现的几个重要的请求权调整问题,从判例、学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虽然就我国保险实务现状而言有些问题略有超前,但针对我国可能发生的问题,书中都予以了详细的说明,并提出了相关的借鉴意见。书后还附上于2008年5月通过、6月颁布的日本新《保险法》的中文译文。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保险实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
印度社会构成复杂,并且呈现出典型的多元化特点。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也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贫困人口和文盲在印度也仍然大量存在。印度是世界上*的民主国家,但在法律的实施方面却表现欠佳,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它的人口大部分是印度教徒,信仰和谐、和平、关心穷人、素食主义。然而印度有着很深的社会矛盾、致命的宗教冲突,尤其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还有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目前,印度正在经历巨大的经济增长,仅次于中国,然而它激增的人口,加上力量薄弱的政策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可能会结束这种增长。
本书根据*版的日本六法全书,译出日本民法典(含施行法及附则)、不动产登记法、户籍法、建筑物区分的有法、借地借房法等民事法律共15件,全面反映了当今日本的民事法律体系。这种民事法律体系对正在完善民事立法的我国,具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本书译者序中详细介绍了日本近代民事立灶的沿革,便于读者深入了解日本民法的发展史;书后附汉语拼音序的民法事项索引,便于读者检索。本书是从事对外经贸、外事、民事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和民法教研人士的工具书。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关税大幅消减为主要标志的贸易等相关措施随即开始实施。为了使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能够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规范自贸区经贸投资等活动的五大协议,特编写了这本《中国-东盟自贸区法律协议条文释义》,书中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投资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进行逐条解释和说明,以便读者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各协议规定的原意。 《中国-东盟自贸区法律协议条文释义》由齐虹丽主编。
《东亚侵权法示范法》为与著名民法专家杨立新教授的合作项目。 《侵权责任法示范法》是东亚侵权法学会工作六年,完成的一部统和东亚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的侵权法精髓,结合侵权法的发展,起草的一部民间法,意在引导东亚侵权法的发展。该示范法已于去年通过,并经过修订,定稿。书中主要为中文版本的东亚侵权法示范法,同时附有英文、日文、韩文和葡萄牙文版本,共计五种文本,意在向全世界民法学界推广。 本书的出版,与目前制定的民法典相吻合,也会为民法学界及立法机构提供非常重要的立法及学术研究文献资料。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信息披露制度研究》:信息披露制度是日本证券法制的核心制度,整个日本证券法制的演进史基本上是以其信息披露制度为中心的变革史,2006年日本《证券交易法》修改为《金融商品交易法》,体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理念与制度的重大改革,实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公正化与透明化。庄玉友所著的《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特别是日本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日本证券立法模式转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其立法模式转向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原因;进而对金商法的立法过程和主要内容、特点进行了总结与介绍;然后从比较法和历史的角度对金商法信息披露制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对相关制度的发展与特色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违反信息义务的法律救济制度;后笔者提出了构建中国版《金
行政诉讼的类型化既是行政诉讼制度史自身自然演变发展的结果,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产物。无论是诉讼类型体系的建构,还是具体程序规则的确立,无不是一国、一时代政治形态、权力(权利)制衡关系、法律文化传统的直接体现。日本从1890年至今,其行政诉讼类型法定化制度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确立、再到正式确立三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所欲解决的社会矛盾、所具有的司法资源以及在此背景下所面对的行政审判难题及其司法应对策略都是各不相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阶段下救济功能各有侧重、程序规则各具特色、司法审查广度和深度逐步拓展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借鉴日本成功的制度经验和教训,中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制度化建设首先要摒弃对他国模式的简单模仿,不应将任何一国的法律制度作为可以照搬照抄的“法律典范”。诉讼类型体系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贸易方面交往的不断加强,对东盟国家经济贸易相关法律的研究开始成为法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对于东盟国家的检察制度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对于东盟各国的检察制度的介绍,非常的缺乏,使得国内对于东盟检察制度的了解很不够,这很不利于未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进一步开展。张文山、李莉编著的《东盟国家检察制度研究》旨在从考察东盟各国的检察制度入手,从比较法学的视角进一步探究东盟各国的整个司法制度和法制环境,为国内进行贸易和投资决策、开展双边和多边司法协作以及开展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本书从现代日本理论法学思潮和日本固有法的角度,辩证地揭示了日本法的独特精神。本书的焦点之一是对日本四大理论法学思潮的研究。作者对国内外次将现代日本理论法学思潮相对地划分为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日本法社会学和日本自然法学四大思潮,对各大思潮的产生、发展、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探索,描绘出现代日本理论法学百家争鸣、和平共处的历史和现实图景,进而揭示了各大理论法学思潮的本质、特征和精神面貌。本书的另一个焦点是对日本固有法精神的研究。作者通过对古代日本的习惯法、武士社会的武家法及其法律意识的研究,认为在日本的固有法中存在着现实主义、公家和团体主义、和谐主义三大精神,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比较法与日本固有法精神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局面,这正是导致现代日本法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