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权法案例研习(第4版)》在当今德国民法学界声誉甚高,是延斯 科赫、马丁 洛尼希两位教授在波恩大学、雷根斯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多年讲授物权法课程的经验凝结。全书包含17则案例,覆盖了德国物权法的所有核心领域。同时,也对近年司法中的重要变化加以全面考虑。此外,还特别涉及物权法与其他法律领域的横向联系。 《德国物权法案例研习(第4版)》以请求权基础(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系统呈现物权法案例的解析结构,特点鲜明:17则案例解析详尽,附思路说明、概要与法律关系图,且处处可见分析技巧提示。
作为德国破产法学习者的教材,《德国破产法导论(第六版)》将自身定位为入门教科书,为此,它既做到了内容的全面,也实现了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完整地将德国破产法呈现给该法的学习者。在对德国破产法的立法经过做出简单介绍后,本书便按照德国破产程序的一般运行系统的展开,涉及当事人、程序启动、财团、分配、程序结束等,接下来作者对破产计划、重整、余债免除、自行管理、个人破产、特殊财产破产等特殊程序进行了逐一介绍,后对国际破产法和破产刑法也有所涉及。其间,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对领域内的各个重要问题做出了全面和准确的剖析。 目前我国尚无对德国破产法教材的译介,本书的翻译出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白。对于中国法律学人来说,该书更是快速全面了解德国破产法的*工具。同时,由于作者在
本书从法史学与法哲学层面,深入剖析了《德国民法典》的法史渊源、思想基础与基本要素。作者将《德国民法典》定位为一部罗马法学法典,通过梳理其法典编纂史,说明《德国民法典》虽然被作为技术上的杰作,但自始就没有幸运的历史,指出《德国民法典》是学说汇纂法学派、历史法学派之实践教义法学的终点,而人、占有、合同作为古典私法世界的本质性剪影,则构成《德国民法典》的基本要素。
《斗争与妥协:法英美三国宪法纵横谈》对英美法三国的宪法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对三个国家宪法的渊源、精神、特征、核心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精辟的论述,阅读之后读者可以对英国、法国、美国三个国家的宪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在行文方面,本书深入浅出,因繁就简,以散文一般的笔触和流畅的语言,从历史的、哲学的以及人性的角度对三国宪法进行了探讨,被本书的英译本译者戴雪评价为"比较宪法领域的一部优秀而富有原创性的力作",能够让读者受到启迪,学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熟悉的事实。
出版自由是否保护涉及军事秘密的文章发表? 否定纳粹屠杀的言论是否也受宪法保护? 色情文学是否是艺术? 新闻报道自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侵入名人的私生活领域? 说 士兵就是谋杀犯 是否损害了军人的名誉? 这些争议出现在德国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了宪法案件。本书译介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2个关于言论自由的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言论自由对自由民主的宪法秩序的特殊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思考言论自由(广义上包括意见的形成与发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艺术创造、科研教学、集会游行等权利)与国家安全、人格保护、青少年保护、隐私权、社会安宁等法益的权衡关系。
本书作者马丁内克教授为德国著名法学家,在法学界享有盛名。本书是其所撰写的介绍德国伟大法学家生平与作品的文章,这七位法学家分别为:拉贝尔、耶林、萨维尼、吉尔克、拉伦茨、黑克、温德沙伊徳。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是德国和世界法学历史上的耀眼之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长轨迹、研究进路、学术观点以及杰出作品与伟大贡献。
意大利少年司法是福利混合模式的典型,在小干预的原则下,强调多主体介入,构建了以少年法官、少年检察官为核心的司法体系,和以司法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社会体系。两者协同合作,形成了少年司法发展的独特路径。本书基于这一视角,从立法理念、法律规定到司法实践全面分析意大利少年司法制度,并阐述了意大利少年司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约公元1230年至1235年间,萨克森贵族埃克·冯·雷普高使用德语把德意志北部地区的习惯法汇编成书,名为《萨克森明镜》,意在取法鉴人,以资政治,不料竟就此奠下德意志法律大厦的块基石。 这部私人笔记性质的中世纪习惯法大全产生于德意志进入“大空位”时期的前夕,由于它建立在对时下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丰富搜集并深刻观察的基础之上,因而成为德意志几代君王及诸侯可以诉诸的几乎的立法资源。公元1 356年德皇查理四世颁布的《金玺诏书》就明确显现出《萨克森明镜》的影子。很多德国学者相信,《萨克森明镜》是德意志能够向上追溯到的早的法律源头。 本书围绕着《萨克森明镜》的几个主要存世抄本展开研究,力图发掘其渊源,追寻其流变,梳理其内容,注释其含义,还原其风貌,展现其价值,旨在将《萨克森明镜》这部全面透视出中世
《巨人传》通过叙述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的出生、所受的教育及其丰功伟绩,阐明人文主义的种种主张;以庞大固埃与巴汝奇等伙伴为研究婚姻难题寻找神瓶周游列国作线索,展示中世纪广阔的社会画面,揭露和抨击种种社会弊端,显示了作者无与伦比的讽刺艺术和 魅力的语言风格。
《巨人传》通过叙述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的出生、所受的教育及其丰功伟绩,阐明人文主义的种种主张;以庞大固埃与巴汝奇等伙伴为研究婚姻难题寻找神瓶周游列国作线索,展示中世纪广阔的社会画面,揭露和抨击种种社会弊端,显示了作者无与伦比的讽刺艺术和 魅力的语言风格。
法国当代侵要法重视一般原则而轻视具体的制度。在当代法国,无论是过错侵权责任制度还是严格侵权责任制度都存在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仅仅重视侵权法的一般原则、基本原理而轻视侵权法的具体制度。我国侵权法应当吸收法国侵权法的经验,明确区分故意侵权和过失侵权。 作者凭借自己良好的法语功底,对《法国民法典》,特别是对该法典中有关侵权责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本书主要对《法国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的具体规定、侵权责任在法国法律责任中的地位、法国侵权法所保护的利益范围、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因个人的行为而产生的侵权责任、因物的行为而产生的侵权责任、因交通事故而产生的侵权责任、因他人的行为而产生的侵权责任等进行了阐述。
本书是一部关于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相关的《欧盟刑事法》项目相关成果的译著,立足于《欧盟刑事法》卷的内容,分为综述、比较法的横向分析、适用的法律依据三大部分,对保护欧盟财政利益的刑罚指导原则进行细化分析,主要涉及与成员国国内法相关的《欧盟刑事法》的可行性问题,和与成员国之间的横向合作以及成员国与欧盟之间的纵向合作相关的特别问题。本书将欧洲刑事法律一体化进程的基础性成果部分地介绍到我国,并有助于我国法律界和法学界人士认识了解欧洲的刑事法律及其刑事法律精英的思想。
(1)涉猎广泛。本书涉及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领域中诸多法律问题。 (2)精心筛选。本书所涉及的案例均直接源于德国法院网站或德国法律门户网站,并经过精心筛选,具有典型意义。 (3)详细分析。本书对所选取的德国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经典案例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并注重联系我国实际,阐述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提炼出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益的借鉴经验。 (4)提供示范。本书将为各类在校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案例分析、研究和训练模式。 《德国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经典案例评析》包括18个德国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内容广泛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德国审判的发展趋势。
本书为系统阐述日耳曼法的论著,既对日耳曼法成文化的历程作了考证,又对其主要领域,诸如权力归属、身份等级、婚姻家庭、土地、动产、继承、不法行为、纠纷解决等方面的习俗、规则和法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日耳曼法的特性及其地位。作者认为,不同日耳曼法的特性及其地位。作者认为,不同日耳曼王国法律成文化的历程并非同步,在此过程中因吸纳罗马法等外来因素的程度不同而导致彼此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还认为,传统上因以某个王国或某个时期的立法和相关资料为依据而阐述的有关附庸、马尔克、以手护手、遗嘱、赎杀金、处于法律保护之外、承审员、纠问式诉讼、司法决斗等方面的观点存在偏颇,并相应作了辨析和匡正。作者后提出,日耳曼法虽然未能发展为成熟的法律体系,但它在世界法律史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无
《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是“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 《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涯的里程碑。人心的深,人心的苦,人心的无奈与悲剧,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又难以言说的,尽在此书中。
法国是西方两大法系之一大陆法系的发源地,现代世界法律中的许多重要法典、制度和原则,如近代历*早的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事诉讼法典等一大批成文法典,现代法中的破产、公司、公证人、商标、民事代理、诉讼保全等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法不溯及既往、法官自由心证、正当防卫等原则,都起源于法国。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以及比较法研究运动,也诞生于法国。在现代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行政法院,也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产物。法国还为人类贡献了诸如博丹、孟德斯鸠、卢梭、萨来耶、惹尼等世界著名法学家。因此,学习法律,不能不学习法国法,不能不涉及法国法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本书的出版目的就在于此,相信广大相关从事人员必能从中有所裨益。
《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23卷):婚姻与嫁资》采用拉丁文与中文对照形式编排,拉丁文在左(双页),中文居右(单页)。书中的拉丁文原文来源于意大利罗马大学桑德罗·斯奇巴尼教授主编的IUSTINIANIAUGUSTI DIGESTA SEU PANDECTAE (MILANO - DOTT. A.GIUFFRa EDITORE -2007)一书。 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原始文献中并无标点。《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23卷):婚姻与嫁资》拉丁文中的标点皆为法史鸿儒蒙森所加。为了照顾中文的表达习惯,译文中的标点与拉丁文中的标点不尽对应。 部分片段结尾处用的是逗号、冒号或分号等不是表示句子完结的标点,甚至可能没有任何标点,乃是因为它们与下一片段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述。 拉丁文脚注中“ ”里的内容,是相对于其他版本,斯奇巴尼版本所增加的字母或单词。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竞争法自然也成为经济法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作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法律武器,竞争法在制止不正当竞争,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规则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欧盟竞争法的另外一个任务是为排除成员国之间国际贸易的障碍,建立欧洲统一市场创造条件。不过,欧盟竞争法的脚步并没有随着欧洲市场的统一和扩大而停止。从欧共体条约第85条、第86条(现第81条、第82条)形成的欧洲竞争法基础开始,欧洲竞争立法和司法实践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作用。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为中国的法律工作者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也为对欧洲法律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方便的平台。本书作为中国一欧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EU—China Legal and Judicial Co-operation Programm)西南政法大学子
书籍和法规其本身不会产生欧洲私法。在其变成现实之前,律师们需要按受整个欧洲私法,而不仅仅是其本国法律方面的培训。因此,这本书就是用来帮助全欧洲的学生按照普遍适用于欧洲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机制学习合同法的教科书。在本书中,作者先大体地介绍一下关于合同的订立、内容和效力的基本规则,然再再论述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违反合同的责任。 本书主要论及“一般”合同法,正如在英国教科书中所能见到的那种合同法一样,诸如租赁、雇佣或信用合同等,对于特殊类型的合同的特别规则只是在个别地方提到。本书的结构极为普通。我们没有去赶时髦,仍然按照习惯顺序陈述合同法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