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外政治学家萧公权先生在讨论清末变法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康粱之法,无其人,何以实现?他同时指出,中国历代变法,无不有此问题。 萧先生所论之变法,在于政治层面。然而他的洞见,对今日中国法律层面之“法治建设”,大有借鉴意义。我们不能不说,未来中国法治的建成及其不败,乃仰赖于万千法律职业人的参与。法律职业人愈成长、成熟、成功,则法治愈牢靠、细致、有力,如繁茂不死的巨树,扎根于中华土地。而对未来法律人之养成来说,今天的有心人们正致力于推进着的法律教育事业,其重要性可谓“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在法律教育事业的诸多部分中,法学院至为重要,此已为共识。但法学教育图书之重要性,人们的关注程度,可能尚显不足。我们,法律出版社当下正在推进的这样一件事情--编写法学教学辅导用机可能又是法律
根据调查发现,广大的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教材和法律法规材料的结合。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一种已经成;型的资料可以方便采用。有不少老师要不断地复印有关资料,然后下发给学生,这种做法很不方便。因此,我们决定组织出版“教学法规”丛书,以满足法学院校的师生“教”和“学”中的需求。 本套丛书根据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所设置的主干或核心课程,分册出版20余种。每种书都紧扣教材,尽量按照教材的章节次序进行编排,收入了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教学的需要,我们还收入了一些已经废止的文件或者新旧文本对照。 · 为了使广大师生更有效地利用本套丛书,我们设置了“学习笔记”栏。其用途,一是注明以往司法考试(含律师资格考试)出题情况;二是供